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博物館內(nèi)有這樣一面西漢青銅鏡,銅鏡正圓,半徑3.7厘米,直徑7.4厘米,凈重約50克,背面裝飾有漢代風(fēng)格的紋飾。
它看上去和其他鏡子一樣,沒有什么太多引人注目的地方。它的正面微微凸出,光潔而明亮,能夠清楚地照出人的形象,背面有一圈銘文:“見日之光,天下大明”,每兩個字之間有一個裝飾性的符號,鏡的中心有一圈連弧。
“見日之光,長勿相忘”,其實是漢代樂府民歌經(jīng)常能用到的題材,而其表達(dá)的意思是相思之情。這個鏡子非常獨特的一點就是,當(dāng)光線照到這個銅鏡的時候,銅鏡會把光線反射在墻上。在光斑上就能看出銅鏡背面上刻的圖案以及銘文。
如果用強光或聚光照射在鏡面上,鏡面的反射光線就產(chǎn)生出一個奇異現(xiàn)象。它的投影像一張鏡背的相片,而不是鏡面。因為在投影中,鏡背的花紋和文字,甚至鏡鈕穿帶子的孔,都能清楚地反映在墻上,但投影的光好像不是鏡面上直接反射出來的,而是從鏡背透過來的。我國古代的著作中,稱這種鏡子為“透光鏡”,這種鏡子是非常珍貴和罕見的。
(圖片來自百度)
來源: 文旅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