經常會有小學生的家長問我各種問題,表面上是學習問題,實則發現都是學前積累的各方面問題的表現,在上學后集中表現了出來。所以,學前我們需要做一些努力。
上小學前,重點培養孩子哪些能力和習慣?
孩子上學前,很多父母最困惑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該培養孩子的哪些能力和習慣。以下能力和習慣媽媽們是一定要注意培養的。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比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下午有兩件事要辦,一件是必須做的,一件是玩,我們先把必須做的那件事做完,然后就可以痛快地玩了?!弊尯⒆羽B成“要事先做”的習慣。
平時和孩子玩時,可以逐漸給他滲透目標意識,培養他規劃的習慣。比如在游戲之前,問問孩子要玩到什么程度;玩的過程中,要關心游戲的進度;游戲結束后,用一兩句話和孩子總結一下,逐漸讓孩子養成自己規劃的習慣。
孩子自主意識、對自己事情負責的態度,都需要從學前就開始培養。比如,只有當一個小孩能夠自覺地去完成分內的家務活時,他才能真的去自覺寫作業。否則,以后他的自覺性很可能是迫于老師和家長的壓力表現出來的,并非很自然很情愿。所以,在學前時期,家長逐步讓孩子從一些小事做起讓他自己負責:收拾自己制造的垃圾、倒尿盆、倒洗腳水、收拾餐桌、盛飯、晾衣服、鋪床疊被、準備第二天的衣物、倒垃圾、澆花喂魚、整理個人物品、打掃自己房間、招待客人……
如果上小學前孩子習慣承擔這些責任了,接下來他就會比較容易接受新的責任:學習、寫作業。
上小學前,父母要為孩子準備些什么?
現在大部分小學教學都是零起點,并且小學剛開學的兩個月里,教學進度通常很慢,給孩子留出了適應的時間。所以,如果說一定要為上小學做準備,那準備的內容不是超前的學小學課程,除了上面需要重點培養的幾個習慣以外,父母還需要給孩子準備以下這些內容:
和孩子做一些需要視覺注意力和聽覺注意力的游戲,比如找不同、聽多個指令來尋寶等,提升這方面能力,以便以后上課聽講和寫作業效率更高。
鍛煉自理能力,可以給孩子準備個小書包或抽屜,每天讓孩子自己負責整理。
給他每天分一樣任務,如家務活、練琴、寫字、照顧寵物等,培養堅持做一件事的責任感……
上了小學后,很多好動的男孩最大的問題就是上課無法專注聽課。家長在上學前可以這樣做:
每天有一定時間,坐下來,做一件他喜歡的、需要專注一段時間的事情,比如下棋;專注的時間逐漸延長。多多帶孩子接觸大自然,接近花草樹木綠色植物。
給孩子自主安排的空間。孩子自己安排的活動,以及自主掌控的感受,都可以幫他提高專注能力。
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比如,充足的睡眠、少吃零食、家庭環境簡約安靜……都有助于改善專注能力。
作者簡介:羅玲,兒童教育專家、“媽媽加油站”創始人。
以上教育理念摘自兒童教育專家羅玲新作《媽媽強大了,孩子才優秀》,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北京紫圖圖書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