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西都市報報道,“別再提出和媽媽離婚了……就算媽媽不在了,至少有您陪著我…”四川資中的11歲女孩小霞邊哭邊給爸爸寫信。3年來,患尿毒癥的母親江西做透析維持生命,家里全靠父親打工,近日“撐不下去”的父親想離婚,小霞很傷心。
“親愛的爸爸:您好!您的身體還好嗎?工作忙嗎?我很想您。我們進行了一次月考,考試成績不是很好,可能你會很生氣。爺爺每天都在為您的事操心,身體也越來越差,病也嚴重了許多。您知道為什么嗎?因為您做錯了一件事,我雖然這方面的事情很不懂,可是我也不是三歲小孩,別再提出和媽媽離婚的要求了……就算媽媽不在了,至少有您陪著我,我也就滿足了。”這是四川內江資中的一位11歲農村女孩小霞寫給父親的信。
原來,小霞母親王麗3年前患上了尿毒癥,目前只能靠透析維持生命;父親陳興拼命打工賺錢給妻子治病、供女兒上學。苦撐了3年多,父親覺得“有些撐不下去了”,決定離婚。小霞想用這封信挽留父親。“現在看到女兒這封信,我會更加慎重地做決定”由于父親并沒有提供準確的郵編和地址,小霞最終沒能將這封信寄到父親手里。為了了卻小霞的心愿,記者通過微信將這封信轉交給了父親陳興。
小霞說,自己也是猶豫了好久才寫下這封信。“但我確信他一定能看到。”15年10月,學校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文:讓留守兒童每人給父母寫一封信,寫完后統一免費郵寄——小霞班只有9個學生。班主任尹樹彬說,看完這封信,她不禁潸然淚下。
小霞是留守兒童,在她大約1歲時,父母就雙雙外出打工,由多病的爺爺照顧她。夫妻倆每年春節回家待20天,便是小霞最開心的時光。在她8歲那年,母親王麗被查出尿毒癥,她自己本身也要做心臟手術,她再沒見過母親。看完信后,陳興許久沒有說話。“太讓我意外了,丫頭長大了!”陳興說,自己完全沒有意料到女兒能寫出這樣的話。他記得,女兒在電話里曾提到過寫了一封信給自己,“還喊我給她說郵編和地址。”
陳興說,當時他連續上了兩天的班,幾乎沒怎么合眼,“現在都不寫信了,哪有心思去找什么郵編地址”,只是敷衍著回答了下。“現在想起來有些慚愧。”小霞說,自己曾在電話里問過父親為什么要離婚。然而父親只說了句“你還小,說了你也不懂”,便掛掉了電話。這讓她委屈了好久。“她雖然嘴上不說,但是我曉得她心里難過。”頭發花白的爺爺陳洪說,他不止一次看到,小霞在房間里捧著父母的相冊,一邊看照片一邊抹眼淚。每每這時,他也只能悄然走開。
“媽媽跟我說,看到星星眨眼睛,就是她在想我。”小霞說,滿天的星星總會勾勒出人的輪廓,她總是聯想到媽媽。她會站在黑暗中和星星說話,就像面對媽媽一樣,訴說自己遇到的開心或難過,常常一站就是半個小時。下雨的時候,她就打把傘走進雨中,對著雨滴說著自己的思念。圖為信件全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