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 量度著作譯注二 研究論著
△ 天城體紐瓦爾文量度寫本插圖。尼泊爾,19世紀。G. Virtue藏
一 量度著作譯注
清乾隆七年(1742)·工布查布譯漢并解述:《佛說造像量度經》、《造像量度經續補》,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1冊,T. 1419
逸見梅榮(和譯):「佛說造像量度經」,『國華』第470號(1930年),第22-30頁;續補一至四分別刊于《國華》473號(1930年),第118-125頁;474號(1930年),第148-152頁;476號,第210-216頁;第477號(1930年),第234-248頁
酒井紫朗:「漢譯對照西藏文造像量度經和譯」,『密敎研究』第86號(1943年),第87-102頁
酒井紫朗:「西藏文造像量度經注釋和譯」,『密敎研究』第89號(1944年),第71-84頁
逸見梅榮(和譯):『造像量度經』手稿影印本(全二冊),京都:同朋舎,1977年
△ 逸見梅榮和譯本手稿上冊書影
△ 逸見梅榮和譯本手稿上冊書影
△ 逸見梅榮和譯本手稿下冊扉畫
尕藏編譯:《藏傳佛畫度量經》(身語意所依花鬘嚴飾、三百圖像集),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 《藏傳佛畫度量經》封面
△ 《藏傳佛畫度量經》插圖一、二
△ 《藏傳佛畫度量經》插圖五、六
Cai Jingfeng (transl.): The Buddhist canon of iconometry: With supplement, Ulm: Fabri Verlag, 2000
門拉頓珠:《如來佛身量的析寶論》,原文及漢譯收入羅秉芬譯注:《西藏佛教彩繪彩塑藝術》,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5年
杜馬·丹增彭措:《彩繪工序明鑒》,原文及漢譯收入同上書
二 研究論著
釋萬仞:「尼波羅國の佛工阿尼哥と其門人劉正奉と並に及造像量度經」,『國華』第164號(1904年),第168-175頁
T. A. Gopinatha Rao: Talamana or Iconometry, Calcutta: Superintendent Government Printing, Memoirs of the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No.3, 1920
△ Talamana or Iconometry插圖兩頁
榊亮三郎:「佛說造像量度経の梵本研究」,『藝文』第七年第三號(1916年),第250-264頁
榊亮三郎:「佛說造像量度経の梵本研究」(承第七年第三號),『藝文』第九年第三號(1917年),第251-267頁
清水乞:「梵文造像量度経注釈概観」,『東洋學研究』第八號(1974年),第39-52頁
Gega Lama: Principles of Tibetan art : illustrations and explanations of Buddhist iconography and iconometry according to the Karma Gardri School , 2 vols., Darjeeling, 1983
△ 六拏具量度
△ 金剛鈴杵量度
△ 寶冠、頂嚴圖樣
David P. and Janice A. Jackson: Tibetan Thangka Painting: Methods & Materials, Boulder: Shambhala Pubications, 1984
△ Tibetan Thangka Painting 1984年版封面
△ Tibetan Thangka Painting 2006年修訂版(Ithaca - Boulder: Snow Lion Publications)封面
△ 125指佛坐像與立像對比圖。Robert Beer繪
△ 彌勒佛倚坐像(125指)。Robert Beer繪
△ 譯師瑪爾巴像(120指)。Robert Beer繪
△ 寶座與靠背。Robert Beer繪
△ 各種樹木。Robert Beer繪
小野田俊蔵:「造像量度経類研究史」,『佛教大學仏教學會紀要』第3號(1995年),第1-15頁
△ 「造像量度経類研究史」插圖
馬學仁:《藏傳佛教畫論典籍〈佛身影像相〉》,《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第57-62頁
馬學仁:《〈造像量度經〉的基本內容及譯入年代》,《中國藏學》1997年第3期,第95-102頁
李翎編著:《佛教造像量度與儀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
Matteo Martelli: 'Problems of Iconometry: Comparing the Citrasūtra with the Citralak?a?a,' The Tibet Journal vol. 26, no. 3/4 (Autumn & Winter 2001), pp. 149-164
△ 眼睛的五種類型。Martelli繪
[加]魏查理(Willeman, Charles)著,羅文華譯:《〈造像量度經〉研究綜述》,《故宮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2期,第60-76頁
康·格桑益希:《藏傳佛教造像量度經》,《宗教學研究》2007年第2期,第108-113頁
閆雪:《〈造像量度經〉對勘與相關問題之探討》,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碩士學位論文
熊文彬、一西平措:《〈白琉璃〉造像量度畫本》,《中國藏學》2010年特刊,第32-45頁
Cüppers, Christoph, Leonard van der Kuijp, Ulrich Pagel (eds.): Handbook of Tibetan Iconometry: A Guide to the Arts of the 17th Century, Leiden - Boston: Brill, 2012
△ Handbook of Tibetan Iconometry封面
△ 《行家新定量度圖樣》(?????????????????? ?????????????????????????????????????? 約1687年)寫本扉頁
△ 120指具莊嚴釋迦牟尼佛坐姿身像。《量度圖樣》fol. 7a
△ 120指眼耳口鼻圖樣。《量度圖樣》fol. 8b
↓
△ 120指無飾與有飾無量壽佛像。《量度圖樣》fols. 9b-10a
↓
△ 120指無飾與有飾的根本續上樂金剛像。《量度圖樣》fols. 13b-14a
△ 120指半十一面觀音頭像。《量度圖樣》fol. 22b
△ 108指度母頭像。《量度圖樣》fol. 26a
↓
△ 108指無飾與有飾葉衣佛母像。《量度圖樣》fols. 32b-33a
△ 108指具莊嚴龍神像。《量度圖樣》fol. 39a
△ 96指具莊嚴大威德頭像。《量度圖樣》fol. 43a
△ 96指具莊嚴金剛手頭像。《量度圖樣》fol. 46a
△ 96指火天頭像。《量度圖樣》fol. 72a
△ 72指象鼻天頭像。《量度圖樣》fol. 79b
△ 舊密乘威德八裝束。《量度圖樣》fol. 97b
△ 空心蘭札體梵字。《量度圖樣》fol. 109b
△ 壽主鐵蝎寶塔。《量度圖樣》fol. 133b
當增扎西:《18世紀造像量度文獻〈佛像、佛經、佛塔量度經注疏花鬘〉與作者松巴·益西班覺》,《西藏藝術研究》2015年第4期,第37-47頁
劉冬梅:《藏族傳統繪畫嘎瑪嘎赤畫派唐卡繪制過程中的“造像量度”實踐》,《青藏高原論壇》2016年第1期,第96-99頁
張建林:《吉日石窟壁畫起稿技法與西藏后弘期早期造像量度》,2016年11月5日提交“圖像學與風格史:亞洲宗教藝術研究方法論”學術討論會(浙江大學主辦)報告
劉冬梅:《唐卡的審美實踐:造像量度作為審美評價的社會過程》,《民族藝術》2018年,第94-103頁
LUO Hong: 'A Sixteenth-Century Tibetan Reflection in the Lotus Pond (Padminī): Tāranātha's review of Ratnarak?ita's Sa?varodayatantrapa?jikā,' 2018年月日提交第七屆西藏考古與藝術國際學術討論會(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故宮博物院藏傳佛教文物研究所主辦)報告
LUO Hong: 'Whence the Five Fingers? A phil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Laghukālacakratantra 5.171?173ab as quoted in sMan bla don grub's Yid bzhin nor bu,' Acta Orientalia vol. 72, forthcoming
感謝故宮博物院張雅靜研究員惠示相關日文材料。掛一漏萬,歡迎在留言中提供更多參考書目信息,嘉惠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