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農村土地承包當事人認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和登記簿記載錯誤的,有權申請更正。
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是由權利人申請并由村民小組代表指界并簽名蓋章后予以確權及登記發證。
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經依法征收后屬國有土地,不應再頒發集體土地所有權證書,如果發現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錯誤,應當及時予以糾正。
一是由權利人持權利證書主動向登記部門申請注銷登記;
二是登記部門依職權對該登記事項予以糾正,并注銷該權利證書。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依據
人民政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批準文件、處理決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調解書;人民法院生效的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當事人之間依法達成的協議;履行指界程序形成的地籍調查表、土地權屬界線協議書等地籍調查成果;法律、法規等規定的其他文件等。
加快農村集體土地登記確權發證工作,是中央從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和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高度,作出的重要決策。
這項工作涉及廣大農民切身利益,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巨大而深遠。為加快部署工作,2011年5月,國土資源部聯合財政部、農業部下發《關于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11〕60號)文件。
與此同時,對推進工作急需的政策措施,抓緊研究、論證,爭取早日形成《意見》。
通過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依法確認農民土地權利,強化農民特別是全社會的土地物權意識。
有助于有效解決農村集體土地權屬糾紛,在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切實維護農民權益;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的過程,是進一步查清宗地的權屬、面積、用途、空間位置。
也是建立土地登記簿的過程,從而確認農民集體、農民與土地長期穩定的產權關系,可以進一步激發農民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的積極性。
土地流轉先確權征地須按證補償。對于這種情況,《通知》要求強化證書應用,明確規定實行憑證管地用地制度。
要求凡被征收的農村集體所有土地,在辦理征地手續之前,必須完成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在征地拆遷時,要依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證或農村集體土地使用證進行補償。
凡是進入市場流轉的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必須經過確權登記,做到產權明晰、四至清楚、沒有糾紛,沒有經過確權登記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一律禁止流轉。
農用地流轉需與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工作做好銜接,確保承包地流轉前后的集體所有性質不改變,土地用途不改變,農民土地承包權益不受損害;對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涉及宅基地調整的,必須以確權登記發證為前提。
為充分發揮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成果在國土資源管理各個環節的基礎作用。
1、如果土地確權的時候,本人在家,確權證拿到手后發現土地登記錯誤,可以直接找村委及村組一起更正。
2、如果更正不了,需要以申請書的方式申報錯登的話,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解決:
(1)如果錯登的時間短,可找村委會協調解決
錯登時間短就是在你登記錯了的時候,國家還在對農村進行土地確權,此時可去村委會找負責人員一起協商解決就可以了,這個很方便。
(2)錯登時間久,可去國土部門申請補登
錯登時間久就是錯過了土地確權時間,雖說國家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是計劃在五年內完成,但各個地區的進度不同,所以若錯過了土地確權時間,就只能單獨去國土部門進行申請補登。
錯登時間久去申請補登,操作繁瑣,而且在申請期間可能還會收取相關的費用,但具體的還需去當地國土部門咨詢。此外,申請后可能要等一段時間,所以費時又費力,可能還費錢,因此小編建議,在確權登記時一定要在旁查看,看有無錯誤,有的話就及時告訴登記人員更改,以免給自己帶來麻煩。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第十一條明確指出:農村土地承包當事人認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和登記簿記載錯誤的,有權來申請更正。所以農民土地確權登記錯誤,是有權申請更正的,一般更正的流程如下:
1、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報人民政府批準后,進行更正登記辦理。
2、需要根據錯登、漏登的原土地登記申請書,進行補充地戶籍調查,并填寫好土地變更的登記審批表,然后報發證機關進行審批,再予以更換。
注意:具體流程,需要自行咨詢當地農業部門,以當地政策為準。
以上就是找法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土地確權錯誤如何修改的相關內容,也跟大家整理了土地登記錯誤的解決方法及糾錯流程,農民朋友在發現土地登記錯誤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更正,小編建議最好是本人親自處理,以免再次發生錯誤導致耗時耗力。大家如果還有其他法律問題,歡迎上找法網咨詢平臺,在線律師會為大家進行專業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