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界|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
近日,南昌海昏侯墓古墓挖出黃金堆,并且數量還驚人。這個古墓挖出黃金堆,包括數十枚馬蹄金、兩盒金餅等等。古墓挖出黃金堆是目前在國內西漢墓葬考古中保存最完整,數量最集中的一次此類文物發現。
關于海昏侯
海昏侯,西漢所封爵位,后世代承襲,一直延續到東漢。第一代海昏侯為故昌邑王劉賀。
漢宣帝元康三年(前63年)三月,漢宣帝下詔說:“曾聞舜弟象有罪,舜為帝后封他于有鼻之國。骨肉之親明而不絕,現封故昌邑王劉賀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形成海昏侯國。劉賀死后封國被除。
初元三年(前46年),漢元帝劉奭又封劉賀的另一個兒子劉代宗為海昏侯,是為海昏釐侯,劉代宗傳位給兒子海昏原侯劉保世,劉保世傳位給兒子劉會邑。
公元8年(始建國元年)十二月,王莽代漢建立新朝時,海昏侯國被廢除,劉保世被削藩貶為庶民。后來劉秀建立東漢王朝,恢復劉氏天下,劉會邑又被恢復為海昏侯。到東漢以后,海昏侯家族情況不詳。
關于這些黃金堆
馬蹄金底部為什么刻有“上”字 ?
此前,在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槨室的考古發掘工作正式啟動之日,專家曾發掘出土兩枚馬蹄金,其底部刻有一個“上”字。當時專家分析稱,這個“上”字有可能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是代表‘上幣’。因為在西漢時期,黃金屬于上幣,青銅鑄造的五銖錢屬于下幣。另一種可能是,‘上’字代表這個馬蹄金是由上林苑三官鑄造的,而上林苑三官是漢武帝時期鑄造錢幣的機構。”
黃金或是漢武帝賞給墓主的
四大懸念等待揭曉
海昏侯墓進一步發掘時間表(預計):
12月10日將“打包”好的棺槨運至實驗室開展實驗室考古
12月20日對棺槨清理現場直播,棺槨內出土的文物等將會比較清晰
12月25日組織專家論證會和新聞發布會,正式揭曉墓主身份等信息四大驚世懸念!
?棺木為何不在槨室正中?
發掘現場中,主槨室正中位置有一個明顯的盜洞。海昏侯墓考古領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楊軍介紹,盜洞深約14米,是從上方封土堆正中心垂直向下挖而形成,但幸好主棺不在這個位置。
目前,考古隊員已確定主棺位于槨室的東北角。“這與其他墓葬中的居中放置不太一樣,也正因如此才避免了其遭到盜墓賊的破壞。”海昏侯墓考古專家組副組長、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仲立說。
也有專家認為,公元318年發生在這里的一次大地震造成了槨室的坍塌,而且西邊先坍塌,加上地下水的作用,棺木被推移至了槨室的另一邊角落。棺木不在槨室正中究竟是有意為之還是天意促成,有待隨著主槨室的發掘揭開謎底。
?墓主安葬時棺槨是幾重?
棺槨制是古代體現死者身份和等級的一種制度。一般來說,官位或身份越高貴,棺和槨的層數越多。
“此前長沙馬王堆中辛追墓的棺槨是四棺兩槨。”張仲立告訴記者,由于海昏侯墓的主槨室因地質運動發生過多次坍塌,棺槨的保存狀況沒有想象中好。“目前能確定的是海昏侯使用了重棺,但具體幾重不得而知;槨木用料初步判斷有樟木和杉木”。
張仲立說,古人一般用織物覆蓋棺槨,像辛追墓的棺蓋上就覆蓋著一幅帛畫。“但海昏侯墓由于經歷過干濕交替,紡織物保存狀況不佳,目前藏閣中也僅出土5件,棺槨上發現保存完好的荒帷或帛畫的可能性不大”。
?棺內是否能發現玉衣?
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后穿用的殮服是用玉片制成的玉衣。其中,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而成,稱之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造,分別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
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已發現玉衣逾20件,金縷玉衣僅5件。列侯作為秦漢二十等爵制的最高一等,地位僅次于皇帝和諸侯王。列侯下葬時是否身穿玉衣?如果穿,是什么等級的玉衣?這些謎團,只能等待開棺定論。
?墓主人是否為漢廢帝劉賀?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介紹,海昏侯的爵位世代承襲,一直延續到東漢,史料記載有4代。第一代海昏侯為漢廢帝劉賀,即第二代昌邑王;第二代是海昏釐侯劉代宗;第三代是海昏原侯劉保世,新朝時一度被削藩貶為庶民;第四代是劉會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