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弘易文化/作者:林石玉)
龍脈,是指起伏的山脈。因山脈在形態上多方面與龍相似,故中國風水學將山脈比喻做龍。在中國古代傳統堪輿學中,將“龍脈”視作一種特殊的地理形態。
是指起伏的山脈,古代“風水”首推“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立向”。龍就是地理脈絡,土是龍的肉、石是龍的骨、草木是龍的毛發。尋龍首先應該先尋祖宗父母山脈,審氣脈別生氣,分陰陽。必須了解來龍去脈,才能判斷風水之吉兇。
昆侖山是“萬山之祖、龍脈之源”,是龍中的祖龍。龍脈從昆侖開始發源延伸到世界各地。龍脈布局結構和分級,類似一棵大樹有根龍、干龍、支龍、葉龍。一般龍脈靈氣聚集之地被認為是風水寶地。
脈,本義是血管:“夫脈者,血之府包。”引伸為事物的連貫性:“農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廟,土乃脈發。”指土壤開凍,如人身脈動。
“行到名山大澤,召其神而問之山川脈理。”可見,先民早就習慣稱山川之間的聯系為脈。
所謂祖宗山,就是山脈的出處,群山起源之處,父母山就是山脈的入首處,審氣脈即指審祝山脈是否曲伏有致,山脈分脊合脊是否有輪暈,有輪有暈為吉,否則為兇。
還有尋龍需分九勢,九種龍勢中有:回龍、出洋龍、降龍、生龍、巨龍、針龍、騰龍、領群龍。來龍就要山勢曲折婉轉,奔馳遠赴。
龍脈指如龍般妖嬌翔,飄忽隘顯的地脈。地脈以山川走向為其標志,故風水家稱之為龍脈,即是隨山川行走的氣脈。
書云:“地脈之行止起伏曰龍”。
“大率龍行自有真,星峯磊落是龍身……龍神二字尋山脈,神是精神龍是質。”龍行飄忽,即所謂神龍見首不見尾,山脈亦多起伏逶迤,潛藏剝換。
所謂“委蛇東西,忽為南北”即是此意。辨龍首要分清枝干,尋得干龍而于支上點穴,大非吉事。
書云;“尋龍枝干要分明.枝干之中別重輕。”次要分真龍之身與纏護之山。凡真龍必多纏護。纏多富多,護密人貴。
但若于纏護之山下穴,即失真龍之氣,亦大不吉,識得真龍,然后觀其水口朝案、明堂龍虎,確定結穴之處。龍之勢,以妖矯活潑為貴。
重重起伏.屈曲之玄,東西飄忽.魚躍鳶飛,是為生龍.葬之則吉。如果粗頑臃腫,慵獺低伏,如枯本死魚,是為死龍,葬之則兇。
龍有強龍、弱龍、肥龍、廋龍、順龍、逆龍、進龍、退龍、病龍、劫龍、殺龍、真龍、假龍、貴龍、賤龍、皆言龍脈須纏護周密,護衛有情而不斜飛逆轉。
形宜瑞莊秀雅,如果主客不清,枝干鎮糊,或尖射搓蛾,怪石崢嶸,俱為惡形,塟之多有劫煞。
尋龍點穴是風水術語。古人說:三年尋龍,十年點穴。意思就是說,學會尋龍脈要很長的時間,但要懂得點穴,并且點得準則難上加難,甚至須要用“十年”時間。
但是,若沒正確方法,就是用百年時間,也不能夠點中風水穴心聚氣的真點,這樣一來,尋龍的功夫也白費了。 準確地點正穴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初學者來說如此,能夠記憶一些口訣是學習尋龍點穴的第一步!
陰宅風水在選址上最重視風水方面的考慮,對龍、砂、穴、水、明堂、近案、遠朝都有一定的格局安排和講究,包括基址的地質、水文、朝向、土壤的要求,尤其是陽宅要與自然山川景觀渾然一體,達到極為宏偉完美的境界。以期達到天人合一的和諧。
所以在風水的做法上要求風水的建筑,應該同其周圍環境、風景融匯在一起,達到依山盤水為穴的境界。
穴要藏風聚氣,所選之穴要避風,盡量尋找沒有風或風小的位置。
盡量避免穴前水流和道路沖射的位置。因為有道路和水流直沖的位既犯煞,成為牽牛水,導致后代損丁破財。
盡量選擇與天命相符合的穴位。
獨立無倚之單山不可作穴,因為沒有砂手護衛,此乃藤漏之穴,做穴必敗。不葬龍虎尖頭,即不能在群山中最高點作穴位。
要避開黃泉線度,因為收到黃泉水會退產傷人,決不可用。不可取空亡線度,因為線度空亡會使后人敗退。
太近樹木也不佳,因樹根的延伸而搔擾棺木而使后代不安。山龍的中明堂常深,平地支龍的中明堂常淺。書說:氣行于地下,物生于地上。
平地的地勢有原脈,山地的地勢有原骨,它們或者從東向西,或者從南到北,回環往復地運行,就象要前進卻又有退,象要停止卻又有進。
當脈氣止聚的時候,陰陽調和,土層變厚,積水很深,草密林茂,這種地方,貴如大官,富可千金。書說:形止氣蓄,化生萬物。這就是上等葬地。
土地以平坦為貴,以地下有支龍為貴。支龍起步的地方,生氣也隨支龍開始運行。支龍停步的地方,生氣也隨支龍停止并聚集而成為吉地。觀察支龍的方法,一句話,平地上隱隱隆起的條狀地帶就是支龍。經書說:地有吉氣,土隨龍起。
地有止氣,水隨而止。勢隨形動,回復終始。法葬其中,永吉無兇。重山迭嶺,群龍眾脈薈萃,應當先把特形龍剔除出來。
有的大龍形特別小,有的小龍形特別大,這些特別畸形的龍脈,不能用作葬地。經書說:壟龍要求在地上聳起,支龍要求在地下伏行。不論是壟龍還是支龍,聚止處應平坦如伸出的手掌。所以經書說:支龍因為深伏,所以要在它的頂部下葬。
以下是審峽定穴的幾種情形:
峽正出則穴正,左出則穴居左,右出則穴居右。
正出斜過者,穴也正出而斜倒;側出而正過者,穴也側出而正倒。
透頂出脈者,穴居腳下,腳下出脈者,穴居頂上。
山護者,穴結山邊;水護者,穴結水邊。
去山小而無迎者,氣將欲伏,穴結于近處;去山大有迎者,氣正發,穴結在遠處。
峽中左砂短,則穴前左砂必先到;峽中右砂短,則穴前右砂必先到。
4.龍的入首
看龍的美惡和貴賤,不必從很遠的地方看,也不用從太祖看起,主要是從入首后二三節、四五節內,祖山這段距離最重要,好龍必須近穴,所謂“來龍看到頭”。來龍入首,有的遠龍來得不好,但將要入首近穴時,剝龍變為好龍,是吉地,但年代久了,行到跌斷,龍氣不接即敗。如果遠龍來得好,在入首近穴時變壞,則轉為兇。
常見的龍入首格式:
直龍入首最吉,龍從后入首,頂對來脈而結穴,發福快,氣勢雄大。
橫龍入首龍從橫邊來,橫脈首而結穴,或從左來或從右來,但一定要穴后有樂、鬼,才為真穴
飛龍入首上聚仰高而結穴,其勢高昂,四應皆高,立聳上聚,仰勢受穴,此穴力量巨大,貴重富輕
游龍入首龍氣撒落平地而結穴,必須要平而有凹,或有開口,水勢環繞,方為真結。
回龍入首翻身顧祖而結穴,“宛轉回龍似掛鉤,未作結穴先作朝,朝山皆是宗與祖,不拘十里遠迢迢。
5.龍法七要
龍法是風水學的精髓,從古到今學得此秘笈的人很少,只有有緣人才有所得。先賢說:“點穴要得龍脈,要乘龍氣,識龍意”。脈、氣、意這三個字,要精心審視,如果做到“得脈、乘氣、識意,就會緩氣鐘靈,陽和毓秀,懂用“地運輪轉之妙,收山出殺挨生棄死”的方法,用大地必大發,小地必小發,這是百葬百驗的秘訣。如果不得脈、不乘氣、不識意,陰殺致兇,即使“收得山,出得殺”也無用,大地必大兇,小地必小兇,得真穴也為兇,真理和謬論僅差毫厘
(1)得龍之脈
站在穴場觀察穴星,周圍有一線之脈,從穴頂沿著斜坡,如絲如帶,此脈要細軟,靈活生動,有明潤之色才是真龍真穴,死硬直歪是假穴。
(2)乘龍之氣
氣隨脈走,走到一定的地方停止,才結穴。龍氣融結時如同氣球,有時一半突起覆在地上,有時仰下,有時像荷葉上的露珠。“稍起、高出、凹下”等特征是生氣融結的地方,覆上有蓋氣,仰下有水氣,稍起現精光,高出甘露晶瑩等。這是真氣到的地方,新舊山坡有此則為氣到,無此則為氣假。
龍意如同人意一樣,要想留住龍意,一定要龍得“巢”。巢就是藏風聚氣。
(3)識龍之意
山環水抱,層層護衛的地方。風藏了龍意則棲,水交了龍意則生。有生氣了,則前后左右有尖圓方端、秀麗之砂,形成藏風聚氣之巢,那樣龍氣就停住了。因此,要留住龍意,意真意到能發福。
(4)審龍之變
高山深落平原,高變低,平地忽起突泡,低變高;老樹抽出嫩枝,老變少,嫩脈變美峰,少變老;窩中生乳,乳內開窩;陽變陰,陰變陽;龍來緊湊,穴逢空處;實變虛,局結中正脈在腦,角穿來,斜變正;右肥中取瘦,緩處取緊,饑內含飽,靜中有動…陰生陽陽生陰,變化萬般,如此才是陰陽媾精,會合聚結方能發福,否則為假。
(5)知龍之勢
尋龍要先了解龍勢之吉兇,才能判斷真假,決定取舍。“生、強、順、旺、平、伏”為吉龍。“死、弱、退、衰、逸、懶、懼”為兇龍。
(6)看龍之星
有些龍結局有華表捍門,禽星塞口,龜蛇鎮戶,羅星收堂等好星護衛、但為什么會出現“一個出頭下十墳,一墳富貴九墳貧”的結局呢?龍星有權星、尊星、財星、九腦芙蓉、五腦梅花、三臺品字、仙橋大帳、櫥柜庫、龍樓風閣等好星,但有些龍有此星卻會兇敗,有些龍無此星而偏結大地,這是因為觀龍星的方法不對。
龍星主要是指龍來結穴之星,找到正在結穴之星、五星、九星變來的八十一星,分析它們的坐立,高低,還有側立、側坐、側眠等勢。若兼三體有“正兼貼視”之分,“正”是正體星辰兼金水之類“貼”如赤金貼火、“視”如土腹視金。而后再“立、坐、眠”等,定穴才會有吉無兇。
(7)察龍之咽
龍咽是束氣的地方,如同鼓風箱,一呼一吸,統領山川。束氣之地宜短不宜長,短則氣聚,長則氣散;宜緊不宜寬,寬則氣冷;宜小不宜大,大則氣斂;宜活不宜硬,活則氣寧,硬則氣蠢。生氣則結,死氣則散,逢結而弱,則入首處形狀丑惡氣絕。古人說:“入山先觀水口,登穴要看明堂。”
龍的走勢、吉兇、落穴
龍的出身和人一樣,有富貴貧賤、兇惡善良之分。龍脈也有三落,就是龍落穴于初段、中段、末段。風水家認為,龍脈生氣融聚落穴,有旺于初者,有盛于中者,有歸于盡者,故謂之“三落”。
1.龍的五種走勢
正勢 南北走向
側勢 由西向東
逆勢 逆水而上
順勢 順水而下
回勢 首尾相顧
2.龍的吉兇
善良之龍 ·富貴之龍:前呼后擁、草木蔥郁,靈氣活現,美麗宏大,充滿希望。
兇惡之龍:巨石嶙峋,草木稀少,左崩右缺滿身尖利,兇氣迫人,殺氣騰騰。
貧賤之龍:硬直懶惰,草木枯死,孤獨渙散,沒有生機。
3.龍脈三落
初落:龍脈才離山不遠便結形穴,此穴若得形局完密,發福最速,惟脈氣不長,
故福亦不耐久。
中落:干龍脈腰中結穴,雖離祖山已遠,迢迢而來,也有剝換變星,穴星尊重
余枝回轉,為干中枝作,不為大貴,其大龍脈氣來盡,猶自作勢遠去。
末落:為龍脈生氣最后歸聚之處,真氣旺盛,必有大貴結作。然亦須形勢完全,
朝案特立,明堂開闊,纏山回轉,四應有情,才為吉地。
一、根據星辰確定穴的位置
穴位是龍的真氣淺露的孔竅,龍是穴之體,穴是龍之用。龍從祖山起勢,經過剝換,過峽,頓跌,形體轉換,脫胎換骨,到頭必起五吉星峰為應星,即受穴之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后山”。
五吉星峰結穴方式各異。要根據來龍剝換的星峰,因龍制宜,根據不同形狀的后山,在不同的位置去尋找穴位。
后山是貪狼星峰,穴位結作在乳頭位置上。 后山是巨門星峰,穴位結作在窩中; 后山是武曲星峰,穴位結作在釵鉗位置上;
后山是祿存和廉貞,穴位結作在“犁頭”位置上; 是文曲星峰,低處結作在坪中,高處結作掌心里;
后山是破軍,穴位結作在象戈、象矛的脈上,或者兩邊有山護抱,或者前方有水橫流;
后山是輔星,一般結作如同燕子的巢,如在高山則象是掛燈形;在平地就象是雞巢,即使是圓頭也有凹象。 !
二、窩、鉗、乳、突是四種最基本的穴形
星形千變萬化,穴的形狀更是多種多樣。風水術的流派又多,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喝形的,有以九星變態立論的,有以天星方位作主的,有精神動靜入手的,......。令后學之人無所適從。
其實,穴的形狀、形象雖然千變萬化,名稱允許有不同的叫法,但穴乃龍之生氣唯一可以利用的地點,從總體上來說,離不開陰陽二字,二氣沖和,才有生氣可乘,即陰來陽受,陽來陰受,直來橫受,橫來直受,急來緩受,緩來急受,......
穴是龍之真氣“聚而成型”而結作出來的,陰陽二氣化生四象,從而變生出“窩、鉗、乳、突”四象,正穴、變穴、怪穴都是四象的變化、變形而已。真正明白了“窩、鉗、乳、突”四形的真正內涵,也就洞察了穴形的個中三昧。
窩
書云:“形如雞巢,法葬其凹,昨土分矛”,即是指窩形之穴。窩有四種,深窩、淺窩、狹窩、闊窩。窩形以左右均停為正格,左右不同是變格。又分藏口穴、張口兩種,藏口是指左右砂手交會,張口是指左右砂手不交會。
藏口之穴,弦棱伶俐,兩掬彎環,口中圓凈,窩內融融者,其氣合聚于中,余氣分行于外,是為吉穴。而落槽、偏陷、崩洪破陷、懶坦者是假穴,如誤下之,主貧絕。開口之穴,須近前有深窩、淺窩、狹窩、闊窩都有仰俯之別。
俯者,窩中微有乳突,乳處即是穴,窩宜淺,如金盤荷葉之形,也須弦棱分明,不可弦棱不明;仰者,窩中當有突,突處是穴,窩稍深而不忌,但也不可坑陷太深。
深窩須深得適宜,有乳微突者稍深不忌,無乳突者,切忌太深。淺窩要淺得適宜;闊窩宜開口實而廣,不宜太深,須左右交會,窩中有微乳微突;如果沒有乳突,左右不交,弦棱不明者非真穴。狹窩開口宜小,如燕巢雞窩,窩中圓凈,弦棱分明,兩掬彎抱,方是吉穴。
鉗
又名杈鉗、虎口,穴星開兩腳,如人之虎口形狀。有直鉗、曲鉗、長鉗、短鉗四者為正格,雙鉗、邊直邊曲(仙宮)、邊長邊短、邊單邊雙為變格。
鉗中微有乳者,是由乳穴變形而來,穴扦乳頭,須頂頭圓正,兩邊界水分明;忌乳頭粗硬,腳下落槽,左右折陷。鉗中微有窩者,由窩穴變形而來,穴扦窩中心,須頂頭圓正,弦棱分明;忌漏槽貫頂,界水淋頭。單股切忌直長。鉗穴不論何格,均要求鉗中藏聚。
直鉗即兩腳皆直,須頂圓正,兩腳婉媚短小,近前有案橫攔。 曲鉗即左右兩腳彎如牛角而內抱,左右交牙。 長鉗即兩腳皆長,須婉轉,近有低案橫抱,頂圓。 短鉗即兩腳皆短,須短得合適,外有抱衛。
雙鉗即左右腳皆生雙枝,鉗多必須交牙,弓抱不相尖射。 邊曲邊直即左右兩腳不均勻,一曲一直,又名弓腳。左曲右直叫左弓腳,或叫左仙宮;右曲左直者叫右弓腳,或叫右仙宮。彎曲之腳必須逆水。
邊長邊短即兩腳一長一短,須長腳逆水。 邊單邊雙即即兩腳一單一雙,左雙右單叫左疊指,右雙左單為右疊指。需兩腳長短一致,外腳長曲弓抱,且兩腳皆逆水。
乳
穴星兩臂伸出抱衛,中間生乳即為乳形之穴。長乳、短乳、大乳、小乳四者為正格,雙垂乳、單垂乳為變格。
乳穴的長短大小是相對而言,過長、過短、過大、過小均非所宜,乳頭宜居中,乳頭光圓,兩掬環抱,界水分明。忌飽肚腫腳、瘦弱尖細、偏斜、缺臂凹折。雙乳格要兩乳大小、長短均勻。三乳要三個乳的均勻,大小、長短、肥瘦相同。
乳穴如果星峰尊重,穴形、界水分明,兩掬環抱、乳頭光圓、登佐分曉乃極貴之穴。
突
突穴又叫泡穴,穴星中平起突,形圓如覆釜,雞心、魚泡、鵝卵、龍珠、紫微、肝龍等都是突穴的別名。高山突穴,須左右環抱,兩臂周遮;平地突穴,要界水分明,水勢注聚或者有水遠抱。
有大突、小突、雙突、三突四格,凡身俯者宜湊詹避毯,即點穴宜偏上;面仰者宜湊毯避詹,即點穴宜偏下。
突穴大小宜適當,大者不顯得粗腫頑懶,突面光圓,形體穎異為吉,小而不至微弱無力,突面光肥,形體自然與穎異為吉。如果高低不明,界水礦闊,或水割四畔,微弱無依的,絕不可用。
雙突并起叫雙星,兩畔有腳、牙者叫麒麟。三突并起叫三臺。雙突、三突均須大小高低肥瘦相同,突面圓正,形體穎異,忌大小高低肥瘦不等、美惡不分。雙突可下兩穴,三突可下三穴。
自然山水中,地形復雜多變,穴形如果細論,不勝枚舉,但都是屬于窩鉗乳突四種基本形體的變化變形。熟悉了窩、鉗、乳、突的各格不同形體的吉兇判定原則,其余均可舉一反三而依此類推之。 橫案,或有水橫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