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至死不渝的那種,至少目前是。
王者里面有句文案:人,總得有個活著的理由!現在這個年紀,要回答這么高深的問題,還是有些牽強。不過說一說我寫作的原由,還是有這個必要的,畢竟,初心,決定了我在這條路上能否走得長遠。
說起我寫作的原由,沒有那么復雜,往淺了說是缺錢,不過話說回來,這個時代,誰不是在為這幾兩碎銀奔波。往深了說,這是我這個理想主義者的自我救贖。
我這個理想主義者,向往“閑來寫就青山賣”的那種自在,也喜歡“清泉石上流”的那種清靜。可是現實世界那能容得下這么“清高”的想法。即使有,也只能老老實實的壓箱底,生怕有一天,被“現實”所嘲笑。
一個人,硬生生活出了兩個世界。白天東奔西走只為混口飯吃。夜幕而歸,萬家燈火,找不到屬于我的哪一盞。想找個人說說話,一轉身,路燈之下,只有我和月影相伴。越是理想主義者,越是與現實格格不入。活著活著就找不到自己了。有時候,都有些分不清,這到底是成年人的常態,還是只是我這個木瓜腦袋的異想天開。
好在我能寫幾行文字,心有千千千結卻無處話凄涼的時候,只好將這些閑言碎語化作紛飛的樹葉,讓這白紙成為它們的最終歸宿。
2
說起寫文章這事,我還是有點故事可說的。
我爹沒啥本事,一個本分的牧羊人。但是有個好習慣,就是喜歡看書。如果說他給我留下什么精神財富的話,那便是,在他的熏陶之下,我有了一些文學的細胞。表現就是雖然我在文學上沒有下多少功夫,但是在上學之后,不經意間就會有超出平常努力的收獲,后來我不得不承認,家庭環境的影響總是超出常人的想象。以至于后來,我寫個作文會被老師拉上去讀給全班同學聽,寫征文啥的也能偶爾獲得個差不多的名次。但是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我會用這種方式,作為我這個理想主者的自我救贖之法,就像萬艾可被發明的初衷從來都不是作為壯陽藥一樣。
當然,我也不是完全沒在這方面發展過。至少當年寫情書的時候,還寫過萬把字的。盡管我談戀愛的技術臭的摳腳,至今把電腦當做自己的紅顏知己。
不過記憶最深的是這么一件事。
高二那年,我寫征文獲得了國家獎,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信心,盡管當時沒有一毛錢的稿費,讓我耿耿于懷了好長時間。在這之后到上大學的這段時間,我沾沾自喜地寫了幾篇文章。當然,是很用心地去寫的。我覺得我有一天說不定能當作家,就提前練練手。后來,我把我的這幾篇“佳作”拿給大學的語文老師看。本以為老師會夸贊我文筆好之類的,然而結果很意外。老師看了之后,給我的評語是:真正的文學作品是樸實無華的,感情的流露是順其自然的,我的文章有些“做作”。到這時我才意識到,在八股文的侵蝕之下,我中毒已深。作品的字里行間流露著應試教育的悲哀。一時間我對寫作心灰意冷,從此就打消了當作家的念頭。但是老師的評語我是深深地記住了。
3
人生有時候很有趣,你越是想走的路,它不一定走得通,但是,你不想走的路,老天爺可能會千方百計地讓你“上道”。
讓我上道的直接原因是我談了一場輸的徹頭徹尾的戀愛,或者說是我想象的戀愛。這是我這個理想主義者第一次碰釘子。拋開所有的感情,我發現理想主義在現實主義面前,根本不堪一擊。這段感情我不想在提起,畢竟兩敗俱傷。但是對我影響卻不小。
首先我開始重視錢了。以前家里雖然窮的叮當響,但是,父母從來沒讓我缺過錢。所有在我的同學之間,我是最有錢的哪一個,常常都是我借錢給我的土豪同學的。這種錯覺導致我一直對金錢沒有感覺。直到我開始意識到要結婚娶媳婦的時候,我發現,沒錢原來百事衰。我這場戀愛最后破裂的根本原因就是缺錢。還有就是,可能是理想主義太久了,想著和別人談感情。殊不知,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現代人太清晰了,哲學的斯芬克斯之謎已經不可能再讓他們感到困惑,因為他們根本就不需要去思考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活著,并且快樂著,這就是現代人的生活秘訣”。——摘自《西方哲學史講演錄》
當然,這種現象背后有很深的文化政治因素,暫且不討論。但是,我這個理想主義者不得不承認,當代愛情,金錢至上是主旋律。我的不甘和失敗,化作滿紙荒唐言,卻道不盡這無奈與彷徨。這場失敗讓我對這個城市原本的憧憬和欣賞,添加了幾分悲壯和冷漠。
4
除了這痛徹心扉的領悟之外,我有了一個重大的收獲,那就是我知道,終有一天,我這理想主義也會現實起來,但是我不想讓理想的精神,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隨著歲月的流逝消磨殆盡,我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良方,那就是我用文字去記錄那個理想主義的我,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和無法訴說的心言。
我們生活在一個很現實的環境里,大多數人活著活著就活成了別人眼中的那個自己,活著活著越來越不像自己了。作為一個不渝的理想主義者,我一直倔強的“理想”地活著。盡管時常碰壁,經常走彎路,但是依舊倔強的理想著。
如果用武俠里面的情節來闡述的話,就是,現實世界的我是佛系的,理想世界的我是魔系的,我用文字把這魔系封印起來,這樣,就更加佛系了。畢竟世人眼中,是更樂于接受佛系的。
我這個理想主義者曾經夢想自己會找到一個知己,當然,是能和我共度余生的那種。但是經歷過一次唐吉坷德式的感情之后,我決定放棄這個想法。這個做法可以用我朋友圈里的一段話解釋:這個世界,很奇妙,想說的不想聽,像聽得不想說。然后呢,我這個人吧,話多,最后,憋了半天,憋出一句:我有千千言,但與天涯曰。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大家都向前看,誰有功夫聽你瞎扯淡,畫大餅呢。這所謂的“知己”在現實主義的吊打之下,已經支離破碎了。苦苦尋找了好多年,最后卻禁不起現實的輕輕一擊。
5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在這闌珊燈光幻影中,那個模糊的身影逐漸清晰了,我看了半天終于發現,那人竟是我自己。
不過說真的,就寫作而言,我還是有點潛力的。就是當我想去寫東西的時候,我能進入一種忘我的寫作境界。就像當年我寫五千字的情書一樣,下筆如有神。這種感覺很好,一進入狀態,思如泉涌,各種想法,這種文采信手拈來。等回過神來,發現,這都有點不像我寫的東西一樣。但是卻很高興,這樣酣暢淋漓地寫上一兩個小時,把自己心中的千言萬語全都一吐為快,感覺很舒暢。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理想與現實之間,文字就是那個忠實的擺渡人。
文字的魅力很大。就像有人寫道“讀別人的故事,感同身受,在文字的世界里,你可以是所有人”。這個觀點我很認同。在寫作的時候,我能過一把皇帝的癮,我也能談一場自己理想中的戀愛。我能是那個力挽狂瀾的英雄少年,也能是那些大智若愚、深藏不露的“掃地僧”。我不會因為別人對我敷衍而傷心,也不會因為別人的反駁而極力辯解。不會因為說錯話而傷人,更不會因為泄露機密而處處留心。在我的文字世界里,我可以暢所欲言。
6
黃公詩云:“東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曹翁詞曰:“潦倒不通事物、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毛姆寫到:“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這些字字珠璣的文字,那句不是他們在現實世界中所寫的理想中的自己呢?我想,這一刻,我似乎在文化的世界里與這些前輩達成了一種精神上的共鳴。盡管有附和之嫌,但終歸是自家之言,有所忌,有所無忌。
話,總要有說出的理由。我,總要給那個天馬行空的我,那個不切實際的我,找一個心靈的歸宿,畢竟,這理想主義是一去不復返的的。但愿這文字的血液,能讓我這理想主義的生命,多延續幾年。多年以后,在理想主義尸橫遍野的戰場上,必然有我一席之地,但是在這之前,我希望用文字寫一篇祭文,以慰理想主義者的天之靈。這洋洋灑灑的文字,便是這歷史性時刻的見證。
此文謹獻給那個理想世界的我,那個敗于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2022年4月13日寫于西安
公眾號:書山之客
B 站:書山之客
知 乎:書山之客
微 博:書山之客
大家都抄來抄去,看著好沒意思,我就想寫點實實在在的東西。
注:文首的圖片托馬斯·莫爾,空想主義創始人,以著作《烏托邦》名垂青史,有空我燒根香,祭拜祭拜祖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