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媽媽關系不好的孩子,長大后建立親密關系有多難?| 附破解指南
偉大詩人歌德曾說過:“能在自己的家庭中尋求到安寧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作為一名從業十多年的咨詢師,我在咨詢室里幾乎每一天都會聽到對原生家庭的控訴:我父親常年出差,我很少跟他相處,所以我現在總是跟領導的關系處不好;我父母感情不和,總是吵架,所以我現在婚姻不幸福……太多的來訪者認為,自己所有成年的不幸都來自小時候的經歷。的確,原生家庭對個體的發展影響巨大,這是被很多心理學家和臨床案例證實的。作為咨詢師,我也見證著無數被原生家庭所傷,并最終治愈自己的真實故事,我想告訴你:不,你的人生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上,再糟糕的原生家庭都不能決定你的命運。正確認識原生家庭的影響,是擺脫原生家庭的第一步
走出原生家庭迫害,決定自己的命運的關鍵取決于,我們是否能夠客觀和成熟地認識家庭的影響,而不只是一味站在受害者視角絕望地控訴。客觀意味著,我既看得到曾經的傷害和痛苦,同時我也看得到有過的愛與歡樂,哪怕傷害有99分,愛只有1分;成熟意味著,我能接受父母不是非黑即白,他們在給我造成傷害的同時,也可能愛和關心著我,即便是以他們自認為的方式;客觀和成熟的認識原生家庭,能讓你像個成年人一樣,在傷害已經發生的前提下,不再沉溺過去,而是選擇擔起自己的命運,在現在和未來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一味地當受害者,雖然能發泄你的憤怒和恨,但本質上仍然是沉溺于傷痛,并且將人生的主動權又丟給了原生家庭,長此以往,只會以犧牲自己的人生為代價,陷在原生家庭的旋渦中。A是一名大齡單身女性,因為婚戀問題前來咨詢。這么多年,她十分渴望愛情,卻無法進入親密關系。“我覺得是我母親的問題。我的母親是我今生最大的差評師,她一生都在攻擊我、貶低我、抱怨指責我。我覺得我的出生對她就是一場噩夢。我是家中的老三,家里重男輕女,再加上我母親自身的情緒問題,讓她將所有的抱怨指責都對向了我。我沒有得到任何肯定和自尊,所以,你說,我該怎么去找對象?怎么去和男性相處?……”而在兩年后,咨詢進入尾聲時,我們一起梳理這兩年在咨詢室里的工作。我問A: “你這么聰明又勇敢,來到咨詢室里求助,你覺得你的這份勇氣來自于哪里?”事實上,無論在多么糟糕的原生家庭里,我們都能發現有希望,有帶給孩子滋養的部分。而心理咨詢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和來訪者一起尋根,一起深入到原生家庭的根部,尋找并汲取力量。咨詢的艱難之處往往在于來訪者的內在世界,關于原生家庭認識是一團漆黑的。而咨詢師要走過這團漆黑,理順漆黑背后的創傷,帶領來訪者發現這團陰影中光明的部分。曾經的傷害,造就了現在的自己
雖然A被婚戀問題困擾,但A是一名出色的新聞編輯工作者,在省內的權威媒體就職,常年稿件獲得好評。在我和A的咨詢中,我們不斷探討母親的情緒化、母親內在的憤怒和絕望是如何傳遞給了A,又是如何影響了A。而在梳理A的輝煌職業履歷時,我們也發現:因為家族重男輕女,導致A從小志存高遠,努力奮斗,讓她成為他們家族中最有出息的孩子。我們常說溺子如害子,而那個被父母嫌棄的孩子,為了獲得自己想要的,就得不斷努力和爭取,這幫助她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贏得了成功。如同《都挺好》里的蘇明玉和《歡樂頌》里的樊勝美都是家里最有出息的那個孩子。換個角度說,因為父母早年的偏心和傷害,促使她們凡事靠自己,鍛煉出頑強、勤奮、不服輸的個人品質,進而帶來日后的成就。這并不是在弱化傷害,而是在傷害無法撤銷的前提下,試問我們是否能夠發現硬幣的另一面。這種發現,不會為失職的父母開脫,但卻會為現在的自己解綁,并且給自己注入無限的力量:看,原生家庭給我造成了這么多傷害,但我并沒有被打趴下,反而我開拓了我的人生。原來我是如此堅韌并充滿力量啊。那么,面對今后的人生,我會更加有勇氣,我不會再被曾經的傷害拖累。切斷強迫性重復,創造沒有傷害的“新原生家庭”
結束咨詢后的A不再站在孩子的位置上來控訴父母,而更多的站在成年人的位置上,來尋找自己的婚姻幸福。A說:“自己當了母親,就更理解自己母親的不易。我也會發現我的母親也是重男輕女的受害者,也是無愛婚姻的受害者,也是生于50年代那個匱乏年代的受害者。”如果我們不切斷過去的影響,就會將這種傷害遺傳下去,繼續傷害我們的孩子。每一個受害者都會覺得:我今后絕不會成為這樣的人。但可能,他已經不知不覺成為施害者。只有清醒的自我覺察,在自己這里化解掉歷代傳承下來的傷痛,才能真正將傷害停止在自己這一代,而不會繼續“遺傳”下去。心理學家榮格說:“你沒有覺察到的事情,就會變成你的命運”。精神分析講究“潛意識意識化”,就是要讓當事人覺察到之前沒有意識到的、被埋藏在潛意識中的事件。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一旦被意識到,我們就可以擺脫束縛,不被影響。覺察的時候,既要覺察到傷害,也要看到滋養;既要覺察自己的原生家庭,也要了解父母的原生家庭,這樣你的理解才全面而深刻。已經發生的事情,不可能改變,傷害發生了就是發生了,面對它、接受它,才能不受影響。壓抑或者否認都只會讓痛苦更加一層,因為讓你痛苦的不僅僅是過去的“傷害”,還有自己無法“忘卻”或“放下”的自責。我們與原生家庭和解,并不是說要遺忘,而是要接納,承認我們受傷了,也承認我們的委屈和憤怒,尤其是對父母的“恨”。很多人不敢表達恨,一來是中國孝道的要求,二來擔心恨了就不能愛。其實,孝順父母并不代表不能恨父母,只有容許恨的流動,愛才能得以表達。而且某種程度上,“恨”和“愛”是一回事,恨是愛而不得的表現,因為有愛,才有期待。期待沒有得到滿足,所以才會恨。你的父母不完美,你也不完美,但即便如此,你也一定有與眾不同之處,去挖掘你的資源,發現你父母的優點。你會發現,你是如此的有力量,你的父母也是你的資源的一部分。就像同樣被母親嫌棄的蘇明玉和房似錦一樣,他們身上的獨立、堅韌、真誠、認真和吃苦耐勞是他們取得成就的最寶貴的財富。成年后的你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我們探索原生家庭的目的,不僅僅是化解它對我們的傷害,更重要的是為我們的下一代創造更好的原生家庭。比如更多地陪伴和鼓勵孩子,以塑造他更加自信的人格;給他更多的選擇和自主權,培養他的獨立人格;夫妻關系和睦,給他一個良好的親密關系示范等。每代人都是站在上一代人的肩膀上前進的,相信我們可以為下一代創造更好的原生家庭。我相信有很多童年不幸的人,在成年后,都明白這些道理,都嘗試著去覺察,去接納,但始終無法真正治愈自己。因為,那么多年形成的傷害和模式,不是看一本書,看一篇文章就能解決的。思維層面的知道,不等同于身心的知道,更不等同于行為上的做到。如果你真的被原生家庭的傷害所困,我并不推薦靠自己覺察去治愈。我鼓勵你走進咨詢室,去一個真切的關系中,讓專業的咨詢師幫助你,即便這個人不是我。一個經驗豐富和專業的咨詢師,會陪伴你深入體驗潛意識和創傷的深處,剖析問題的根源,發現你的內在模式,切斷強迫性重復,改善家庭關系,將家庭帶來的“傷痛”變成“資源”。讓你,不再是曾經那個受傷的無力的小孩;讓你的小孩,不用再受你曾經受過的苦痛。形象點比喻,原生家庭的傷害仿佛是在你的內心劃了一個傷口,看書、自我學習、明白道理是在大腦層面工作,即便你明白了各種東西,你的心仍在滴血。而心理咨詢,是深入內心,直接修復傷口,如果它缺愛就放愛進去,它缺關懷就放自我關懷進去,它缺情感的流動咨詢師也會幫助你讓情感流動,直到傷口愈合。當那刻受傷的心,得到修復,趨于完整的時候,你就能創造曾經的你沒有體驗過,但現在的你值得體驗的,未來你的小孩也值得體驗的幸福。注:本文故事已獲來訪者授權,并均已加工處理,模糊了隱私信息。?國家注冊高級催眠師,2020中國心理咨詢師TOP50如果你也有原生家庭的困擾,可以和喻永婷老師聊聊。喻老師從業長達16年,2020年還曾被評選為中國心理咨詢師top50,理論和實踐經驗豐富,資深專業。為了鼓勵更多人的求助意愿,喻永婷老師推出雙十一優惠,新用戶預約1次咨詢,即免費送1次,相當于用1次咨詢的價格享受兩次正式咨詢,原價1400元/2次的咨詢,現價僅700元/2次(僅限活動期間),名額有限,先到先得。這是咨詢師和平臺的共同讓利,是全年最大的折扣,也是喻永婷老師的歷史低價,這次錯過,得等到明年。如果你還有猶豫,可以看看喻永婷老師的自述和來訪者心聲,每一個踏出改變的人都是不容易的,但是一旦踏出這一步,就會有驚喜,有意想不到的風景,希望你也能領略到。心理咨詢既是一門技術,又是一門藝術。喜歡,好奇,讓我走進心理學!責任,信念,讓我不斷深耕!
心理咨詢就像融化冰山,有時候冰山不可能一下子融化,但每一次咨詢都會讓您有所收獲,耐心、信心是良好咨詢效果的前提。一般來說,專業的心理咨詢包括以下四個階段:
1、 初始訪談1-4次,評估&建立關系階段。此階段一方面是評估您與本人工作方向的匹配度,另一方面是確定咨詢目標和方案。當然,評估階段也是治療和干預階段,一些簡單的問題可能在評估階段就可以得到解決,而復雜的問題則需要一個過程。2、咨詢輔導因本人是問題解決取向的短程咨詢師,會緊扣您的問題來搜集相關信息,也會根據您的具體問題和成長意愿,確定是短程還是中、長程咨詢。8~12次,短程咨詢。改善情緒和行為問題,或者是某個具體問題或特定生活困境的應對。20次以上,中長程咨詢。處理復雜的情緒和行為困擾,以及性格問題、原生家庭、依戀關系、創傷修復、自我探索、人格成長等深層次問題。3、結束咨詢,在完成咨詢目標后,逐漸減少咨詢頻率并結束咨詢。4、回訪咨詢工作結束半年后,對來訪者進行回訪,鞏固咨詢效果。
人生路上,幾多風雨!心理咨詢將帶給你一種全新的體驗——溫暖、包容、安全、支持……將幫你發現戰勝困難的資源和力量——你可以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