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后飲食注意事項:⒈減輕胃腸負擔:手術使得胃腸功能受抑制。術后數小時至數天,胃腸功能逐漸恢復,表現在脹痛消失、肛門排氣、胃腸蠕動或腸鳴活躍、有食欲。對應這一過程,應由流質飲食逐漸過渡到半流和普通飲食,一般一種飲食方式持續1~3天。
①常見流食有糖鹽水、蜜糖水、果汁、瘦肉湯、稠米湯、藕粉、豆漿、牛奶、杏仁茶、過蘿麥片粥、蛋花湯、肉湯沖雞蛋、牛奶沖雞蛋、酸奶、可可牛奶,牛奶沖藕粉、清雞湯、清肉湯、肝湯等。應少量多餐,每天6餐,每次250~300毫升,特殊情況按醫囑而定。消化功能差的人吃了牛奶會感到腹脹。遇腸脹氣時,應限制牛奶用量。
②半流質飲食是一種介于軟飯與流質之間的飲食。常用的半流質食物有粥、湯面、餛飩、肉末、菜泥、蒸水蛋等。③少渣飲食:不用含纖維質多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等。可采用豆腐、土豆絲、瘦肉泥、粉絲等。適用于胃腸道手術后恢復期。
⒉忌口:大手術后前三天一般應注意:①食生冷、過熱、粗硬食物。②忌吃辛辣刺激性強的調味品,如胡椒、芥末等。③嚴禁飲烈性酒、濃茶等刺激性食物。④避免過油及過于粗糙的食物,如炸雞、油條等。⑤早期不宜食用粗雜糧、干豆、硬果、粗纖維含量多的蔬菜(筍、芹菜等)、及產氣食物(如蘿卜、蒜苗、番薯、板栗等)。
⒊營養:①糖類包括大米、面粉、谷物等以淀粉為的主食;因淀粉最終代謝為葡萄糖。胃腸術后不能攝入過多糖類,否則會易引起高滲性傾倒綜合癥(胃切除術后引起進餐后的不適癥狀)。糖尿病人應適當減少糖類攝入比例。②脂肪:避免食用畜肉脂肪,選擇如植物油、奶油、蛋黃等。每日植物油的攝入量應在10ml 左右。少數術后若發生脂肪痢(指腹瀉時拉出大量脂肪顆粒),應減少脂肪攝入量。
③應補充高蛋白飲食,如魚、雞蛋、蝦、瘦肉、豆制品等,每天可攝入蛋白質70~140克。魚蛋白的利用率可達96%,多食魚類。④進普通飲食后應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纖維素高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
⒋食療:⑴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①少食多餐:大手術后消化能力減弱,應定時定量進餐,堅持少食多餐,以每天5~6餐為宜。不可暴飲暴食。②細嚼慢咽:術后胃的研磨功能缺乏,應細嚼慢咽。
⑵貧血食療 術后患者多有貧血,可適當食用動物血、瘦肉、魚、蝦、動物肝、蛋黃、豆制品以及大棗、綠葉菜、芝麻醬等富含蛋白質與鐵質的食品。
⑶經過長期胃腸外營養者,恢復進食后應注意補充微量元素。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有大蒜、香菇、蘆筍、玉米、蛋黃、豆類、全麥面、堅果、赤豆和動物的肝、腎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