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到檔案室查找資料,不經意地發現墻角處擺放著一個黃色的長方形的小木箱,上面墨跡斑斑,走近它,我驚喜地發現這競然是多年不見的油印機。打開小木箱,只見那沙網子和那油磙子,黑乎乎的油墨已經干涸,卻依然散發著淡淡的墨香,宛若一陣清涼的春風,給正處在炎炎的夏日帶來一縷涼意,親切之感油然而生,記憶也隨著那墨香飄蕩遠方……
在那個沒有電腦,沒有打印機的年代,油印機是我青春歲月一枚崢嶸印章,是我人生中一棵長綠的履歷之樹。
提及油印機,其實并非機械物件,它的構造很筒單,也很精巧。一塊小木板作為底板,沙網固定在金屬框內,有伸縮拉桿與底板相連。底板和沙網都有可裝卸的金屬條,用于固定紙張和蠟紙。另外還有油磙子、墨盒子和用于調墨的小鏟子,墨盒子也就是充分利用了木箱子的另一半。我開始接觸到油印機是在1983年,那時我通過招干考試分配到姜家湖公社工作,一些文件、匯報材料和表格等都是通過刻字文印來完成。而鋼板、鐵筆和油印機是那個時代不可或缺的辦公設備。在當時,公社干部大都是小學或初中畢業,高中文化的我在公社算是不低學歷的了。不用分說,寫材料、印材料的工作,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我的肩上。要把文字材料變成油印的,必須經過刻字和油印兩個重要工序。刻字又叫刻鋼板,就是把蠟紙放在鋼板上,用鐵筆在上面刻寫需要文印的材料或表格。刻鋼板可是個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細活。刻在蠟紙上的字必須輕重適易,用力得當,用力重了把蠟紙就刻穿了,那一塊就印成了墨團,用力輕了,印出來的字很淺很淡,看不清晰。所以,刻字如同寫文章要考慮布局謀篇,用力均衡。要是遇到刻錯了字,那就用煙頭子的溫度把蠟紙上的錯字熔化,再用鐵筆的另一端在上面打磨均勻,方可重寫。若煙頭過近溫度過高,把蠟紙就燒通了,如同刻字用力過大刻通一樣,整張蠟紙也就成了廢品,前功盡棄,一切從頭開始。一開始刻鋼板我是出了不少廢品的,經過一段時間摸索,把握了刻字要領,正品率也就高了起來。
把蠟紙刻好后就進入油印環節。油印質量優劣取決于油墨稀稠是否適中,調油墨是把油墨與松節油混合,用小鏟子調試,調試均勻后方可油印。油印時推油磙子用力必須得當,才能印出清爽干凈的材料。
在姜家湖工作兩年多時間里,那鋼板、鐵筆和油印機成為當時唯一的印刷工具,我也在工作中與它們結下了不解之緣。春日里小池旁花艷蝶舞,伴隨著窗前沙沙的走筆聲,秋日里斜陽的溫情余輝陪伴著有節奏的油印聲,好不愜意。
然而,刻字和文印也不完全都充滿詩情畫意,有些時候卻是困苦和艱辛。由于姜家湖地處淮河行蓄地區,工作量大,環境差,各類文字材料多。文稿起草后就要刻蠟紙謄寫,一間土坯墻的草屋,既是辦公室又是臥室,頗顯擁擠的房間,在沒有電風扇的夏日里,刻蠟紙很是艱難。時常刻著刻著,豆大的汗珠就會掉落在蠟紙上,然后用手絹把汗水蘸去,繼續刻寫。經常因急需上報材料,加班到深夜。手寫酸了,就起身甩甩胳膊,困了用萬金油涂抹在太陽穴上,煙是不離手的,一方面是刻字改錯需要,另一方面是為了提神,一舉兩得。也就從那時起我學會了抽煙。到了冬天,由于沒有取暖設備,屋內連火盆都沒有,手碰到鋼板刺骨的涼。手凍木了,就用嘴哈口熱氣暖暖手繼續刻,時常手指僵硬,字不成形。時間長了,手凍傷了腫了起來。再遇冷腫漲難忍,睡覺時手捂熱了又是難以言表的奇癢,難以入睡。打那以后,一到冬天凍瘡就復發,一直持續好多年。
1985年因工作需要,我被調到縣財政局工作,文印材料仍然使用油印機,所不同的是,打字機取代了刻鋼板,那打字機敲打字丁滴答滴答的音響如同跳躍的音符顯得是那樣的優雅和浪漫。在局機關,材料是誰寫的,也就有誰負責校對那打印稿,這早已是約定俗成的了。有時還幫打字員找那鉛鑄的字丁子,字丁子在字盤上全是反字,查找起來很是費勁。校對好文稿就進入油印階段。油印機是通用的,好在我練就了基本功,文印材料時不需要別人幫忙。把油墨調試好后,一只手推油磙子,一只手掀紙,速度很快。那個時期,局里的相關文件、匯報材料、簡報,乃至全縣財政經濟會議上分管縣領導的講話材料等大都有我起草,從寫稿到校對打印稿,然后是文印裝訂,一條龍流水作業下來,時常是腰酸背痛。 然而,每當看到那一沓沓文印成品的材料,嗅著那飄逸的墨香,疲憊和倦意頓時消散。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電腦進入了機關單位,打字只需在鍵盤上或選擇五筆法,或拼音法,輕輕點擊,那字或詞組躍然顯示屏上。文字修改也只需移動鼠標,選擇刪除、復制、移動、粘貼等,就可輕巧便捷的完成刪改和增減。最令人稱奇的是,制表、繪圖以及圖片都可通過下載編輯方式插入文章之中,圖文并茂,生動活潑。同時,所有資料都可以儲存, 需要直接調出運用,免去再次錄入的重復勞動。若需傳送文稿和資料,只需通過電子郵件或QQ信箱,鼠標一點,瞬間即可傳送到天南地北;若需紙質文稿和資料則通過與電腦相聯的打印機直接打印成文。而如今,那鋼板、鐵筆和那鉛字打印機以及油印機也早已成為文物和古懂,而那用鐵筆刻蠟紙,連同推油磙子文印的技法也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中了。
望著那沉睡的油印機,不禁引發無限的回憶,那油墨的芳香縈繞在腦海,揮之不去。因為在青春的印章里有我勤奮的身影,在履歷的常青樹上有我的足跡,踏著墨香,在滾動的歲月,打印著一張張精彩的名片……
(題圖來源網絡)
=許道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