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結合作者自身招聘經歷,從面試官的角度,分別從三個方面,分享了如何幫公司招聘產品經理,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
我們經常看到有同行分享大廠的求職攻略,但是從面試官的角度如何招聘產品經理,這類的內容卻很少,原因我想主要是因為招聘崗位不同、問題不同,每個面試官關注的重點也比較個性化,下面就根據我自己的招聘經驗,嘗試做下分享。
HR已經幫我們做了初步的簡歷篩選,我們需要再次確認是否匹配。
通常我會自己整理個表格,包括了HR推薦的所有候選人信息,具體內容有姓名、公司、職位、學歷、經驗年限、是否匹配、備注、面試結果。
這里我們重點關注候選人與崗位是否匹配,比如我們招聘的是電商產品經理,但是候選人是QE工程師背景,案例全部是ODM項目,這樣我們在備注里標注不匹配原因是什么。
有的候選人比較匹配的,也標注好,比如B2C電商背景、偏PC端。
確認好匹配的候選人之后,在通知HR邀約候選人之前,需要提前在簡歷上做好相應的標注,以便面試中求證。
問題包括第一是業績,應聘者經常把團隊的業績說成自己的,把應該做的說成已經做出的,需要分析、記錄;
第二是疑問,記錄下候選人沒表達清楚的內容,如工作時間斷點、職級、學歷跳躍等。
要篩選出合適的候選人,一方面取決于面試官問題的質量,是否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需要留意問題是否容易被概念應答,另一方面取決于我們對候選人答案質量的辨別。
答案的質量一般分為5個層次:
理念陳述->宏觀策略->經驗案例->細節展示->事理剖析
也就是說,回答問題越詳細,說明候選人的理解越深入。
整個的面試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面試剛開始一般會請候選人做自我介紹,目的是通過跟簡歷做比對,看是否存在出入,是一種常用的驗證簡歷的方式。
不過至今還聽說有個別的候選人會認為,簡歷已經早就發了,為什么還要自我介紹,懷疑面試官沒有任何準備。
雖然我目前還沒遇到這樣的候選人,但是為了避免誤會,我通常會跟候選人提前說明,你的簡歷我已經仔細看過,請再做下自我介紹。
通過候選人開始的自我介紹,我們可以結合工作履歷,對候選人的離職原因、職業目標進行提問,以此來判斷我們提供的崗位,是否能夠滿足候選人的需求。
問題可以是:
目前離職的原因是什么?
選擇職業最看重的3個因素?
以前的工作中,最讓你感到興奮或者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什么讓你感到焦慮?
3.1 案例
結合案例面試被認為是效果最好的方式,具體可以包括兩部分:
一部分是讓候選人從以往的工作經歷中,找出自己最滿意的功能,內容包括了這個功能的目的、方案產出及發布的過程、上線后的結果等,結合候選人自己的案例進行提問;
另外一部分,就是根據我們招聘的崗位需求,設置特定的案例進行討論,比如我們要招聘的崗位是購買流程的產品經理,結合實際的工作場景進行提問。
3.2 問題
具體的問題,根據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一般包括兩部分:
一部分是產出方案的過程,內容包括了BRD/MRD、PRD、需求管理、競品分析、用戶研究、市場分析等,比如針對需求的優先級,可以問:需求很多,先做哪個?決策流程是什么樣的?
另外一部分是跟進執行的過程,包括對技術、設計、交互、前端、運維、營銷、運營等方面的理解,比如針對溝通,可以問:如果你提出的方案,和領導或同事意見不一致,你的處理方式是什么?跟不同崗位的同事溝通需要注意什么?
4.1 價值觀
這部分是結合公司的企業文化、部門以及面試官個人的價值觀,看候選人是否認同。
所以在此之前,我們要搞清楚公司的價值觀是什么,一般會寫在新員工手冊里,部門的價值觀是什么,這個要看我們對部門領導管理風格的理解,最后是我們自己的價值觀,這個需要面試官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
比如我們關注候選人工作是否主動,可以問:領導安排緊急任務,要你在指定時間內完成,但所需的資源很可能不能按時提交給你,這是你會怎么辦?
比如我們關注誠信,可以問:你認為你要勝任產品經理這個崗位,還有哪些不足或者需要提升的地方?
4.2 其他
可以針對招聘崗位的特點,增加一些附加問題,比如跟綜合素質與能力相關的,包括興趣、學習能力、推動能力、時間管理、抗打擊能力等;
再比如有條件可以讓HR協助做一些性格及情商方面的測試,比如企業里研究人的性格一般是通過DISC個性測驗,把人分為支配性、影響性、服從性、 穩定性四種類型,都有完善的工具可以使用。
面試完成后,需要對候選人的專業技能、個性特質兩部分,按照權重進行打分;
另外針對候選人在這兩部分的優缺點做好記錄,更新到表格里面的面試結果一欄,根據分數及面試結果,最終確定是否推薦給老板進行復試。
本文結合我自己作產品經理招聘的經歷,從面試官的角度,分別從面試前、面試中、面試后3個方面,分享了如何幫公司招聘產品經理,希望對各位有所啟發。
張旭東,微信公眾號:旭東愛折騰,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努比亞手機商城產品經理,前華強旗艦店產品經理,FON樂隊吉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