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一年以后,2016屆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收入的真實情況究竟怎么樣?
市人社局等部門結合本市就業登記信息和抽樣調查數據,研究分析了進入本市人力資源市場的9.7萬名2016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升學、出國、去外省市就業的除外)。數據顯示:處于就業狀態的約占95.9%,八成對就業崗位表示滿意;七成高校畢業生從事與所學專業對口的工作;畢業一年平均月薪逾6000元。
八成畢業生對就業崗位表示滿意
統計數據顯示,進入上海人力資源市場的9.7萬名2016屆上海高校畢業生,畢業一年后的在職率為95.9%。這意味著,有9.3萬人已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辦理就業登記手續,且當前仍處于就業狀態。
對當前的就業崗位“非常滿意”的高校畢業生約占16.5%,表示“比較滿意”的約占63.2%,兩者合計約占79.8%;對當前的就業崗位“不太滿意”或“非常不滿意”的高校畢業生約占6.1%。
專家分析指出,隨著本市人口結構的變化和促進就業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強,上海高校畢業生的在職率近年來呈現穩步提高的態勢,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就業環境不斷改善,這是高校畢業生就業滿意度較高的根本原因。
七成畢業生專業對口
統計數據顯示,上海市2016屆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平均期限為29.2個月;其中,勞動合同期限在兩年及以上的畢業生約占56.7%。與2015屆高校畢業生的情況相比,2016屆高校畢業生的平均勞動合同期限增長了0.4個月,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勞動合同期限總體呈現增長趨勢。
調查結果表明,上海市2016屆高校畢業生所學專業與其所從事的工作“完全對口”或“基本對口”的約占69.9%,專業與崗位“不太對口”或“完全不對口”的約占28.1%。
專家分析指出,高校畢業生從事專業對口的工作,能夠充分發揮和利用專業知識,更好地把個人專長和社會需要有機結合起來,學以致用。同時,高校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也不必過分拘泥于所學專業,如果一時難以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根據個人的特長或興趣愛好,選擇從事自己喜歡的行業,也不失為一個理想的選擇。
畢業一年平均月薪為6236元
統計數據顯示,2016屆上海高校畢業生畢業一年后的平均月薪為6236元,與初次就業時的平均月薪相比增長25.0%。從不同學歷的情況來看,專科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為4645元,本科畢業生為5495元,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為8972元;學歷越高,平均月薪也越高。
從不同行業的平均月薪來看,在金融業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當前的平均月薪為8216元,在所有行業中居于首位。教育、衛生行業的高校畢業生緊隨其后,平均月薪分別為7908元和7653元。
上海市2016屆高校畢業生的平均月薪
兩成畢業生已“跳槽”離開初次就業單位
統計數據顯示,在本市就業的2016屆上海高校畢業生,在畢業一年內已“跳槽”離開初次就業單位的占21.1%,與2015屆高校畢業生的同期數據相比上升了2.6個百分點。
從不同專業的情況來看,藝術專業的高校畢業生的跳槽率較高,38.9%的畢業生已經跳槽離開初次就業單位;經濟學、法學畢業生的跳槽率也相對較高,分別為25.9%和25.4%。教育、歷史、農學等專業的高校畢業生跳槽率則相對較低,分別為14.0%、15.0%和17.4%。
從畢業生離職的主要原因來看,由于對個人晉升空間不滿意而選擇離職的高校畢業生約占33.8%,成為高校畢業生離職的首要因素。由于薪資收入沒有達到期望值而離職的高校畢業生約占26.9%,位居其次。
專家建議,應屆畢業生要根據自身條件合理設定職場目標,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才能降低“入錯行”的風險,提高就業的穩定性;同時,用人單位也應建立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和儲備機制,讓員工看到個人在團隊中的職業發展前景。
5.1%的高校畢業生選擇靈活就業
統計數據顯示,上海市2016屆高校畢業生中,共有4695人選擇了靈活就業,即不與任何用人單位建立固定的勞動關系,以自由職業、自主創業或自我雇傭等方式,付出勞動并獲得相應收入的就業形式。
從所占比重來看,高校畢業生中靈活就業的人數約占就業總人數的5.1%。其中,專科學歷的高校畢業生中,選擇靈活就業的比重是8.1%,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高校畢業生則僅有3.4%。
根據市人社局的現有政策規定,靈活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參加社會保險,并符合相關條件的,每月可以獲得近800元的社會保險補貼,最長可以領取兩年,補貼總額將近2萬元。既有利于提高靈活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抵抗風險的能力,也降低了參加社會保險的成本。
七成畢業生在為學習深造做準備
統計數據顯示,進入上海人力資源市場的2016屆高校畢業生中,既非就業或積極求職狀態,也不是在校讀書狀態,處于“就業空窗期”的共3924人,約占4.1%。與2015屆高校畢業生的同期數據相比,減少近千人,所占比重下降1.2個百分點。
從這類高校畢業生近期的打算來看,正在準備國內升學考試的約占62.3%,準備國外留學考試的約占9.1%,兩者合計約71.4%的“就業空窗期”畢業生在為繼續學習深造做準備。
資料:市人社局
編輯:吳澤斌、劉喻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