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國老奶奶在她90歲的時候,在健身房遇到了比她小4歲的「老鮮肉」,經過8年愛情長跑,98歲的她和94歲的他結婚了。
婚姻最好的模樣,就是嫁給愛情。
這幾年來,我們在微博上圍觀了很多女星的婚禮??粗齻円荒樞腋5臉幼?,著實讓人羨慕。
劉詩詩和吳奇隆
鐘麗緹和張倫碩
陳曉和陳妍希
近些年,中式婚禮禮服越來越受國人青睞。不得不說,見慣了千篇一律黑西服白婚紗的西式婚禮服,裙褂和袍褂禮服更讓人眼前一亮。服裝柔和的線條恰到好處的襯托出東方女性的柔美之姿。
談及中式婚服,可能我們腦海里顯現出的就是紅色、鳳冠霞帔。
但其實最初出現在周朝的婚服,顏色上遵循「玄纁制度」。
新夫頭戴爵弁形似無毓之冕,上衣玄色(青黑)象征天,下裳纁色(淺紅)象征地,有黑色緣邊,喻陰陽調和。
蔽膝隨裳,棕紅色。大帶黑色。鞋履為赤舄,即紅色復底鞋。
新婦的婚服形制與男子同,惟服色有別,上衣下裳均為黑色,取「專一」之意。
蔽膝、鞋履、大帶隨裳色,亦為黑色。
另外從陰陽五行思想考慮,由于黑色屬陰,故而在裳下緣紅色邊,以注入陽氣而致平衡。
漢及漢以前的婚制婚服都是沿襲了周朝的風格。
唐朝時的婚禮服飾:梁冠禮服—釵鈿禮衣。
這個時期可稱為婚服色彩的融合期。
先前的莊重神圣和后世的熱烈喜慶相互交織,唐制是男服緋紅,女服青綠,紅男綠女由此而來。
晚唐時期宮廷命婦的禮服,在花釵大袖襦裙或連裳的基礎上發展出釵鈿禮服。層數繁多,穿時層層壓疊著,然后再在外面套上寬大的廣袖上衣。
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
鈿釵禮衣常作為為唐代通用的歸嫁禮服。
唐以后,繁復的釵鈿禮衣有所簡化,成為一般意義上的花釵大袖衫。
而到了明朝,婚禮服飾才是我們熟知的鳳冠霞帔。
士婚,若穿深衣,婦則對應地服真紅褙子、紅羅裙,假鬢花鈿;
婿也可假穿九品官服——青綠色,文官補子為鵪鶉,武官補子為海馬。
婦則按與婿相同的品級佩戴相應鳳冠霞帔或花釵,真紅大袖衣或圓領女蟒服、大紅褶裙。
明朝皇后的鳳冠霞帔
鳳冠霞帔指古代貴族女子和受朝廷誥封的命婦的裝束,也指富家女子出嫁時的裝束。
為什么庶民女子出嫁時也能穿戴鳳冠霞帔服飾呢?
明朝命婦的鳳冠霞帔
據野史記載,說明太祖朱元璋在一次逃亡中身負重傷,導致昏厥,被當地的一位女子所救,后來太祖回去之后想找到那位女子卻沒找到,于是他就下令民間女子婚嫁的時候可以身著鳳冠霞帔。
清朝的旗裝婚服
最原始的旗袍就在清朝出現,滿族婦女以旗袍為主,旗袍衣身修長,衣袖短窄,與歷時數千年的寬袍大袖拖裙盛冠,瀟灑富麗,纖細柔弱的中國服裝形成鮮明的對比。
清朝的嫁衣也沿襲了明朝的鳳冠霞帔,雖然也是以紅色為主,但是婚服的款式則是以旗袍為模板。
從古至今,中式傳統婚服由莊重的黑紅逐漸演變為喜慶活潑的全紅。雖然色彩不同,婚禮氛圍也不同,但是對每一對新人的祝福卻是長長久久永遠不變的。
說明|
『臻藝拍』致力於中式生活美學傳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文字為『臻藝拍』編輯,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