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血壓相關指南推薦的一線降壓藥主要有5類,即普利類(ACEI)、沙坦類(ARB)、洛爾類(β-受體阻滯劑)、地平類(鈣通道阻滯劑,CCB)和利尿劑,為了便于記憶,一些指南根據5類降壓藥英文單詞的首字母,分別以A、B、C、D 簡稱(由于ACEI和ARB都是以A開頭,作用機制相近,兩類都歸為A)。
A:普利類(ACEI)、沙坦類(ARB)
兩類藥物降壓作用明確,尤其適用于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患者。用于蛋白尿患者,可降低尿蛋白,具有腎臟保護作用,但雙側腎動脈狹窄、肌酐(Cr)≥ 3mg/dl(265μmol/L)的嚴重腎功能不全及高血鉀的患者禁用。妊娠或計劃妊娠患者禁用。普利 類藥物易引起干咳,若無法耐受,可換用沙坦類。
B:洛爾類(β-受體阻滯劑)
該類藥物可降低心率,尤其適用于心率偏快的患者,用于合并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可改善預后;用于冠心病、勞力性心絞痛患者,可減輕心絞痛癥狀。β 受體阻滯劑可降低心率,禁用于嚴重心動過緩患者,如心率< 55 次/ 分、病態竇房結綜合征、二度或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哮喘患者禁用。大劑量應用時對血糖、血脂代謝可能有影響。
C:鈣通道阻滯劑(CCB)
最常用于降壓的是地平類(二氫吡啶類),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緩釋片等。此類藥物降壓作用強,耐受性較好,無絕對禁忌證,適用范圍相對廣,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等更適用。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頭痛、踝部水腫等。
D:利尿劑
噻嗪類利尿劑較為常用。尤其適用于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及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噻嗪類利尿劑的主要副作用是低鉀血癥,且隨著利尿劑使用劑量增加,低鉀血癥發生率也相應增加,因此建議小劑量使用,如氫氯噻嗪12.5 mg,每日一次。利尿劑與普利類或沙坦類類藥物合用,可抵消或減輕其低鉀的副作用。痛風患者一般禁用噻嗪類利尿劑。嚴重心力衰竭或慢性腎功能不全時,可能需要應用袢利尿劑如呋塞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