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幾個數據:
——深圳總用地面積:1952.84平方公里;到2020年,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890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面積約220平方公里;資料來源于《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
——深圳總人口:1062.89萬人(2013年常住人口統計;其中戶籍人口310.47萬人)
常住人口也就包括了戶籍人口,我們常說的城市人口規模,指的就是常住人口。一般來說,深圳有多少人?我的腦子里有個1800萬的數據,去除常住人口數量,就是說有800萬的流動人口;這部分人,以深圳富士康的三四十萬工人為代表,基本上在深圳買房定居的可能性非常小,談房子的問題,不計入是合理的;但是對深圳城市醫療、交通、公共服務配套的建設、指標測算就有重大意義。
——深圳現在有多少套房子?
2011年數據:4.09億平方米,810萬套;其中商品房面積約1.02億平米,110萬套。資料來源《深圳市住房保障發展規劃(2011—2015)》。后根據政府發布相關報告,對此數據進行了確認并有提升:27萬套保障房“占全市住房總套數的3%”。據此數據可反推住房總套數約為900萬套。
——另一方面,深圳市官方曾經對違建的存量有過多次統計。最近的一個權威數據,是2011年深圳規劃土地監察部門公布的“歷史遺留違法建筑”4.05億平方米(約38萬棟);這個數據不可能包含上文的4.09億平方米;粗略統計違建部分(含城中村)總套數約400萬套。
2012年建設約5.3萬套,建筑面積約500萬平米
2013年建設6.2萬套,建筑面積588萬平米
大數據基本判斷:
——流動人口800萬,主要消耗歷史遺留及違建4.09億平米,約400萬套。實際上很多城中村以單房、一房一廳較為常見,400萬套是保守統計,本地村民居住在這些建筑中的人口數量也是極其有限,作為流動人口的租房,400萬套足足有余,很多常住人口也暫租住于此。
——工業區配套的宿舍之類,不屬于居住性質用地,一般也不在統計之列。
——實際需購房總人口1100萬人,實際總套數820萬套,總建筑面積4.1億平米,人均住房面積現狀37平米/人。現狀是絕對是夠住的。
根據城市規劃規范,深圳居住用地總面積220平方公里,根據規劃規范核算相關指標如下:(1)人居居住用地面積指標區間23-36平米,深圳作為高開發強度城市,取下限,220平方公里,能夠容納常住人口約956萬;有100萬人的缺口;
(2)居住用地容積率平均值:香港為5.0,新加坡為2.0,大阪2.5,臺北2.3。國內北京1.7、廣州1.8、天津2.0、重慶1.7、武漢2.3。深圳作為一個僅有不到2000平方公里總土地的副省級城市,走的必然是高容積率的線路,現在新版《深標》分區控制容積率,中心區最高超過10,平均下來個人覺得2.3~2.5是合適的。據此計算總建筑面積應為5.06~5.5億平方米;根據規劃人均居住用地35平米/人,容納的城市人口約1445-1571萬人;能夠滿足未來5~10年的常住人口需求(從現狀來看,一線城市吸引力持續下降,深圳也不再有過去的人口凈流入高增長了)。
這樣來看,唯一覺得房子不夠的就是商品房:2011年商品房面積約1.02億平米,110萬套。現在2014年數據應當是125萬套,能夠解決437萬人,戶籍居民是沒問題的。
深圳保障性住房十一五以來累計23萬套(2014年報道),之前有數據是累計27萬套,保障房加政策性住房總量將達到48萬套,加上前些年單位福利分房,估計能解決了200萬人居住問題。
深圳小產權房報道說占據了總量的50%;有業內人士稱數量在50萬套以上,有一部分人購買了小產權房,還有軍產房,這些量無法統計,但是,加上原住民(約50萬),可能消化100萬的城市常住人口(擁有房子,而非租賃),是比較靠譜的。
這樣算來,深圳有購買房產需求、尚未買房的城市常住人口仍然有320萬人;考慮深圳很多人擁有多套住房,加上外地投資購買人群,這個缺口大約有450萬人。
這又出現一個問題:常住人口中,購買需求是真實的,但是否具有購買力又是現實問題。網上搜索不到不同薪酬對應的人口規模,但從納稅額也許能大致判斷具有買房能力的人,占人口規模比例。此外深圳擁有自有住房的常住人口比例在40%~50%的區間,考慮具有二套房及以上比例在20%左右,那么實際上擁有自有住房的比例在25%左右;根據這些大致測算,目前仍然需要購房、但是具有經濟能力購房的人口規模大約120萬人;大約需要35萬套。
以上數據繁多,其中不發重復統計的數據,有些也不盡準確,但最終判斷如下:
1、 深圳土地總量,決定了常住人口規模應控制在1500萬以下,流動人口維持在800萬左右。現狀總人口1800萬、常住人口1100萬,數據是靠譜的。
2、 現狀自有用房的城市人口占比約45%,即約500萬常住人口已經有自己的房子;基本靠譜。
3、 有購房需求、且具有購房經濟能力的常住人口規模約120萬人,大約需要35萬套。
4、 考慮今年來平均每年推出商品房5.5萬套,加上經濟適用房一共約7萬套,大約5年左右的時間,深圳房子不再稀缺!
5、 農民房、小產權房基礎龐大,足以解決流動人口及部分常住人口的租賃之用。只不過交通方便、配套完善的關內、近關內區域,房租保持高位運行。
6、 當城市吸引力慢慢減弱、自有住房逐漸飽和,深圳房屋總量呈現供過于求的局面;如果小產權房能夠上市流通,會讓房價在未來5年后、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沒有潛力可挖掘,最多只能維持在現狀水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