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中的一塊糖
我們成長時,父母給我們的一塊糖是對我們最大的嘉獎;然而時代變遷,孩子們早已經(jīng)對那個時代的糖沒有了任何興趣,但真正當孩子們一口喝盡一碗苦藥時,父母給的那塊糖卻會成為孩子心中那一份永恒的甜。我們教育孩子何嘗不是一樣呢?我們只愿那塊糖,能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我們在路旁為他們默默守候。今天,我們先來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如何用這塊“糖”教育孩子。
正文
當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學校校長時,一天,他看到一名學生用磚頭砸同學,遂將其制止,并責令他到校長室等候。陶先生回到辦公室,見男生正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按時到了。”接著又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也是獎勵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很尊重我。”男生疑惑地接過糖果。陶先生又說:“據(jù)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有正義感。”陶先生遂又掏出第三塊糖給他。這時男生哭了:“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采取這種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塊糖說:“你已認錯,再獎你一塊,我們的談話也該結(jié)束了。”
這就是陶老先生的教育,也許按照正常老師的做法,就是一頓批評加上教育,但為什么陶先生沒有用一絲一毫的長篇大論就完成了他的教育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談論的教育方法,孩子心中的那塊糖---賞識教育。
我們所要說的賞識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種教育方法之一。其中,賞識教育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fā)揚,在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和中央教科所的支持和重視下,在著名教育專家方明、朱小曼及當代教育家楊瑞清等一批仁人智士的直接參與和幫助下,由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賞識教育倡導者周弘老師全身心致力于賞識教育的理論研究和普及推廣。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賞識教育呢?
賞識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是充滿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從孩子出生的那天起,就成為世間一個獨立的個體。就人的本性而言,最本質(zhì)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賞識、尊重、理解和愛;就精神生命而言,每個孩子都是為得到賞識而來到人世間。賞識教育的特點是注重孩子的優(yōu)點和長處,堅定信念,讓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態(tài)中覺醒,堅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而相反的一方面,抱怨教育的特點是注重孩子的弱點和短處,夸張抱怨,使孩子自暴自棄,在“我是壞孩子”的意念中沉淪,認定自己一定無所事事。所以最終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
每當孩子犯錯時,我們要思考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想讓孩子明白自己錯誤的地方是什么,下次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我們是想引導孩子走向一條正確的成長之路。但孩子在賞識教育中讓孩子能知錯改錯,而抱怨教育卻是一錯再錯。賞識教育的效果難道不比抱怨教育要強得多嗎?贊揚對孩子起著一種導向作用,它往往能激發(fā)孩子有益的行為。在贊揚過程中,無形地轉(zhuǎn)達了教育者的價值觀、是非觀和美丑觀,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這些觀點的內(nèi)涵,便會逐漸遵循這些內(nèi)涵去指導自己的具體行為。那么,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分享下在賞識教育中,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一、學會賞識孩子?! ?/span>
賞識的概念就是站在一個新的角度認識并欣賞自己的孩子。所有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樣,人性最本質(zhì)的渴求——渴望得到別人的賞識。比如孩子剛剛開始學習騎自行車,當他不小心摔倒時,一個家長會說:“你怎么這么笨啊,這都學不會?!币苍S,這個“笨”字就已經(jīng)深入孩子心里了,他也會在永遠的笨的感覺中消沉和沮喪下去,可能就真的“笨”的不想學下去了;但如果另一個家長說:“孩子,你真棒,都騎得這么遠了,一定能學會騎得更遠?!币苍S他騎車技術(shù)確實不好,但是聽完這段話,他會覺得,我要繼續(xù)努力給爸爸媽媽看,我一定能夠做到的。家長怎樣對待孩子,決定了孩子怎樣對待成功。
>>>>二、學習并快樂著。
很多人都說大部分的孩子學習都說一個痛苦的過程,而人奮斗也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人總是在不斷奮斗的過程中經(jīng)歷失敗、成功、再失敗、再成功的過程。人生總是會在坎坷曲折中不斷顛簸,而孩子還是一個心靈脆弱的個體,即使沒有成功,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培養(yǎng)孩子在學習的同時擁有快樂的心態(tài)呢?我們相信當每天的陽光灑進來時,充滿滿滿正能量的孩子,他也一定能夠把自己學習和生活處理的很好。所以把學習變成一種歡樂的索取,快樂并學習著,只要盡力了,我們也要對他伸出大拇指:你真棒!
>>>>三、做孩子永遠的朋友。
有的父母總是抱怨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和他們說,但也許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和孩子的交流中我們是不是作為朋友的姿態(tài)。我們的一生會有很多朋友,甚至說的抽象一點,你可以把工作和學習當做你的朋友。朋友就是與你共患難時仍不會放棄你的那個人,多年以后你可能不記得他,但他仍在心靈深處為你默默給你祝福和幫助。所以要真正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和孩子最好的交往就是把他當作朋友,鼓勵他并賞識他;但也可以批評他,要站在“夠朋友”的前提下批評,在孩子的嚴重,好朋友的提醒與批評是他們樂于接受的。
不是好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壞孩子越來越壞。賞識教育是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的教育!賞識教育是讓家長成為教育家、使孩子舒展心靈、發(fā)展?jié)撃艿慕逃?!賞識教育是讓家長、孩子生命和諧、成為朋友、共同成長的教育!當孩子真正站在成功的巔峰時,他記憶最深的就是他成長時期的那塊糖,甜進心扉,滋潤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