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一直被認為是一種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以高血糖為特征的內分泌代謝疾病,主要表現為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需要長期使用降糖藥物治療。
因此,提到2型糖尿病,人們大多認為它是一種需要終身用藥的疾病,現在,這種觀念要更新啦!
2021年9月30日,《緩解2型糖尿病中國專家共識》(下文簡稱《共識》)正式在《中國糖尿病》、《中國全科醫學》專業學術期刊同期發布。
來源:《中國全科醫學》
《共識》不僅將之前一直在用的術語“糖尿病逆轉”確定為“糖尿病緩解”,而且對于“糖尿病緩解”的標準做了清晰界定,同時也提出了緩解2型糖尿病的具體建議。
下面將《共識》中與大家密切相關的部分內容進行分享。
“2型糖尿病緩解”具體指什么
首先,2型糖尿病的“緩解”不等于“治愈”,2型糖尿病緩解是指在無降糖藥物治療的情況下,血糖水平仍可處于達標狀態或正常狀態,患者可以像健康人一樣“無病”生活。具體判斷標準為:
01
在停用降糖藥或單純生活方式干預至少3個月后,糖化血紅蛋白(HbA1c)<6.5%;
02
當HbA1c不能反映真實血糖水平,可以使用空腹血糖空腹血糖(FPG)<7.0 mmol/L作為替代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在確定處于糖尿病緩解狀態后,仍需要每年復查HbA1c或空腹血糖,以及進行糖尿病并發癥的常規檢查。
另外,2型糖尿病“緩解”后,即使導致緩解的措施仍被保持,但仍可能有部分患者的血糖水平會再次升高至需要采用降糖藥物控制的水平。
哪些患者可能容易緩解
《共識》根據臨床研究等數據提出:皮質醇增多癥、生長激素瘤等特殊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病程長、并發癥重、胰島功能差等患者的緩解機會小,一般情況下,以下4種患者更加適合緩解療法:
01
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及其他胰島相關抗體陰性,沒有針對胰島免疫問題;
02
患者偏胖更容易緩解,患者 BMI≥25 kg/m(或腰圍男性>90 cm、女性>85 cm);
03
空腹C肽≥1.1μg/L、餐后兩小時C肽≥2.5μg/L,表明尚存一定的β細胞功能,沒有嚴重的并發癥;
04
病程小于5年緩解機會更大。
調整生活方式是緩解方法之一
《共識》提出,實現2型糖尿病緩解有5種方法:1.強化生活方式干預;2.減重藥物;3.非胰島素降糖藥物;4.胰島素;5.代謝手術。
其中,生活方式干預主要包括飲食營養治療和運動干預,是2型糖尿病緩解的基本方案,也是與普通患者生活聯系最密切的方法,可幫助患者控制與穩定血糖、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從而有助于患者自我管理和長期緩解。
具體內容如下:
一
飲食營養治療
在合并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限能量飲食配合運動、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極低能量飲食、間歇性斷食、生酮飲食均有利于減重和緩解2型糖尿病。
在減重過程中,可以輔以輔助減重食品、半代餐、階段性代餐包等提升飽腹感、延緩碳水化合物吸收、補充營養素及輔助控糖。
常見代餐品種主要有3種:1.以去除80%淀粉的代餐粉(用以制成包子、面包、面條等)替代日常主食;2.代餐餅干;3.代餐湯品。
特別提醒
需要營養(醫)師評估這類產品配方的合理性、安全性,并做好與普通飲食的搭配。
另外,《共識》還給出了食欲管理建議:
01
減慢進餐速度:增加咀嚼次數,每進食一口食物咀嚼20~40次;餐間停頓,減小每一口食物的體積,用非優勢手持筷或用叉。
02
餐前飲水加餐前吃少量堅果(如10個杏仁、20?;ㄉ簣怨伙柡椭舅?,進食后能刺激膽囊收縮素的分泌,通過迷走神經和非迷走神經途徑降低食欲。
03
合理安排進餐順序:餐前喝湯,容易產生飽腹感;蔬菜、低糖水果,體積大,能量低,減慢吸收速度,誘導飽腹感;葷菜與肉類能量偏高,放在第三位吃,進一步增加飽腹感。進餐最后吃少量主食和碳水化合物,吸收緩慢減少餐后血糖波動。
04
增加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膳食纖維在胃內排空速度慢,易產生飽腹感??稍黾友帑?、去除80%淀粉的代餐粉制成的全麥面包、綠葉蔬菜、低糖水果等食物的攝入。
二
運動干預
運動是2型糖尿病治療的基礎,糖尿病患者通過運動可以直接消耗部分能量而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運動也可以增加肌肉的容積并使胰島素敏感性得到持續性改善。此外,運動還可以改善患者血脂、血壓和心血管健康,提高其愉悅感。
有氧運動是最佳減脂方式,可減少全身脂肪。建議每周不少于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盡量堅持每天至少30 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果每天抽不出整段的30分鐘,可以每次做10分鐘,每天鍛煉3次。同時,每周做2次以上的力量訓練,每次持續30分鐘。
運動過程中需避免受傷、適時調整,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合適的強度、適宜的運動環境和裝備,及時監測效果,可避免運動損傷。
當體質量下降過快,身體疲勞和機能下降時,應適當減少運動負荷,體質量變化不明顯時,應增加運動負荷,加速減脂。
溫馨提示
糖尿病緩解的定義有了,方法也有了,但廣大糖友不要以為自己在家管理一下就可以了。
《共識》指出,實現2型糖尿病緩解需要一支跨學科綜合干預團隊,形成配套管理流程。
來源:《中國全科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