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給孩子建立真實的自信
今天有些家長會讓孩子學很多才藝,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孩子會更有自信。如果其他的小朋友會才藝,自己的孩子不會,就會感到自卑。但公眾號“心理公開課”有篇文章說,這種依靠外在表現建立的自信,是一種不允許被否定的自信。遇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這種自信有可能變成自卑。
什么叫做“不允許被否定的自信”呢?舉個例子,小朋友童童和樂樂在一起玩,樂樂一下子背了好幾首唐詩,童童的媽媽就夸樂樂說:“樂樂真棒,能背這么多唐詩。”童童一聽就不高興了,然后對媽媽說:“那你讓樂樂做你的孩子吧。”這就是一種不允許被否定的自信。其實,童童也很愛學習,但是他畢竟精力有限,不可能樣樣都很棒。媽媽夸別人的時候,童童就覺得是在否定自己,哪怕不是真的否定,也會打擊他的自信。時間一長,這種孩子就有可能在更優秀的人面前感到自卑。我們換一個角度想一下,如果別人的表現不會影響童童,他的自我價值感就是比較穩定的,這樣他才不會太敏感,更愿意欣賞別人,從別人身上學東西。
那作為家長,怎樣幫孩子建立真實的自信呢?文章說,孩子其實是在親子關系中不斷認識自己的。家長怎么看待孩子的成功和失敗,孩子將來就怎么看待自己的成功和失敗。所以家長幫孩子建立自信的時候,有三點需要注意。
第一,做家長的,要先改變自己對自信的看法。家長首先要知道,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時候,自己是怎么面對的?如果被別人否定了,還覺不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如果家長能在生活中不那么苛求自己,這種享受當下的生活狀態對孩子更有價值。
第二,要容納孩子被否定時的真實挫敗感。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他是可以有負面情緒的,然后幫孩子從這種情緒中走出來。比如,孩子遇到挫折了,情緒很不好,這時候你不要和他說別哭,說你不喜歡失敗了就哭的孩子。而是要抱一抱他,讓他知道,就算失敗了你也愛他。再比如,孩子因為怕失敗不愿意嘗試的時候,你要理解他,等他平靜以后,跟他一起討論,從這次經歷我們能學到什么?要讓孩子知道你們的關系是安全的,這樣他才愿意去探索世界。
第三,提升自我覺察能力,當你覺得孩子被否定時候,要想想是自己的情緒,還是孩子的情緒。舉個例子,童童的爸爸給童童和樂樂出算數題,讓他們倆搶答,童童總能搶到并且回答正確。樂樂的爸爸看到后,就幫樂樂開脫,說樂樂在幼兒園還沒學算數,所以答不出來。本來樂樂玩得挺開心的,但聽到爸爸的話之后,就突然變得很不高興了。在這個例子里,爸爸之所以幫樂樂開脫,是因為他覺得比賽就是要爭第一,樂樂一直答不上,自信心肯定受到了傷害,所以才替樂樂辯解。樂樂本來沒把答題當成一回事兒,他之所以情緒不好,是因為感受到了爸爸的想法,體驗到了爸爸的挫敗感。所以,其實很多時候,父母為了避免孩子自卑做的一些事情,反而破壞了孩子的自信。
總結一下,父母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時候,要注意這三點:首先要改變自己對自信的看法,然后要容納孩子被否定時的挫敗感,最后父母要提升自己的覺察能力,不要把自己的情緒強加給孩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