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提到肝炎這個話題,都會“談之色變”。我們平時所說的肝炎指的就是病毒性肝炎,是世界上流傳廣泛、危害很大的傳染病之一。而在7種病毒性肝炎中,以乙型肝炎流傳最為廣泛、危害最為嚴重,我們不得不防。
其實,在我們身體上的一些微妙變化常常就是肝病的早期信號,如果在平時能夠稍微注意一些的話,可能就會避免很嚴重的后果。例如:皮膚和眼睛變黃,皮膚和眼睛泛黃,是病毒性肝炎的急性期表現;嚴重黑眼圈是慢性肝病的早期癥狀,其中大多數為慢性乙肝;患有肝病的患者手掌心泛白無血色,大小魚際卻泛紅;軀干皮膚上出現蜘蛛痣也是信號之一。
飲食養生
肝臟在人體有調暢全身氣機、推動血液和津液運行、解毒排出體內廢物等功能。中醫學中所說的補肝就是要使肝氣疏泄得當,從而維持肝臟在人體中的正常生理機能。在平時我們可以多吃一些魚類、蜂蜜和蜂乳、雞蛋、蘑菇、牛奶等,這些食物對肝臟的保護有極大的益處。另外,當肝臟失常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癥狀,所以對于一些長期疲勞工作的朋友更應該適時保養一下肝臟。
穴位養生
依照中醫學而言,肝腎有肝膽相照的意思,是強調肝臟、腎臟、膽囊的機能非常重要。因此,對于肝臟疾病的穴位治療中,須以下面這些穴位為中心。
1、太沖穴
太沖意指調整肝臟機能的能量通路原點,平時多進行按揉,對肝臟不適的諸多癥狀頗有效果。太沖位于足背隆起處的腳拇趾與第2指之間的連線上,刺激穴位時用大拇指的指甲尖掐按即可。
2、肝俞穴
該穴為促進肝臟機能的特效穴位,如果能加上腎俞穴、膽俞穴的刺激,治療效果更佳。該穴位于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刺激穴位時可兩手掌壓在患者的背部,以拇指的指腹按壓,先輕度壓迫,再逐漸用力,一壓一松為一個循環,重復3-5分鐘,腎俞穴、膽俞穴也可采用同樣的方式進行刺激。
3、期門穴
期門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濕之氣由此輸入肝經,按摩本穴位可緩和上腹部脹滿與沉悶等不適感。期門穴位于乳頭直下,第6肋骨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刺激穴位時以兩手拇指指腹指壓到肋骨以下,以皮膚輕度凹陷為用力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