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小倩和琳琳是多年的好友,自從琳琳生二胎后,總是忙得不可開交,她們很少見面。小倩只有一個孩子,已經上學了,她相對自由輕松。這天,小倩約琳琳逛街,琳琳要回家帶孩子,小倩好說歹說硬是把琳琳約出來了。
小倩說:“琳琳啊,你看看你現在成什么樣了,活脫脫一個孩奴,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你這是為了什么啊?”琳琳無奈地笑著:“累并快樂著!你聽過沒?沒生二胎的都在觀望,而生了二胎的都說不后悔,你年紀也不小了,趕緊再生個吧!”
小倩頭搖得像個撥浪鼓,“別別別,本來我之前還有些猶豫的,看了你現在的樣子我是堅決不要的!”琳琳說:“只生一個娃現在是輕松了,你想過老了之后有哪些問題嗎?”
小倩俏皮地說:“可是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啊,這些問題我們不正經歷著嗎?我覺得提前準備好,我晚年也會很幸福的!”琳琳笑而不語。
年輕的父母們,如果你們已經決定這輩子只要一個孩子,30年后也許會遇到這些“劫難”,你們一定要早做打算哦:
苦難一:晚年孤單空虛
獨生子女家庭,孩子長大后,必會創造自己的一番天地。尤其是有些孩子去外地甚至國外發展,每年與父母見面的次數,可能10個指頭都能數的清。退休的父母,已經沒有工作的寄托,沒有子女的陪伴,余生與孤獨相伴,成了空巢老人。特別是,每逢節假日,萬家燈火,別人家團團圓圓,自己家里卻只有兩個老人,毫無生氣,心里真不是個滋味。
獨生子家庭應該做這些準備:
俗話說:“男兒志在四方”,如今社會男女平等,兒女長大后去異地的發展很普遍。如果父母想跟子女距離更近,可以在子女定居的城市去定居,這樣可以大大增加與子女見面的機會。
如果父母在自己的城市生活了幾十年,不想老了還要移居外地,那么可以提前做好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孤單,不妨在年輕時就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豐富自己的老年生活。老年大學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僅可以學到自己感興趣的技能,同時還可以結交不少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
苦難二:生病了沒人照顧,經濟壓力大
清清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父母有輕微的殘疾,沒想到大學時經歷了異國戀。清清難以取舍,最終在父母的祝福下,移居國外。一天,爸爸急匆匆地打電話告訴清清,媽媽突發心臟病需要手術。清清趕緊回國,半個月后,因為孩子要照顧,不得不回家,放下無比牽掛的父母,心如刀割。父親也有殘疾,沒法照顧母親,他們只得請護工照料,經濟壓力很大。
對于獨生子女來說,如果配偶也是獨生子女,那么小夫妻會面臨雙方父母,四個老人的養老問題。老人一旦生病需要照料,人手和經濟壓力都非常之大,常常壓得小夫妻喘不過氣來。
獨生子家庭應該做這些準備:
父母可以趁年輕多賺錢多存錢,為自己的老年生活積累資本。同時,改變自己的養老觀念。如今,居家養老、養老院的發展越來越成熟,父母應定期體檢,關注自身健康,一旦發現疾病抓緊治療。如果需要臥床治療,也可以接受專業養老機構的幫助,不再把養老的壓力放在子女身上。
苦難三:萬一失獨了,余生何以為繼
人生無常,生活中不乏有意外。中國現在已經有不少失獨家庭,這是所有家庭最不愿意面對的結果。不過害怕失獨,絕不是生二胎的充分理由,無論有幾個孩子,父母都不愿意失去任何一個孩子。遭遇失獨的家庭是可悲的,余生孤苦無依,毫無寄托。
獨生子家庭應該做這些準備:
失獨是人生之大不幸,年輕的父母們從小就應該好好保護我們的孩子,給他們做好安全教育,從源頭上預防不幸的發生。萬一發生了不幸,父母的生活還是需要繼續,不能永遠沉寂在悲痛中走不出來,只有找尋新的寄托。由于年老體弱,再次生養已經不可能了,但可以養一些寵物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同時多出去走走看看,完成孩子尚未完成的心愿。
其實,養兒育女中,我們所體驗到的是陪伴孩子成長的快樂,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長探索的過程。如果年輕的父母們,這輩子只打算要一個孩子,趁早提前做好準備,應對年邁后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為子女減輕負擔,同樣可以擁有幸福的老年生活。
讀者朋友們,對于今天的話題,你們怎么看?歡迎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