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家庭教育中的教養規則,才能讓孩子性格自律自強
(小學不抓緊,中學徒傷悲!給家長教養孩子成長心態的忠告)
原創文字:心海導航(QQ949991208)
父母應該是一份職業性很強的工作,可是,我們很多父母一旦做的不精心、不智慧,在嘔心瀝血愛過之后,反而有很多孩子感受不到父母最愛他。從我經歷二十余年疏導過的問題少年的案例中,梳理出甚多用極端方式對待父母的孩子。他們個性固執,自我為中心,甚至性格偏執、狂躁,稍不如意就用放棄上學、用離家出走、用夜不歸宿等行為對抗父母.....甚至有些孩子認知偏執,父母不管我,我就在外面混,我就在外面給你們闖禍。其實,他們覺得父母不管自己的真正原因,多數作祟的都是一個“錢”字。這些孩子并不缺乏父母對他們的愛,而是從小缺乏有規則有底線的愛。是家長溺愛無度的遷就和一步步的退讓,無情摧毀了孩子對三觀的認知和心智,當家長糾結在無路可退的時候,孩子的價值觀似乎也鉆進了一條死胡同。在父母的愛和錢之間讓他們選擇時,這些孩子回答頻率最高的往往是“錢”!如果是單親家庭里的孩子,問題會更嚴重!對于這些物欲膨脹,積習成性,家庭教育完全失控,游手好閑游蕩在網吧和大街上的少年,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夠群策群力找到一個現實可行、操作性強的預警方案,因為這些少年的偏執心理和行為障礙正處在三不管(家庭、學校、社會)的盲區,少年犯罪特征的突發性、連續性、團伙性、瘋狂和殘忍性,存在諸多不可預見性,防患于未然才為上策。
以上是一些典型的,連警察都會怵頭的問題少年的性格與行為特征,這些少年的犯罪存在諸多荒誕與殘忍令人毛骨肅然,殊不知,還有一個更大的少年群體在享受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呵護、驕愛中感到壓抑和局促不安,他們游離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