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80年,雖然結束了三國紛爭的局面,然而晉武帝司馬炎的心里依然顧慮重重。
他所擔憂的,是世家大族的勢力。
晉代的士族,是維持王朝統治的階級基礎。因此,晉朝政府甚至制定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措施,來維護士族這些既得利益者的權益。
司馬炎深知,自己的出身潁川司馬氏,也是名門大族。經過他爺爺司馬懿數十年的隱忍和弄權,才搞倒了曹魏政權取而代之。
所以,輪到自己上位之后,不得不防范于未然:萬一某個后代實力不濟,被哪個世家大族也玩這一招,自己家世代辛苦建立的基業不就沒了么。
司馬炎苦思冥想,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來制約那些士族。
這方法就是:把自己的同宗兄弟紛紛封王。
他不僅分封二十七個同姓王以郡為國,之后還不斷擴大宗室諸王的權力。
此外,他還賦予這些宗室王很大的政治和軍事權力,允許宗室王在自己的封國內建立私有軍隊,允許宗室王出鎮參政。
司馬炎以為,這樣就可以保證皇室家族的權威,得以與世家大族的權力制衡。但他卻并不知道,一場更大的危機已經埋下了不安定的種子……
290年,晉惠帝繼位,此人便是那個著名的白癡皇帝——司馬衷。
如果這樣說你還想不起的話,就是“何不食肉糜”的那位哥們。
司馬衷的老婆叫賈南風,乃是開國元老賈充之女。此女相傳外貌超級難看,手段還極其狠辣。整個八王之亂都可說由此女而起。
而八王之亂,不啻于一出真實版的“權力的游戲”,同室操戈、兄弟內亂、胡漢交戰一幕幕上演……
諸位,且隨王老師的解說,一起重回晉初,看一看當年這出爾虞我詐的政治斗爭劇吧!
八王大亂斗第一輪
太熙元年時,司馬炎病重。
臨終之前,他放心不下自己呆傻的兒子,于是令自己的叔父汝南王司馬亮和老丈人楊駿共同輔佐他。
沒想到還未等到司馬炎過世,楊駿就開啟了奪權模式。
楊駿
他的女兒楊芷是當朝皇后,楊駿托女兒之口,將司馬炎的詔書以借出觀看之名,拒不歸還。楊后還聲稱司馬炎詔令楊駿單獨輔政,意在將司馬亮撇到一邊。此時已病得奄奄一息的司馬炎,毫無能力改變這些,只能含恨離世。
另一方面,司馬亮心知楊駿勢大,也顧不上司馬炎的真實遺詔了,自個兒逃離了中央。
第一輪過后
權力的王座:楊駿
死去的怨魂:司馬炎
八王大亂斗第二輪
楊駿位極人臣之后,大小事務都假借女兒楊太后之手執行。他的專權,終于惹惱了一個女人。
沒錯,這便是上文提到的賈南風。為了爭奪權力的王座,賈南風秘密拉攏汝南王司馬亮(就是第一輪溜掉的那個,和楚王司馬瑋,讓他們帶兵進京討伐楊駿。
楚王司馬瑋
元康元年時,賈南風設計讓老公晉惠帝下詔,聲稱楊駿謀反。楚王司馬瑋帶兵圍攻楊駿,火燒其府邸,并在馬廄中殺死了他。楊駿三族被誅,他的女兒楊芷也被廢除太后之位,囚禁于洛陽郊外的金墉城,第二年后就被活活餓死了。
請牢記金墉城這座皇家監獄的名字,因為它在后面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
金墉城
楊駿死后,朝政大權由司馬亮與元老大臣衛瓘共同執掌,楚王司馬瑋也因殺楊駿有功被委衛將軍兼領北軍中侯,分得了一塊權力的蛋糕。
第二輪過后
權力的王座:司馬亮、衛瓘
死去的怨魂:楊駿、楊芷
八王大亂斗第三輪
第二輪斗爭之后,賈南風家族并未如愿掌握最高統治權。這個婦人并不滿于此,她一直在尋找機會,對此前本是同一條戰線的戰友插上致命一刀。
而她自然也有她的獨家武器,那就是對于白癡皇帝司馬衷的實際操控權。
元康元年六月,賈南風以晉惠帝名義,下密詔令楚王司馬瑋殺了汝南王司馬亮與衛瓘。
第三輪過后
權力的王座:司馬瑋
死去的怨魂:司馬亮、衛瓘
八王大亂斗第四輪
司馬瑋殺了司馬亮及衛瓘后,樹大招風,自然也便成了賈南風的頭號目標。(王老師深深覺得,唇亡齒寒的道理,總有些人不懂…)
可惜他的屁股還沒坐熱,僅僅在殺了司馬亮后的第二天,她便依照親信大臣張華的計謀,以司馬瑋偽造手詔害死司馬亮、衛瓘的罪名,將其處死。
從此之后,賈南風終于站到了夢寐以求的權力頂峰,她的親戚黨羽多被委以重任。族兄賈模、內侄賈謐、母舅郭彰、親信幕僚張華等都被加官進爵。
第四輪過后
權力的王座:賈南風
死去的怨魂:司馬瑋
八王大亂斗第五輪
賈南風這一掌權就是八年。
貌似風平浪靜的八年之后,賈南風終于將視線轉移到了一個新的目標身上。此人便是愍懷太子司馬遹(yu)。司馬遹是才人謝玖所生,性情暴烈,與賈南風素來不和。
為了除掉司馬遹,賈南風灌醉了他,并哄騙著讓他抄寫了半篇讓晉惠帝退位的文章。晉惠帝一看到便勃然大怒,下詔廢除了司馬遹的太子地位,囚禁于洛陽郊外金墉城。
此時,另一位王爺登場了。
這便是趙王司馬倫。時任太子太傅的他,也掌管著禁軍的軍權。他和親信孫秀密謀,意在推翻賈南風的政權。孫秀提醒他說,太子司馬遹即便得勢,也不會重用司馬倫,不如等賈南風除掉太子,坐享漁翁之利。
于是司馬倫勸賈南風盡早殺了太子,以斷絕太子復位的希望。果然,不久后太子便在金墉城被殺。
見賈南風中計,司馬倫立刻偽造晉惠帝的詔書,以殺害太子的罪名,殺了張華,又拘捕了賈南風,廢其為庶人,囚禁金墉城。司馬倫深知不可留患,又以偽詔書讓賈南風喝下了致命的金屑酒。
八王之亂的始作俑者賈南風,萬萬沒想到自己也落得如此凄慘的下場。
第五輪過后
權力的王座:司馬倫
死去的怨魂:司馬遹、賈南風、張華
八王大亂斗第六輪
趙王司馬倫大權獨攬之后,不甘心只是身為人臣,他有著更大的野心。永康二年,司馬倫廢掉晉惠帝,軟禁其于金墉城(又是這個地方),自立為帝。
眼見趙王司馬倫這貨稱帝名不正言不順,地處許昌的齊王司馬冏看不過去了。
他聯合關中長安的河間王司馬颙(yu)和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乘機起兵討伐司馬倫。
司馬倫舉兵相抗,兵敗不敵,也被囚禁于金墉城,隨后被賜金屑酒而死。(到這里,王老師長嘆一聲: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殺了司馬倫后,司馬冏不敢學他稱帝,老實迎接司馬衷復位,自己擔任大司馬一職,主理朝政。
第六輪過后
權力的王座:司馬冏
死去的怨魂:司馬倫
八王大亂斗第七輪
司馬冏雖然名為大司馬,但一舉一動毫無身為臣子的禮儀,而且荒于政事,沉迷女色,惹得百官極為不滿。時翊軍校尉李含,便矯稱受到晉惠帝的密詔,勸說河間王司馬颙滅了司馬冏。
河間王司馬颙
司馬颙覺得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便起兵攻打曾經同一戰線的司馬冏。為對抗司馬冏,司馬颙還特意找了長沙王司馬乂(yi)為內應。
長沙王司馬乂
司馬乂和司馬冏在洛陽大戰一場,最終取勝。司馬冏被殺,其子被囚禁于金墉城。司馬乂陰差陽錯登上了權力的寶座。
第七輪過后
權力的王座:司馬乂
死去的怨魂:司馬冏
八王大亂斗第八輪
眼見原本只是自己內應的司馬乂,卻獨攬了大權,司馬颙的心里不是滋味。
他多次派人刺殺司馬乂未遂,只得親自派兵征討之。太安二年司馬颙令部將張方領兵七萬,與成都王司馬穎一起討伐司馬乂。雙方交戰了數月。
這一次的戰果,并沒有按照此前的劇本書寫,司馬乂居然獲勝了。獲勝歸獲勝,司馬乂還沒來得及高興,便又著了另一個王爺的道兒。
這位王爺是東海王司馬越。
永興元年時,身在都城的司馬越乘司馬乂軍馬疲憊,便勾結了一些禁軍將領,趁著夜黑風高圍攻了司馬乂的府邸。抓獲了司馬乂之后,又一把火將他活活烤成了人彘。
司馬乂死后,在朝中威望最高、軍事實力最強的司馬穎,成為了實際的最高統治者。他將晉惠帝從中央帶到了自己的封地鄴城,又廢除了皇太子司馬覃,自己擔任了皇太弟和丞相。
成都王司馬穎
河間王司馬颙也升為太宰,東海王司馬越升為尚書令。當然,這倆人私底下是絕對不滿于此的。
第八輪過后
權力的王座:司馬穎
死去的怨魂:司馬乂
八王大亂斗第九輪
司馬穎的專政,又惹得東海王司馬越眼紅。他帶著十萬人馬試圖挑戰司馬穎的權威,卻一敗涂地,被趕回了老家東海。
司馬穎以自家人不應傷了和氣為由,想把司馬越騙回中央來。老奸巨猾的司馬越斷然拒絕了這一好意,堅決留在東海,打死不出來。
司馬越的弟弟,并州刺史東瀛公司馬騰見哥哥戰敗,便糾集了游牧民族的烏丸、羯朱等勢力造反。這一次,戰爭終于從中原內戰變得復雜了,異族的介入,為后來的五胡亂華埋下了巨大的禍根。
在胡人的助力下,司馬騰擊敗了司馬穎。后者連夜帶著晉惠帝,從老家鄴城逃到了洛陽。司馬騰依然一路追殺,將司馬穎趕出了洛陽。
見到機會難得,之前一直憋著一股勁兒的河間王司馬颙出手了。原本就在洛陽的他,命部將張方控制了洛陽,截下了晉惠帝的車駕,挾持了這個傀儡皇帝。
這次司馬越又沒撈到便宜,中央大權落到了司馬颙手里。他將晉惠帝從洛陽帶到了自己的地盤長安,然后假借其名義下詔,讓司馬越回朝與自己共同輔政。
當然,識破了的司馬越再一次拒絕了。(王老師表示,若不是司馬越如此狡猾,結局就會完全不同了…)
第九輪過后
權力的王座:司馬颙
八王大亂斗第十輪
有人或許要問,第九輪里居然沒死人?別急,該清算的總會清算,這最終一輪里,一切都會塵埃落定。
之前一直被各種吊打的東海王司馬越,又一次向著權力的王座出發了。這回他也帶上了鮮卑人來助力,在鮮卑將領壬辰,祁弘的暴力攻勢之下,司馬颙大敗,逃出了長安。
司馬越入主長安后,想到了之前的老對手成都王司馬穎。他牢記趕盡殺絕的真諦,最終在其老家鄴城附近抓獲了司馬穎。
面對這個當年的敵人,司馬越不玩什么懷柔,也不扯淡什么共同輔政,直接矯晉惠帝詔賜死司馬穎。最終,司馬穎和兩個兒子一并被縊死。
一年之后,白癡皇帝司馬衷忽然暴病身亡(疑為司馬越毒殺),其弟司馬熾被立為晉懷帝。司馬越借晉懷帝詔書,封司馬颙為司徒回朝輔政。司馬颙并未懷疑。他的車隊行至新安雍谷時遭到了埋伏襲擊,司馬颙和三個兒子盡數被誅。
第十輪過后
權力的王座:司馬越
死去的怨魂:司馬穎、司馬颙、司馬衷
至此,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終于終結。
讓我們再回顧一下這八位王爺: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颙、東海王司馬越。
老奸巨猾的東海王司馬越笑到了最后。
然而,一切都只是看上去而已。長期的戰亂,令西晉王朝早已岌岌可危。
匈奴、鮮卑、羯、羌、氐等游牧部落,早已對中原虎視眈眈,至于后來發生了什么,且聽王老師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