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會有這樣的疑惑,為什么聊到龍泉窯,總是要提到日本?不涉及日本難道就不能研究龍泉窯了嗎?當然可以,只不過這樣,龍泉爸爸可能會打你這個不孝子,“老子當年馳騁海外,俘獲亞洲審美,乃至影響日本文化發展的光輝歷史你竟然忘啦!”
如果研究龍泉窯,少了對日本社會的研究,你將會錯過:
1龍泉窯在中日貿易和文化中的繁榮往來:
早在隋唐時期,唐都長安就已經是國際化對大都市了,濟文化的繁榮,吸引世界各國商人、使者的到來,其中一支便是來自日本。當時的日本對唐代先進文化無比渴慕,以至于在日本掀起一波波追求中國唐物的風潮。來自中國的漢字、儒學、書畫、佛教、典章制度等等都對日本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作為東方瓷國,陶瓷制品更是成為炙手可熱的商品。
△新安沉船出水龍泉窯器物
1323年(元至治三年)由中國商船開往日本的博多港(福岡)的商船,途中遭遇不測,沉沒在韓國的新安外海域。
北宋時期,中日的交往比唐朝時期更加頻繁和密切。據統計,北宋時期,史料上有明確記載往來于中日兩國的商船有70多次,到了南宋初期,日本開始了積極的對外政策,大力鼓勵對外貿易。而宋朝政府,為了獲取利潤,也不斷強調和日本的外貿關系,并且對日本來宋商船施行了許多優惠政策,降低稅務,發放扶貧金等等。
《宋會要輯稿》紹興年載:"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動百萬,豈不取之于民"。
宋朝廷在與日本貿易過程中,對日本船綱首,雜事采取“十九分抽一分,余船客十五分抽一分”的抽分標準,遠遠低于與南海船舶貿易。
"念倭人之流離于海上者多阻饑",明州市舶務又每天提供給日商錢一貫五百文,米二升,"候此年歸國日止。"
于是,在兩國諸多優惠政策之下,出現了"倭人冒録波之險,細妒相銜,其物來售"的繁榮景象 。而頻繁的商船往來,帶來的是龍泉窯瓷器的外貿擴張,宋元明時期的龍泉青瓷,憑借其上乘的品質,成為日本商人和僧侶爭相購買的主要物品之一,被大量輸出到日本各地。這一點從龍泉窯在日本的出土記錄中也能證實,龍泉瓷器出土地點分布廣泛,北起東北地方,南到沖繩 ,各港口遺址、貴族城址和住宅遺址、寺院遺址、祭祀遺址中都有發現。
日本出土龍泉窯瓷器部分遺址
△統計來自萇蘭《7-14世紀中日文化交流的考古學研究》
矢部良明《日本出土的唐宋時期的陶瓷》
2龍泉窯瓷器對日本茶道文化的影響:
龍泉窯瓷器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它出口到日本,不僅僅是作為一種商品輸出,而是伴隨器物,帶去了豐富的附加內涵,從而影響到了輸入國的社會文化發展。
南宋是中國禪宗的成熟和極盛期。隨著中日交往商船增多,那些巡禮求法的禪僧也趁此機會往來于中日之間,而且,宋代先進的茶文化,也跟隨僧侶們來到了日本。來自宋朝的風雅茶事,很快在日本社會風靡起來,從僧侶到貴族、武士階層,并且還興起了“斗茶”之風。武士們經常耗資舉辦大規模的斗茶會,不過,斗茶其實就是日本武士上階層的炫富大會,它們會借此機會,大肆炫耀自己擁有的"唐物"。從中國輸入的陶瓷茶器既是茶席上斗茶的利器,也是斗茶的獎品。龍泉青瓷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重要文化財 南宋 龍泉窯青釉花口碗
銘/馬蝗絆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此茶碗為日本武將平重盛向寧波育王寺進香時,住持的回禮,之后被室町將軍足利義政收藏,即使破損,依然修繕后保存,并因鋦釘得名“螞蝗絆”,足見其珍視。
△青磁千鳥 南宋龍泉窯青釉弦紋爐
由今川家傳入,后由織田信長、明智光秀、豐臣秀吉經手。千鳥之名的由來,據日本歷史記載,1594年大盜石川五右衛門先生冒充串門的溜進大坂城,準備盜竊名茶具“青瓷千鳥”。剛準備下手,千鳥的蓋子上的鳥狀裝飾發出鳴叫報警,石川先生因此被捕。這時千鳥的主人是豐臣秀吉,豐臣同學決定,誰偷我的家,我滅誰的家,于是石川的所有同黨和家屬全部被捕,并施以釜煮刑。千鳥多次輾轉,最后入德川家康之手,現藏德川美術館。
到了足利義政"東山文化"時期, 日本的"書院茶"興起,它是在書院式建筑內進行的,主客都跪坐,主人在客人前為客人莊重地點茶的茶會,有著十足的宗教意味。"書院茶"十分講究室內裝飾物的位置和所占空間,對器具有明確的要求。其中就有許多來自中國的陶瓷,龍泉窯的茶碗、香爐、花入等等是最高等級的茶道具。在日本國寶中,就可以看到,這些龍泉名器無一不是茶道具。龍泉青瓷和日本茶道相互影響,直至今日。
△國寶 南宋龍泉窯 銘萬聲 青磁鳳凰耳瓶
和泉市久保惣記念美術館
△南宋 龍泉窯青磁下蕪瓶 國寶
東京ARUKANSYUURU美術財團
△元 龍泉窯青磁鐵斑文瓶 國寶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3龍泉窯對現在日本博物館、藏家與收藏市場的影響:
中國流存在海外的文物數以千萬件,其中日本占了極大比重。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活躍在中國的文物交易舞臺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日本商人。靠購買搜集中國文物而發跡的日本古董商人不計其數,其中龍泉青瓷依然是它們大肆收購的中國藝術品。
其中代表性的人物有繭山龍泉堂的主人繭山松太郎,他的發跡就是靠著一只品質極高的龍泉青釉鬲式爐,而且他將龍泉青瓷視為中國青瓷神韻的集大成者,之后有許多質量上乘的龍泉窯藏品。
△繭山松太郎與他的南宋砧青磁袴腰香爐合影
△繭山松太郎龍泉藏品
其他日本早期的大藏家,如中山商戶、安宅英一等等,也都將龍泉窯作為主要藏品,其中部分藏品流入博物館中收藏。
出光美術館 南宋 青磁袴腰香爐
△重文 安宅英一藏
南宋 龍泉窯青釉鳳凰耳花生
而在近期的日本收藏家中,如坂本五郎、臨宇山人等,縱觀他們的藏品,龍泉窯也是重要的收藏品類,數量和質量皆精,拍賣場中成績也不俗。
△南宋 龍泉窯青釉折沿洗
2016年紐約佳士得臨宇山人專場
成交價:102.5萬 美元
△南宋 龍泉青釉雙魚洗
2014年紐約佳士得坂本五郎專場
成交價:41.3萬 美元
2008年紐約佳士得春拍 江戶時期古董商舊藏
成交價:228.1萬 美元
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中國的瓷器通過各種途徑輸出到日本各地,對日本社會乃至制瓷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研究日本文化,特別是禪宗與茶道文化,也必然離不開龍泉窯。
若研究龍泉窯,少了日本對其的收藏,一定會少了許多精彩,也會抹殺龍泉青瓷在世界陶瓷發展中作出的貢獻。所以,當我們提起日本和龍泉窯之間的種種,其實是在說,龍泉窯對那個時代文化的影響,日本只是其中一支受影響最深重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