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胃病的群體是越來越大了,很多人可能對于腸胃問題,就是感覺疼痛,而胃痛是可分為胃寒和消化不良等癥狀變化。
而胃寒是指由寒冷的致病因素引起的脾胃陽氣不足、食寒過多、胃臟陰寒郁結(jié)等綜合征。
胃寒的常見臨床表現(xiàn)為: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而引發(fā)疼痛,疼痛時伴有胃寒感,溫熱癥狀減輕。許多胃病病人不敢吃冷、涼的食物,或天氣變冷,氣溫下降,會出現(xiàn)胃痛,腹瀉等癥狀。
而在中醫(yī)看來,胃寒可分為胃虛寒和實寒兩種,今天筆者就給你詳細說一說:這兩者間有著怎么的區(qū)別呢?
胃實寒證:寒邪侵犯了胃,是因受寒或過食生冷而引起的疾病。
以常見癥狀為:上腹部發(fā)涼、冷痛脹滿甚至劇痛、遇寒加重、得溫則緩解。特點為發(fā)病急、病程短、病情重,治療以散寒止痛為主。
胃虛寒證:即為脾胃虛寒證,是由脾胃陽虛、消化功能衰退引起的疾病。這在生活中,人們犯病的概率會比較高。
主要癥狀有腹部冷痛綿綿、喜溫喜按、泛吐清水、口淡不渴、吃飯不香、食后腹脹、四肢發(fā)冷、大便清稀、進食生冷癥狀加重等。
其特點為病程長、病程相對緩慢,治療以溫中散寒為主。
因此,通過了解,相信對于胃寒的了解應(yīng)該更深入一些了吧!當然,治療是需要對癥,中醫(yī)給你辯證治療,治療胃寒的中藥方劑如下:
方劑一:高良姜30g,粳米50g,先用高良姜加適量的水,在沙罐內(nèi)煎取藥汁;茴香再用汁和粳米煮粥,空腹食用,每日一次,連服3-7天即可,適用于胃寒性胃疼。
方劑二:附子理中丸適用于溫中健脾。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附子理中丸的主要成分是附子(制)、黨參、白術(shù)(炒)、干姜、甘草,輔料為蜂蜜。
主要的作用是溫中健脾,這類補益健脾類的藥物建議飯前服用,有利于吸收。在服用期間飲食上要清淡一些。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常用的治療胃寒的民間方法,療效也是蠻不錯!
紅糖水泡胡椒祛胃寒
把胡椒粒碾碎后,用開水沖泡,后加入紅糖,一起沖泡2-3天,口服可以治療胃寒引起的胃痛。
中醫(yī)認為,胡椒油溫化寒痰,排氣的作用,可治療胸膈脹滿及受涼引起的腹痛泄瀉、食欲不振等癥狀。
白燒酒雞蛋治胃寒
二鍋頭白酒50g,倒在茶盅里,打一個雞蛋,把就點燃,酒燒干了,雞蛋也熟了,早上空腹吃,癥狀不嚴重者,服用1-2次可以治愈。注意的是雞蛋不添加任何調(diào)料。
俗話說: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胃寒的形成也一樣的,治療需要花點時間和耐心,這樣對于病情的恢復(fù)也是比較徹底,避免反復(fù)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