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錢幣版三國演義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臨江仙》,隨著《三國演義》電視劇以及“易中天品三國”在央視的熱播,廣為傳唱,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三國熱,喚起了大家對三國英雄的神往!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我們耳熟能詳的《三國演義》故事,雖然很精彩,但是內容卻有很多虛構的情節和夸張的成分,和真實的歷史并不完全一樣。

下面我給大家說說錢幣版的《三國演義》,就是通過對魏、蜀、吳三國各自發行錢幣的考察,來揭示他們以貨幣為武器所進行的戰爭。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三國之間的計謀權變、勢力消長以及最后由篡魏而起的晉,統一三國的歷史必然。

三國時期,因為政治上的分離,魏、蜀、吳三國分別建立了各自的貨幣制度,他們在沿用五銖錢的基礎上,各自也都鑄造了新的貨幣。

總體上看,曹魏的貨幣最為簡單,只有五銖錢一種,習稱曹魏五銖;蜀漢的貨幣最為復雜,有直百五銖、直百、直一、定平一百等四種;東吳的貨幣雖然名稱上也僅有一種,稱作“大泉”,但是面值卻最多,也最大,有五百、當千、二千、五千等四種。

曹魏地處北方,自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以來,社會經濟就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基本上退回到了實物經濟狀態,公私都很少使用貨幣,多用稻谷、絹帛為交換的手段。但是,位于西南的蜀漢以及江南的東吳,受破壞的程度很輕,貨幣經濟還都在正常地運行。赤壁之戰以后,吳蜀兩國因為對荊州的爭奪,開始由政治上的盟友演變成為交戰的敵國,最后爆發了夷陵之戰。

吳蜀兩國在對抗的過程中,蜀國實力相對弱小,便借助通貨膨脹政策,鑄造大錢,套購東吳的戰略物資。東吳對此毫不示弱,貨幣貶值的幅度更是超過了蜀漢。在兩國的競相貶值之下,在另一條戰線上引爆了一場不見刀槍的戰爭,上演了一場貨幣版的三國演義。

這場貨幣戰爭,最早可以追溯到劉備于建安十九年鑄造的“直百五銖”。

直百五銖

當年劉備占領成都時,因為軍用不足接受部下建議,鑄造了“直百五銖”錢,雖然重量僅有當時流通的蜀五銖的三倍,作價卻是一百倍。這意味著,劉備憑借手中的刀劍,強買強賣,用同樣多的銅換取了民間三四十倍的物資和勞務,解決了軍隊的給養問題,初次嘗到了實行通貨膨脹政策的好處。

直百五銖背面的“為”字,相傳為諸葛亮手書

劉備鑄造直百五銖錢以后,曹丕于黃初二年,也下令“復五銖錢”。實際上曹魏這次僅僅是恢復用錢,而非鑄造新錢,這次用錢的目的是籌措伐吳的軍需,本來就沒有另鑄新錢的打算。因此,當物資籌集到手之后,就停止用錢,繼續“以谷帛為市”。

曹魏五銖

總體上看,北方的曹魏收入靠谷帛,官兵的俸餉以及社會上百工的給付,也都使用實物來支付,鄉村里更是以物易物,貨幣在日常經濟生活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因此,實物經濟仿佛就像一道防火墻一樣,阻斷了蜀國和吳國競相推行通貨膨脹所帶來的沖擊,保持了經濟的逐漸恢復以及社會的相對穩定,這些都為西晉最后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劉備的直百五銖大錢,雖然對以實物經濟為主的曹魏影響有限,但是對東吳的貨幣經濟卻造成了重要影響,引起了強烈的反應。孫權首先于嘉禾五年(236)鑄造了'大泉五百',兩年后又鑄造了大泉當千。另外還有大泉二千大泉五千,它們的大小輕重與初鑄的大泉五百、大泉當千相差不多,但是面值卻已經膨脹了幾倍。

大泉五百                               大泉當千

大泉二千                               大泉五千

孫權為何如此不循常理地,一開始就發行面值高達五百的虛值大錢呢?以往大家因為不能理解孫權的這種行為,而視其為中國古代貨幣史上的一大謎團。

如果僅僅從孫吳單方面孤立地來看待這件事,確實難以理解。但是,如果我們將孫吳鑄錢與劉備發行直百五銖,推行通貨膨脹政策聯系起來分析,那么就能明白孫權急切地鑄造當五百大錢,自有他的道理。實際上,孫權這是為了應對劉備發動的“貨幣戰爭”的無奈之舉!為什么要這樣說呢?

根據政治經濟學原理,當有兩種實際價值不同的貨幣同時流通時,實際價值高的貨幣即“良幣”必然要被迫退出流通領域,而實際價值較低的貨幣即“劣幣”反而會充斥市場。這就是著名的“劣幣驅逐良幣”的理論。

在這一貨幣流通規律的作用下,東吳地區流通的五銖錢這一足值的“良幣”,就會被迫退出流通,從而被大量地走私到蜀國銷毀改鑄成直百五銖錢,然后再被用來套購東吳的戰略物質以及民生必需品,這樣孫吳的經濟將會受到沉重的打擊。

面對蜀國以通貨膨脹為手段發動的這場貨幣戰爭,東吳只有兩種選擇,要么坐以待斃,要么進行反擊。曾經被曹操在詩中盛贊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顯然不可能坐以待斃,他選擇了強力反擊。

他反制措施之強烈、幅度之大,遠遠地超出了大家的想象。竟然一出手就造出了面值當五百的“大泉五百”來應對劉備的“直百五銖”,這既反映出了孫權的決斷與氣魄,也從一個側面說明當時形勢的緊迫與嚴峻。貨幣領域不見刀槍的這場戰爭,其慘烈程度相比那場火燒連營的夷陵之戰也毫不遜色!

在早期金屬稱量貨幣時代,統治者推行通貨膨脹政策一般有兩種做法:

一種是在重量不變或稍微增加重量的情況下,成倍地大幅度加大貨幣的面值,使其成為虛值大錢;

另一種則是在保持面值不變的名義下,減少貨幣的重量和尺寸,使之成為減重的小錢。

這兩種手段的目的,實際上都是一個,那就是希望用盡量少的銅兌換到盡量多的物品。

劉備鑄造“直百五銖”大錢,使用的就是第一種方法。孫權強力反擊劉備所使用的手段實際上用的也是第一種方法,只是膨脹的幅度更大,他用當五百的膨脹幅度應對劉備當一百的膨脹幅度,希望以此回擊劉備發動的貨幣戰爭,杜絕東吳貨幣的外流。那反擊的結果如何呢?

面對東吳的強力反擊,蜀漢被迫采用了通貨膨脹戰術的第二種方法,即減少重量。于是“直百五銖”的面值雖然沒有再增加,但是重量已從初鑄時的重約7克,急劇減重為1克,甚至最輕時僅有0.5克。

蜀漢的這一回擊手段也非常的陰辣,看似沒有改變貨幣的面值,實際在重量上已經又貶值了六七倍甚至更多。迫使東吳不得不將兩種通貨膨脹手段結合起來使用,即一方面將貨幣的面值從當五百提高到當千,甚至當二千,乃至最后高達當五千。另一方面則將重約20克的“大泉當千”,減重至12克,最輕的甚至不及4克,有的甚至還沒有五銖錢重。改鑄“大泉二千”的時候,面值雖然增加了一倍,但是重量已經僅有12克,后來又減重為10克,再減為8克,甚至有的輕至6克不到。

因此,在這一輪貨幣戰爭中,孫吳貨幣減重最嚴重的時候,可能并不亞于蜀漢,只是時間較短而已。但是,東吳在應對蜀漢貨幣戰爭的反制措施中,因為交替使用了提高面值和減少重量這兩種通貨膨脹的方法,因此導致各種大錢輕重錯落、作價顛倒,根本無法流通,引起民眾的激烈反對,紛紛罷市,社會經濟遭受重創。

識時務的孫權,當他發現這種貶值貨幣的政策破壞國內民眾的生活,于己不利的時候,就果斷地于赤烏九年停鑄大錢并將已經發行的大錢回收,仿效魏國回歸實物經濟,以谷帛為交換手段時。這樣一來,蜀漢的通貨膨脹政策就成了獨角戲,也玩不下去了,后主劉禪就于延熙三年進行了一次幣制改革,罷廢“直百五銖”錢,改鑄“直百”“直一”兩種新錢。但是不久又出現了減重,反映了蜀漢滅亡之前,國力已經江河日下、朝不保夕的慘狀。


直百                                       直一

貨幣作為一種歷史的見證,客觀真實地記錄了各國政治、經濟、軍事以及文化上的發展變化。我們通過對魏蜀吳三國各自發行貨幣的考察分析,能夠清晰地看到三國在貨幣領域曾經有過一場不見刀槍的戰爭,以及彼此勢力的消長變化。三國最后統一于代魏而起的晉,單從貨幣上就能夠看出來這不是偶然的,而有其必然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被誤讀的蜀漢“貨幣”政策,你不了解的地方,諸葛亮實在太牛了
中國皇帝故事——東吳時候的孫權喜歡鑄造“大錢” 險些引起通貨膨脹
本為曹魏貴族,夏侯霸為何不降東吳,卻投降有殺父之仇的蜀漢?
此人是三國最無能的謀士,如果孫權重用他,東吳早就亡國了
《三國演義》的現代啟示
三國演義》人物關系解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阳县| 阿坝县| 香港 | 六枝特区| 永川市| 澄城县| 白河县| 绥江县| 古丈县| 凌云县| 西盟| 新龙县| 内乡县| 凤台县| 张家口市| 贵阳市| 开平市| 沈阳市| 九台市| 仁怀市| 东乌| 神农架林区| 横山县| 临朐县| 苍南县| 三穗县| 株洲市| 迁西县| 新巴尔虎右旗| 灌云县| 兰坪| 深水埗区| 全州县| 延庆县| 菏泽市| 湾仔区| 逊克县| 启东市| 凌云县| 北京市| 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