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 彩|
本節主要介紹PPT色彩有關的知識。給PPT搭配顏色就如同給自己搭配衣服的顏色一樣,優秀的穿搭能提高一個人的整體形象。PPT的配色同樣具備這樣的效果,有了文字圖像這些衣服,剩下就是如何將不同顏色的“衣服”搭配起來,讓PPT更有美感,更具精氣神,這就是本節所要解決的問題。文章同樣采用之前的構架,我們一一道來。
1
色彩是什么?
顏色是通過眼、腦和我們的生活經驗所產生的一種對光的視覺效應,色彩是豐富美麗的顏色。一種顏色不成氣候,多種顏色才能繪制出色彩斑斕的世界。
1.1 色彩的要素
色彩有三個基本要素,分別是:色相,亮度和飽和度。這個三個要素相當于色彩的三個參數,對色彩進行控制。其中色相是指那種顏色,亮度是某個顏色的深淺程度或者明暗程度。飽和度是這個顏色的純凈程度,也就是含有灰色的程度。
以上三要素被稱為色彩的HSL模式,與之類似的還有RGB模式、CMYK模式等,這些都是控制顏色彩參數的模型,但HSL模式應用范圍最廣。
1.2色彩的分類
色彩的分類有很多種依據。在這里我們使用兩個PPT配色常用的分類依據。一是根據色彩在PPT中的作用和角色分類,二是根據色彩的色相分類。
1.2.1 根據色彩作用分類
在PPT中,根據顏色的比重和作用,把PPT中的顏色分為主色,輔助色和背景色三類。
主色:PPT的核心顏色,版面的視覺聚焦中心,決定了PPT整體的風格;
輔助色:在顏色中輔助主色,平衡畫面,色彩過渡,視覺緩沖的色彩;
背景色:PPT頁面的底色,畫面中顏色的基礎色彩。
在此分類方案中,我們順便也敘述了這三類色彩的作用及特點,不再贅述。
1.2.2 根據色相分類
這個分類方法細碎知識比較多,顏色的每一個要素都可以成為色彩的一個分類依據,每一個要素之下也可以分出好多種顏色。在此處我們只重點敘述依據色相的分類方案。
人眼有三種彩色感光細胞,分別對應紅、綠、藍三色,所有的顏色都是這三種感光細胞按不同的響應強度在腦子里混合出來的感覺。這是光的三原色,背后的本質是人眼的生理結構。我們日常能看見并分辨出的顏色都是這三個原色及其混合衍生出來的顏色。
光的三原色中,兩兩相疊加得到色彩統稱為間色。24色相環就是通過顏色有規律地排列后找到中間色形成的。我們要說的第二種顏色分類方案就是在24色相環基礎上分類的,因為在這里要用到角度。
24色相環中每一色相的夾角為15度。根據兩個顏色在色相環上所處的位置,我們可以把色彩做如下分類:
同類色是色相環上15°-30°左右的色彩;
類似色是色相環上30°-60°左右的色彩;
鄰近色是色相環上60°-90°左右的色彩;
對比色是色相環上90°-120°左右的色彩;
互補色是色相環上120°-180°左右的色彩。
圖片來源:知乎
2
為何要配色?
其實PPT可以不用怎么配色的,就像黑白電視機一樣,沒有色彩照樣可以用。如果只用黑、白、灰三種顏色做PPT,那就是無色配色的PPT。無色配色盡管簡單,但是少了色彩獨有的魅力,讓PPT失去了生機。因此給PPT配上豐富的色彩還是有必要的。
色彩紛繁復雜,而且在PPT中,色彩也是最能引起人的情緒共鳴的因素。了解色彩背后的心理學知識,能在PPT的感染力和傳播效果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色彩能引起心理上的許多感覺,比如冷暖感,前后感、輕重感等等。我們在配色的時候就是要利用好色彩的這一特點。
2.1 色彩的冷暖感
我們生活的自然環境色彩斑斕,不同環境都有其特有的色彩,比如春天萬物復蘇的淡綠色,夏天烈日炎炎的橙紅色,秋天草木凋零的淺灰色以及冬天白雪皚皚的銀白色。特定的環境伴隨著特定的溫度。因此環境、顏色和溫度三者就有了關聯。我們看見某個顏色,就會不由自主地去聯想相應的環境和溫度,這個溫度不是真實存在的溫度,是一個溫度潛意識。這些潛意識是寫到基因里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顏色與潛意識溫度的關聯稱為色調。色彩學上根據心理感受,把顏色分為暖色調(紅、橙、黃 )、冷色調(青、藍、紫、)和中性色調(黑、灰、白)。
不同的色調給人的視覺感受是不一樣的。比如暖色調就會給人一種溫暖活潑,積極有力的感覺,冷色調給人一種平靜鎮定,舒緩淡薄的感覺,中性色調相比之下,視覺感受比較弱,所含的感情色彩比較淡。
從上面的敘述中,我們會發現,特定的環境和色彩是有關聯的。同樣也會產生特定的感情色彩和氛圍。下面是關于不同色彩代表的感情色彩:
因此,我們配色就是為了讓PPT的顏色與相應的表述環境和所要表達的感情色彩相匹配,這樣PPT就看起來更和諧,更加與大眾審美相吻合,從而使PPT達到最佳的信息傳播效果。這種效果是一種潛意識的感知,而且它的背后蘊含著一定的規律。我們要做的就是分析體會這些規律,并去靈活地應用它。
2.2 色彩的空間感
色彩除了能產生心理上溫度感之外,還有空間感。
2.2.1 色彩的前后感
因為各種不同頻率的色彩在人眼視網膜上的成像有前后,紅、橙、黃等光頻低的色在內側成像,感覺比較迫近,綠、藍、紫等光頻高的色則在外側成像,在同樣距離內感覺就比較開闊。實際上這是視錯覺的一種現象,一般暖色、純色、高明度色、濁色、強烈對比色、大面積色、集中色等有迫近感覺,相反,冷色、淡色、低明度色、清色、弱對比色、小面積色、分散色等有開闊感覺。
2.2.2 色彩的大、小感
由于色彩有前后的感覺,不同頻率的色彩在視網膜上成像的大小不同,因而暖色、高明度色等有擴大、膨脹感,看起來更大,冷色、低明度色等有顯小、收縮感,看起來更小。
我們了解顏色背后的這些心理上的、視覺上的規律就是為了在應用的時候,能產生更好的視覺閱讀效果,增強PPT的豐富度和感染力度。
3
如何配色?
關于配色,我還是比較認同按主色、輔助色和背景色這三個顏色的順序來給PPT配色的方案。
3.1 搭配主色
關于主色的選擇,一般有三種常用的方案,一個是logo取色法,一個是根據內容/行業特性來選擇顏色,最后是根據受眾喜好選擇主色。
3.1.1 LOGO取主色
一般企業都會有其logo,最簡單的主色選擇方案就是直接用企業的logo顏色作為主色。Logo有多個顏色的,選取一個作為主色,其他的作為輔助色。
案例:小米logo
3.1.2 行業特性/內容取主色
根據內容/行業特性來選擇顏色。不同的內容/行業需要傳遞不同的調性或情緒,選擇相應顏色即可。比如,科技類企業一般采用藍色,極簡風格一般是黑白灰,歐美或者外資企業喜歡淺藍色或者綠色,黨政類大多用紅色,環保及農業類可以選擇綠色等等
圖片來源:錘子手機發布會
3.1.3 根據受眾喜好取主色
根據你的受眾喜好選擇顏色。比如你的老板、上司、目標客戶。這個時候,選擇他們長用物品的顏色,投其所好,選擇這種顏色作為主色。當然,要是在主流審美顏色范圍內,不違背行業或者內容的顏色特點。
3.2 搭配輔助色
主色決定整個PPT的風格,確保高效地傳遞信息;輔助色能幫助主色建立更完整的形象,使畫面更豐富,輔助色的存在有一定的必要性,有它主色更顯優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主色才是C位置,輔助 色不宜喧賓奪主。選擇輔助色可以從色相分類角度考慮。
3.2.1 同類輔助色
取同類色為輔助色,色差很小,給人以單純,穩定、溫和的感覺,可以使畫面保持統一,只能通過色彩的明暗參差來表現畫面的立體感,如要使畫面突出,可以點綴點對比色,增加畫面的亮點。
3.2.2 類似輔助色
類似色是色相環上30°到60度左右的色彩,類似色的搭配比同類色的效果相對好,能保持色彩的畫面統一與協調,能呈現比較柔和的質感,在色彩搭配上調動明度純度的比例對比,達到高級質感配色,一些高級的服裝,家具,裝修上會比較常被使用。
3.2.3 鄰近輔助色
鄰近色是色相環上60°到90°的色彩,屬于色相中的中對比,可以保持畫面的統一感,又可以使畫面顯得很豐富、活潑,在色彩上有主有次的配色,可以增強吸引力。
3.2.4 對比輔助色
對比色是色相中90°到120°的色彩,次于互補色的,效果鮮明,飽滿,容易給人帶來興奮,激動的快感,在一些作品中常用來表達隨意、跳躍、強烈的主題,來達到吸引人的目光。
3.2.5互補輔助色
互補色在色相上是120°到180°的色彩,對比最強烈,畫面是最豐富的,最具有感官刺激性的色彩組合,常被人們來表達極大反差的事情,以及用此來突出彼的目的表達。
3.2搭配背景色
PPT背景色在色調上最好使用中性色調的顏色或者其他色調淺色色調。中性色調和淺色調不會削弱主色調的吸引力,也不會帶有過多的情感色彩。深色調的PPT在視覺上沖擊力比較強,在對比強烈的配色上多用之外,其他場景用得少。總體來說:
白色背景:體現舒暢、簡約、高檔、純凈、趣味、整潔、樸素。大面積使用白色或淺灰色背景,會令PPT看上去簡約精致,具有呼吸感。
淡色調背景:體現優雅、情緒化、家庭、清新、慰藉、女性、素凈、輕松、輕薄 ;
深色調背景:體現豪華、執著、幻想、格調、趣味、沉靜、穩重、堅實 ,可以采用漸變色,相反大面積使用深色背景,可以最大程度呈現文字對象信息。
黑色背景:體現壓抑、幻想、強力、刺激、高級、剛毅、莊重、嚴肅、神秘。
最后還有文字的顏色。常用的文字顏色主要是白色、灰色、黑色及PPT主色等,需要注意的是 文字與背景色之間有足夠的對比差異,以保證可讀性。
4
配色的其他知識
除了上述主體內容之外,配色還有其他知識。
4.1 其他配方方法
上述的主色、輔助色和背景色配色方法之外,還有其他配色的方法。比如借助一些網站配色。比如:
配色網:
http://www.peise.net/
配色表:
http://tool.c7sky.com/webcolor/#hue_6
等等,不過不管用哪一種配色,都需要知道讓色彩之間協調平衡,才能更好地利用這些工具,提高效率。除此之外也可以借鑒一些好的設計作品,比如花瓣網和站酷網的一些作品。
4.2 配色的比例
配色時要注意顏色之間的比例。日本設計師まりっぺ曾經針對色彩的配色提出75:25:5 的配色比例,其中的底色是占比最多的,剩下的顏色中任選一種來做主色,其余全部做輔助色即可。
5
色彩是一種視覺效應;
配色的目的在于利用色彩背后的視覺效應以及心理感受來提升PPT的感染力;
通過搭配主色、輔助色和背景色三個步驟來搭配顏色;
搭配色彩可以借鑒別的作品,也可以利用一些工具,其次還要注意配色的比例。
1
EN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