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醫學認為,腎是人的先天之本,是生命之根。人的生殖、生長、發育、體質強弱、壽命長短都與“腎氣”有關。腎氣盛。人就生機勃勃,身強體健;腎氣衰,身體則虛弱,腰酸膝軟,頭暈眼花。腎虧指的就是腎虛,一般主要分為腎陰虛、腎陽虛等。引起腎虛的因素很多,但常見原因還是生活壓力大、過度疲勞、飲食不規律等。有人問,腎虛腎虧應該怎樣食補?這個問題值得探討。
?腎虛有哪些癥狀?
(1)腎虧早期,多數病人有精神萎靡,腰酸腰痛,體力不支,睡眠不佳(包括失眠、多夢、嗜睡)、性功能減退等癥狀。
(2)腎陰虛時,有遺精、尿量多或尿如脂膏、頭暈目眩、耳鳴等癥狀,嚴重時耳聾,有口干、盜汗、低熱、頰紅、手足心熱等現象。
(3)腎陽虛時,有腰酸腰痛,性欲減退、滑精、早泄、陽痿等。腎虛的晚期癥狀有頭發早白、牙齒松動脫落、氣短、氣喘、心悸等。
(4)腎虛還可以導致免疫能力下降,體質虛弱,多病早衰等。
(5)女性腎虛還可能出現閉經、白帶增多、月經量少、周期錯后及紊亂以及不育等。
腎陽虛應該怎樣食補?
(1)羊肉:羊肉味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具有補腎壯陽、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等功效,因此羊肉歷來被中國人當作冬季進補的重要食品。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
(2)山藥:《本草綱目》說山藥:“益腎氣,健脾胃”。山藥多吃不會上火,可溫補腎陽。脾虛、肺虛、腎虛者可長期食用,被譽為“天然補腎王”。
(3)栗子:歷代名中醫都認為栗子味甘性溫,無毒,歸脾、胃、腎三經,補脾健腎、補腎強筋,活血止血,適用于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腎虛所致的腰酸膝軟,便頻,以及金瘡、折傷腫痛等癥,尤其對腎虛患者有良好的療效,被譽為“腎之果”。
(4)核桃仁:歷代醫家都認為核桃仁是補腎良藥,只要是與腎虛相關病癥,不管你是腰痛腿弱,陽痿遺精,還是腎不納氣的所導致的喘嗽或是小便頻多,均可以服用核桃來輔助治療。
(5)黑芝麻:黑芝麻性味甘平,入肝腎,是較好的滋補強壯品。《本草新編》謂其“補肝腎、養五臟,烏須發、潤腸燥。”概括了黑芝麻的功效。
(6)黑豆:黑豆,又名烏豆,內含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中醫認為,黑豆味甘、性平、無毒。有解表清熱、養血平肝、補腎壯陰、補虛黑發之功效。
(7)驢肉:中醫認為,驢肉具有補益氣血、滋補肝腎的功效。成年男性常吃驢肉可以改善由肝腎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勃起無力等癥狀。
(8)其他:秈米、狗肉、羊肉、雞肉、豬肚、淡萊、韭菜、辣椒、刀豆、肉桂、核桃仁、薤白、海參、海蝦等。
腎陰虛應該怎樣食補?
(1)干貝:能補腎滋陰,故腎陰虛者宜常食之。
(2)鱸魚:既能補脾胃,又可補肝腎,益筋骨。
(3)栗子:除有補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補腎壯腰之功,對腎虛腰痛者,最宜食用。
(4)枸杞子:補腎養肝、益精明日、壯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壽延年,對于腎虛的中年女性,最為適宜。
(5)何首烏: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凡是腎虛之人頭發早白,或腰膝軟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遺精、女子帶下者,食之皆宜。
(6)山藥:為中醫“上品”之藥,除了具有補肺、健脾作用外,還能益腎填精。腎陰虛者亦可常食用。
(7)其他:黑木耳、黑芝麻、栗子、小核桃、鱸魚、枸杞、胡蘿卜、南瓜、枸杞、胡蘿卜、南瓜、黑芝麻、豇豆、淡菜、鱸魚、桑椹、芡實等。
許多中年人感到體力不支,精力不佳,或夜間尿頻時,往往會考慮自己是腎虛了,有的人則趕緊尋找補腎的食物及藥物,甚至偏方來進補,但其實,腎虛者在一定要區分開自己是屬于腎陽虛還是腎陰虛,這樣才能對癥下藥、辯證食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