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距海口市中心約30公里,距海口美蘭國際機場12公里。
海南東寨港自然保護區名氣很大:1980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是中國第一個紅樹林保護區;1986年經國務院審定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被列入《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組織中的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東寨港紅樹林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一片沿海灘涂森林,綿延海岸線總長28公里,是中國最美的海南八大海岸線之一。
1605 年,瓊州發生大地震,沉沒了72個村莊,陸陷成海,形成了東寨港。在瓊山東寨港一帶民間有一個傳說,是海龍王發怒降水淹沒了這里的72個村莊,后又將這里變成了神奇奧秘而令人向往的港灣。
因陸陷成海,這里具有世界地質奇觀的“海底村莊”;因瀉湖灘面緩平,紅樹林分布在整個海岸淺灘,這里就被譽為“海上森林公園”。
想到博物館去了解詳情,科普科普,可是博物館閉館裝修升級,鐵將軍把門。
畢竟是海邊,龍王廟是不可缺少的。
水岸邊有一棵從未見過的樹:葉片厚,似魚尾,穗狀花序長數尺,此為魚尾葵。魚尾搖曳,招財進寶。有詩賞曰:莖干直立不分枝,氈狀絨毛羽下垂,肉穗黃花珠串串,風搖魚尾展英姿。
海岸線曲折多彎,灘面緩平,紅樹林一望無際,有許多曲折迂回的潮水溝分布其間。
紅樹林是熱帶和亞熱帶海岸特殊的森林植物群落,中國僅在南方少數省區的沿海有所分布。東寨港及其附近的海灘上的紅樹林樹種之多,為中國之最,全球紅樹林樹種約40多種,中國分布有24種,而東寨港就有19種。
這條潮水溝兩側是密密麻麻的紅樹林,左邊一側正在建造水上觀光棧道。
綠色的樹林為何叫紅樹林?因為此樹生長在潮漲潮落之間,受海水浸淹所以富含單寧酸,只要被砍伐遇到空氣就會氧化成紅色,所以叫紅樹。不過現在樹木都保護起來了,一般不會有人砍伐,所以就看不到“紅樹”了。
紅樹林是“海洋綠肺”。它凈化海水、固碳儲碳、維護生物多樣性,也是珍稀瀕危水禽重要棲息地,魚、蝦、蟹、貝類生長繁殖地,候鳥遷徙的“落腳點”和“加油站”。
紅樹林是“海岸衛士”。它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宛如一道道綠色長城。在我國沿岸防護林體系中,消浪林帶是構筑防護林體系的第一道海岸防線。
進入售票廳,這里沒有門票,只賣船票,每張船票60元,乘船游覽時間半小時。既然來了,就買張船票,乘船觀景。
水岸邊的觀光步道還在修建,等建好后,可能就要賣門票了。
也有些游人包租漁船,自由自在,想去哪就去哪,估計費用還更省。
紅樹林與別的植物不一樣,它有其獨特的生態適應性:
一是泌鹽現象——熱帶海灘陽光強烈,土壤富含鹽分,紅樹林植物具有可排出多余鹽分的分泌腺體,葉片則為光亮的革質,利于反射陽光,減少水分蒸發。
二是特殊根系——紅樹林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密集而發達的支柱根,使紅樹林可以在海浪的沖擊下屹立不動。紅樹林的支柱根不僅支持著植物本身,也保護了海岸免受風浪的侵蝕。
三是“胎生現象”——這是紅樹林最奇妙的特征,紅樹林中的很多植物的種子還沒有離開母體的時候就已經在果實中開始萌發,長成棒狀的胚軸。胚軸發育到一定程度后脫離母樹,掉落到海灘的淤泥中,幾小時后就能在淤泥中扎根生長而成為新的植株。
灘涂上有很多小螃蟹爬來爬去,一有動靜就鉆進洞里;紅樹林深處,棲息著很多鷺鳥,只是有點遠,鏡頭夠不著,只拍到這只不知名的小鳥。游船沿著潮水溝走了一小段,并沒有行駛到海上去,同船的游客大呼上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