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的7月4號,注定是個不同尋常的日子。三年前的7月4號,拉馬庫斯-阿爾德里奇轉會到馬刺;兩年前的7月4號,凱文-杜蘭特加盟勇士;一年前的7月4號,戈登-海沃德加盟凱爾特人。
盡管都是“同一天”的簽約,但由于年份不同,而且他們都是聯盟的頂級球星,每一次簽約的背后都代表了不同的意義。
2015年的7月,阿爾德里奇決定離開效力9年之久的開拓者,那年的常規賽,開拓者取得了51個勝場(由于分區戰績第一,位列西部第四),馬刺取得55個勝場(西部第六),但兩隊都在季后賽折戟。
最后,阿爾德里奇以四年8000萬美元的合同加盟馬刺,當時的馬刺實力出眾,但并非聯盟最強的。
2016年的7月,由于在西部決賽被勇士逆轉淘汰,杜蘭特萌生去意,他決意和雷霆分道揚鑣。
從規則上來說,每個球員(尤其是自由球員)都有選擇的自由和權利,這筆簽約也為勇士帶來了未來兩年的總決賽MVP。此外,勇士能給予杜蘭特兩年5430萬美元的合同,得多虧庫里之前的那份低價合同。
2017年的7月,恢復自由身的海沃德與凱爾特人簽下一份四年1.28億美元的大合同。雖然海沃德傷停一個賽季,但簽下海沃德塑造了凱爾特人未來幾年的主力陣容,等海沃德和歐文傷愈歸來,在主教練史蒂文斯的指導下,凱爾特人未來可期。
隨著NBA的發展,薪金水平增加是必然的。在開拓者的最后一個常規賽,阿爾德里奇場均得到23.4分10.2籃板1.7助攻,在爵士的最后一個賽季,海沃德場均得到21.9分5.4籃板3.4助攻。
但是,經過兩年時間,海沃德比阿爾德里奇多賺了60%,兩者的轉會費相差4800萬美元(都是四年合同)。
每年夏天,大部分球員都會收到滿意的報價。然而,讓人意外的是,許多優秀球員都爭相降薪加盟勇士和騎士等強隊。還是馬刺慧眼識英,原來阿爾德里奇就是馬刺苦苦追尋的核心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