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膾炙人口的臨宇山人珍藏宋瓷第二部分,將在佳士得紐約拍賣,這也是今年紐約亞洲藝術中一場重要拍賣。與去年在香港拍的臨宇山人第一部分不同,這次佳士得選擇在紐約,是看準頂級宋磁的收藏,或許歐美藏家的認識與理解,要超過東方藏家,這也是回歸了宋磁拍賣重鎮在倫敦紐約的老套路。其實在今年5月中旬的香港佳士得春拍,臨宇山人的宋磁,一小部分就已經預展里出現。我一共上手了兩件,其中一件,就是今天我要談的龍泉窯板沿洗。
臨宇山人藏龍泉窯板沿洗(小式)
關于板沿洗
板沿洗,也叫折沿洗,器物斂口出唇,口沿在比例上甚寬,直壁,折底,矮圈足。整體上器物的線條簡約大氣,有濃重的官窯風格。這種器型也許源自金銀器(待考)。有意思的是,南宋官窯也有這種器型。這也反襯南宋官窯與龍泉大窯在設計上,兩者有密切關系。這種折沿洗,數量與其他海量的龍泉窯作品相比,要罕見許多。傳世品基本是入貢大內,除了南宋、元、明清皇家收藏,存世并不多。
南宋官窯折沿洗 北京故宮藏
據我的考證,這種形制的板沿洗,尺寸有大式(口徑20公分上下)、中式(口徑小于20公分而大于14公分)、小式(口徑14-13公分)三號。除此以外,我還見過口徑只有10公分上下的出土標本,但這類作品,器型上還稍有不同,應該排除在板沿洗這一范疇。
器物里外滿釉,素樸無紋,釉色上,分別有類似汝窯的“天青色”、經典龍泉大窯的“粉青色”和類似南宋官窯“米色青磁”的米黃色(也就是俗稱的“黃龍泉”)。
龍泉窯米黃色板沿洗(大式) 常盤山文庫藏
一般天青色與粉青色釉面無紋片,而米黃色釉面則布滿冰紋。至今據我所知,只有一例粉青色板沿洗,釉面具有開片的,那就是大維德所藏的一件。
龍泉窯 粉青色有紋片板沿洗(大式) 大維德藏
龍泉窯粉青色板沿洗(中式) 修復件 杭州城市遺址出 云破樓藏
從胎骨上看,板沿洗的胎色呈煙灰色,磁土陶煉極其細膩,俗稱“年糕胎”。器物的底足也修切考究。
示龍泉窯板沿洗,兩種釉色和底足 云破樓藏
龍泉窯天青色板沿洗(大式) 大窯出 云破樓藏
龍泉窯天青色板沿洗(小式) 南京城市遺址出 云破樓藏
傳世典藏
兩岸故宮
清宮舊藏有若干,主要放置在翠云館。翠云館位于重華宮之后,曾經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潛邸,乾隆的許多心愛古物,都擺在這里。光緒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故宮陳設檔》就記載這里有“官窯三足爐”、“哥窯葵花洗”等宋代名窯。當年翠云館的這件龍泉窯板沿洗,釉色天青,現為北京故宮所藏。
龍泉窯天青色板沿洗(大式) 北京故宮藏
臺北故宮也收藏有原系清宮舊藏的一件,釉色粉青。
龍泉窯粉青色板沿洗(中式) 臺北故宮藏
大英博物館
英倫博物館所藏的兩件,直接源自大維德爵士。大維德的兩件,一件釉色天青,口鑲銅扣,原為Howard Back舊藏,一件釉色粉青,釉表具開片(從清宮獲得)。
吉美博物館
法國吉美博物館藏有大號一件,釉色天青。
龍泉窯天青色板沿洗(大式) 法國吉美博物館藏
正木美術館
日本正木美術館藏有大號一件,釉色粉青。
龍泉窯粉青色板沿洗(大式) 日本正木美術館藏
常盤山文庫
日本常盤山文庫藏有大號一件,釉色米黃。
龍泉窯米黃色板沿洗 (大式)常盤山文庫藏
除了公立博物館美術館以外,我在杭州私人收藏也見有一件。
龍泉窯天青色板沿洗(中式),Private Hangzhou Collection
窖藏、出土
1974年簡陽縣東溪園藝場宋墓出過一件,現為四川省博物館所藏。
龍泉窯青色板沿洗(大式)四川省博物館藏
龍泉大窯有出土標本,釉色有粉青、天青。
杭州城市遺址南宋層(“水坑”)出有修復件、標本若干。釉色為粉青色。
南京城市遺址南宋層出有標本,釉色為天青色
臨宇山人藏品
臨宇山人這件龍泉窯板沿洗,口徑14.5公分。它原系Mr.and Mrs.F.Brodie舊藏。在倫敦東方陶瓷學會1960年宋代美術中展出(Cataloguepl.66, no.181)。
首次出現在倫敦蘇富比1988年春拍(Lot 175),估價僅500-700鎊。后被美國新奧爾良的宋磁收藏大家,Roberrt Barron投得。
倫敦蘇富比1988年春拍(Lot 175)
第二度出現在紐約佳士得2005年春拍(Lot 315),估價4萬至6萬美元,最后以38萬5千六百美元落槌,為臨宇山人投得。
今年9月15日,紐約佳士得拍賣,是它的第三度出現(Lot 719),估價為50至70萬美元。
這件作品,隨著主人的更替,曾經被多次展覽:
為Mr.and Mrs.F.Brodie所藏時,展覽于倫敦東方陶瓷學會1960年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OCS)The Arts of the Sung Dyansty“宋代美術中”展出(Catalogue pl.66, no.181)。
為RobertBarron所藏時,展覽于美國新奧爾良美術館New Orleans Museum of Art 2000年Heaven and Earth Seen Within:Song Ceramics from the Robert Barron Collection “天地所見-Robert Barron宋磁大展”(no .52)
為臨宇山人所藏時,展覽于東京千秋庭2006年“中國美術10周年紀念展”(no .69)
2012年佳士得為臨宇山人舉辦了“古韻天成-臨宇山人宋瓷珍藏展”(no .69)
除了展覽外,這件折沿洗也為多位中國陶瓷學家在專著中著錄:
Gompertz, G.M 1968 CeladonWares.
Rotondo-McCord, L.2003 Song and Jin PeriodCeramics from the Collection of Dr.Robert Barron
Pierson, S. 2003 Song Ceramics: Art History,Archaeology and Technology, Colloquies on Art and Archaeology in Asia.
結論
可以看到,著錄者在論述宋代磁器藝術史、宋磁的設計、制作工藝時,多以龍泉窯板沿洗作為典型案例,反映中這種器型,在龍泉窯,乃至整個宋磁的發展歷史、藝術風格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從傳世品典藏數量看,龍泉窯板沿洗多為宮廷所藏,且數量稀少,另一方面,考量元以來,在韓國、東南亞沉船數以萬計的龍泉窯磁器中,沒有板沿洗的發現,且墓葬已知也僅有一件(出自宋墓),因此,板沿洗是名符其實的入貢磁器。可以推測,龍泉大窯所燒的這種板沿洗,極有可能為南宋晚期,為填補南宋官窯宮廷需求量高,成品率低,而另從龍泉大窯燒造,以填補入貢補缺,作為南宋官窯替代品性質的作品。
從拍賣看,除了臨宇山人這件板沿洗外,佳士得在70年代還有一件,但此后便無音訊。臨宇山人板沿洗,為傳承、研究、展覽比較清晰的,在市場流通的一件。從價格考量,從該標的首次于1988年的700鎊,歷經2005年的38萬美元,到2016年的50-70萬美元,它的身價,最高飛躍是在2005年,17年,身價漲了近20倍,而2005至今,僅隔了11年,價格也僅翻了一倍。從龍泉窯作品歷年的拍賣成績看,最高的兩件,分別為紐約佳士得2008年3月春拍的龍泉魚化龍雙耳瓶(落槌228萬美元,貴在魚化龍耳朵!)和2006倫敦蘇富比的龍泉官窯紙槌瓶(落槌118萬英鎊,此瓶形制、釉色幾與南官神似),與此兩件相比,板沿洗雖然在級別上似乎略遜一籌,但數量上一定比紙槌瓶少,70萬,對118,228萬,價格低了二至三倍!就板沿洗在龍泉窯的地位,我個人以為,70萬未到它的真正價值(它的真正價值應該接近100萬)。但臨宇山人這件作品,尺寸較小,口沿有小傷(金繕修補),它在器物本身,不比故宮、大維德和吉美的藏品。70萬,也許已經接近頂點。
無論如何,我們期待臨宇山人板沿洗能夠拍出好成績,成為龍泉大窯價格取向的風向標!
黃驥
倫敦東方陶瓷學會會員
Memberof 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O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