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總督
清廷重臣
總督這一官職,起源于明代正統年間。明朝滅亡之后,清政府沿襲明朝的統治制度,并深化發展。在明朝,總督雖然級別高、權利大,但總督大多是兼任都察院都御史、兵部侍郎等身份的臨時性官職。到了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實行督撫制,即每個省設一名巡撫,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長官。朝廷任命總督監管數省,權利比巡撫大得多。而且側重于軍事。
八大總督
清朝,全國共劃分23個省。設立八大總督,分別為直隸、兩江、閩浙、兩湖、陜甘、四川、兩廣、云貴總督。
從地圖上可以清楚的看出,八大總督分管的省份及建府的位置。
兩廣總督
清代兩廣總督的全稱是“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管理廣東、廣西(含海南)。最初的兩廣總督府于明成化五年(1470年)設立在梧州,是中國歷史上建立的第一個總督府,隨后于萬歷七年(1580年)在肇慶另行設臺,不久又遷至桂林,直到清順治元年(1644)兩廣總督才駐廣州。
梧州所設立的總督府位于今東正路、東中路及建設路一帶,建置二O四年毀于清康熙十三年(1675)。而最早設立于廣州的兩廣總督署位于在一德路的石室大教堂所在地。隨著歷史的變遷,現在留存下來的清代兩廣總督署舊址為越華路118號,也就是今天的廣東省民政廳所在地。
湖廣總督
湖廣總督的全稱(清末)“總督湖北湖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管轄今湖北、湖南等地域。因湖南、湖北兩省在明朝時屬湖廣省,因此通稱為湖廣總督。順治元年(1644年)設湖廣總督,總督府駐武昌,康熙七年廢,九年再置。康熙十九年,改川湖總督復為湖廣總督,還駐武昌。康熙二十六年,更名湖北湖南總督。
湖廣總督署位于武昌造船廠附近一帶,建筑毀于武昌起義時,現在僅存一對曾屹立在總督府門前的石獅子目前存放于黃鶴樓公園內。
閩浙總督
閩浙總督的全稱是“總督閩浙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順治五年(1648)設浙閩總督,管理福建、浙江,駐福州。光緒十一年(1885),清朝正式設立臺灣省,歸閩浙總督管轄,自此閩浙總督統管福建、浙江、臺灣三省軍民政務。
四川總督
四川總督的全稱“總督四川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順治十四年(1657年)專置四川總督,駐重慶。康熙七年更名為川湖總督,遷往荊州。康熙九年,又還駐重慶。雍正九年復置四川總督,駐成都。
云貴總督
云貴總督的全稱“總督云貴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康熙三年(1663)名并為云貴總督,管理云南、貴州,駐昆明。光緒31年,兼云南巡撫。
總督署的舊址位于昆明市的中心,南臨光華街,北靠人民中路,現在為抗戰勝利紀念堂。
陜甘總督
陜甘總督的全稱“總督陜甘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管理茶馬、兼巡撫事”,始設于明朝時期,總管陜西和甘肅兩省的軍民政務。順治十四年(1675)名陜甘總督,管理陜西、甘肅,駐蘭州,兼甘肅巡撫。光緒十年,新疆建省,兼轄新疆。
陜甘總督署位于蘭州市區中心的中央廣場北面,始建于明朝于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前身是明肅王府,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改為總督府,經過600多年的滄桑歲月,現在仍是甘肅最高行政權力機構所在地。
兩江總督署
兩江總督的全稱是“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由于清初江蘇(含上海)和安徽兩省轄地同屬江南省,因此初時該總督管轄的是江南和江西的政務,因此號兩江總督。康熙二十一年(1682)設立,駐江寧。
兩江總督署位于南京城正中,明漢王府舊址。1853年,洪秀全在兩江總督署原址建造宮殿改稱“天王府”,11年后清廷重建兩江署,此后兩江總督署就一直延續到江浙聯軍光復南京。隨后至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此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組建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并以此為總統府。
隨著多年的政權更迭,兩江總督署被多次換名改建,最終于1929年落成為國民政府。
直隸總督
直隸總督的全稱是“總督直隸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管理河道、兼巡撫事”,直隸地處京畿要地,靠近京城,所以直隸總督被稱為“疆臣之首”。雍正二年(1724)設立,管理河北和內蒙部分地區,駐保定。
總督所在的直隸總督署始建于元,明初為保定府衙,明永樂年間改做大寧都司署,清初又改作參將署。1730年(清雍正八年)經過大規模的擴建后正式建立總督署。歷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八帝,可謂是清王朝歷史的縮影,曾駐此署的直隸總督共59人66任,如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方觀承等直到1909年清朝末代皇帝遜位才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河北省人民政府也曾駐此。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除了上述的八大總督之外,還有一方“年輕”的總督官職被人遺忘了。
東三省總督
之所以說東三省總督是“年輕”的總督,是因為這一官職設立于清朝末期。雖然擁有總管奉天、吉林和黑龍江三省軍民政務的權利,但是卻不列入清朝八大總督之列。
東三省總督府,地處故宮和帥府之間,位于北通天街與盛京路的交會路口,當年在偌大的盛京城,它是僅次于故宮的名震東三省的建筑。該建筑始建于清朝初年,1644年清軍入山海關后該建筑成為留都府,也叫陪都府。1747年這里曾為當時最高軍政機關盛京將軍府所在地。1928年,改名“東三省總督府”。現經修葺,將作為博物館。
郵箱:wzwlgs2847333@163.com
聯系電話:0774-28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