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保密配方一直是云南白藥的金字招牌,也是云南白藥最大最有效的宣傳口號和銷售員。
然而樹大招風,“配方門”多年來一直有人不斷質疑,但從來沒有被公開,這也許會成為埋藏在這家有116年歷史企業無法根除的輿論隱患。
在微博“@科普醫生博雅”質疑云南白藥牙膏中真正具有“牙齦止血”作用的很可能是西藥成分氨甲環酸,而非中藥成分云南白藥之后,吐槽云南白藥牙膏“中醫負責宣傳、西醫負責治療”迅速引發全民關注。
“氨甲環酸”又名凝血酸,主要有止血、美白等作用。難道云南白藥中草藥牙膏的止血功能是因為加入了西藥成分?
10月23日,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官方說明,稱云南白藥牙膏所用成分均符合國家規定和國際的相關通用規定,無違法添加成分,更未使用禁用成分。而且氨甲環酸是廣泛運用于功效牙膏中的一種常用成分,目前國內外多種功效牙膏都使用了此成分。
據了解,云南白藥牙膏多款產品的成分表中,都標明了“氨甲環酸”。市場上還有不少標明了“氨甲環酸”成分的牙膏,包括冷酸靈、獅王、華素創愈、歐樂B等。
不過事情并沒有結束,10月25日上午,湖南長沙一名叫劉高的律師,以消費者的名義將云南白藥集團告上了法院。
劉高認為,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第二條,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同時,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數據庫“中藥提取物備案公示”中,并無所謂的“云南白藥提取物”或“云南白藥活性成分”。而云南白藥是公認的止血良藥,牙齦出血是常見的口腔健康問題。云南白藥集團通過大量宣傳牙膏中富含云南白藥活性成分,將公眾對云南白藥止血功效優良的品牌認知嫁接到云南白藥牙膏上,讓包括自己在內的廣大消費者,長期以來均誤以為是牙膏內的中藥成分云南白藥起到了減輕牙齦出血的作用,從而一直購買消費,未曾想所謂的“云南白藥活性成分”難覓蹤影,反而是其中添加的西藥成分氨甲環酸在起作用。尤其是,氨甲環酸作為化學藥品,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過量使用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可能出現顱內血栓形成和出血的風險。云南白藥集團的虛假宣傳及違法添加處方藥的行為,侵害了自己及全國廣大消費者的知情權、安全權等消費者合法權益,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五條、五十五條之規定,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據此,劉高將云南白藥集團和銷售牙膏的益豐大藥房告上法院,并索賠人民幣3.15元。
實際上,云南白藥早在2007年開始就被多個消費者起訴,其中還有知名律師。
2007年8月24日,北京一消費者認為云南白藥牙膏宣傳療效屬誤導消費者,將商家和廠家一并訴至北京市石景山區法院。
2008年9月、2009年3月,分別有天津和北京消費者狀告云南白藥牙膏借“白藥”夸大宣傳。
2009年6月2日,成都消費者趙因稱服用云南白藥后突發心律失常,遂向錦江區法院起訴云南白藥集團,要求判決被告藥品說明書中公布云南白藥完整處方藥味,載明藥品嚴重不良反應及其潛在的安全性問題的警告,并賠償醫藥費及精神損害撫慰金。
2010年7月16日,南京玄武區法院又受理南京一消費者的起訴。該消費者聲稱使用云南白藥牙膏后口腔問題加重,訴訟請求云南白藥公司及其代言人濮存昕以及南京蘇果超市三名被告賠償并道歉。
2013年4月11日,羅秋林律師狀告云南白藥集團侵犯消費者知情權一案在長沙開福區法院開庭審理。
但這些好像都沒有結果。究其原因,多半是云南白藥屬國家保密配方,增加了舉證的難度,而且只要起訴云南白藥的消費者被媒體關注傳播之后,就會承受著來自網絡和輿論的巨大壓力。甚至在互聯網上出現很多攻擊性的言論,諸如“別有用心”、“企圖竊取國家秘密”等等。@科普醫生博雅 就把自己所有的微博全部刪除,并在今日頭條發表了刪博聲明。
最終,國家保密配方就像一把保護傘一樣,什么問題都可以解決。
那么,配方保密是否能公開呢?
1992年我國發布《中藥品種保護條例》,云南白藥散劑和云南白藥膠囊均在其列,保護年限為1995年8月17日至2015年8月17日到期,有效期為20年。在保護期限內,其處方組成、工藝制法不得公開。不過保護期限是可以延期的,在云南白藥2015年年報中已有說明,“報告期內,獲得國家中藥保證品種證書(延長保護期)的產品”。
然而在2010年,就有消費者發現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網站列出了云南白藥的幾款產品的具體成分,并標注了中英文名稱,而美國亞馬遜關于云南白藥的頁面上,也在成分欄里注明了成分。文件列出的“云南白藥酊”的全部成分,包含田七、冰片、散瘀草、白牛膽、穿山龍、淮山藥、苦良姜、老鸛草、酒精和薄荷。
2013年2月5日,香港特區衛生署發文要求回收云南白藥旗下“云南白藥膠囊”、“云南白藥散劑”、“云南白藥膏”、“云南白藥氣霧劑”、“云南白藥酊”5款中成藥,稱發現云南白藥樣本中含有未標示的毒性物質烏頭類生物。這之后云南白藥修改藥品說明書,增加配方含草烏成分等內容,并就該成分標注警示語。
目前,社會大眾之所以不理解云南白藥,主要是云南白藥國家保密配方沒有公開,還有就是在云南白藥牙膏中使用西藥成分氨甲環酸,沒法解釋。
在清揚君看來,云南白藥國家保密配方目前其實只剩下一個營銷的噱頭,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不要說云南白藥已經在美國公開了配方,就是不公開,通過逆向研發也能測出云南白藥的成分,只是不能按照云南白藥的工藝做出同樣效果的產品而已。
目前云南白藥之所以不能公開國家保密配方,其主要原因在于企業研發新品的難度。
資料顯示,云南白藥2014年至2017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88.14億元、207.38億元、224.11億元和243.15億元,同比分別增加了18.97%、10.22%、8.06%和8.05%;同期的研發費用分別為9529.13萬元、100037.3萬元、8992.7萬元和8403.54萬元,只占當年營業收入的0.84%、0.48%、0.40%和0.35%,同期研發費用分別增長了-12.73%、5.33%、-10.41%、-6.55%,研發費用比例從2015至2018年,逐年遞減0.03%、0.08%、0.05%;同期銷售費用分別為24.3億元、27.1億元、28、4億元和36.84億元,分別是當年研發費用的25.5倍、26.99倍、31.59倍和43.83倍。
看到這些你或許就會明白,云南白藥在營收不斷增長時,研發費用所占營收比例不但沒有想銷售費用一樣增長,還不斷在縮水,這是清揚君不愿看到的,也是很多消費者不能理解的。
日化企業一般研發費用在營業收入的2.5%以上,而醫藥行業的研發費用在5%以上。云南白藥無論屬于醫藥企業也好,屬于日化企業也罷,沒有巨大的研發投入,就不可能有很好的產品不斷的提供給消費者。
那怎么辦?
有錢就不斷投入廣告,同時借助于西藥改良產品。
當然,這也不違法,至少目前還能夠打擦邊球。
問題就在這里。細想一下,云南白藥當初進入牙膏市場,何曾不想靠自主研發,打破國外壟斷的牙膏市場。但研發太難了,投入少了不行,投入多了也不能馬上見到效果,何況上市公司還有財務指標考核。怎么辦?只能走捷徑,和國內外巨頭們一起使用見效更快的西藥成分。同時借助國家保密配方的金字招牌,在廣告的狂轟濫炸下進入高端市場,畢竟這樣才能配得上“國家保密配方”的榮譽。在市場上,無論買贈促銷還是組合套裝,只要消費者買了,就能感受牙膏的神奇效果。也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研發壓力才得以緩解,并逐漸養成了偷懶的壞習慣。只不過現在這種不良習慣被消費者發現了,但沒法給消費者解釋,一旦消費者都知道,云南白藥保密配方的神奇效果將大大折扣,品牌可能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但不至于傷筋動骨,畢竟國情所在,消費者多數看廣告更看療效。
實際上,牙膏在中國只有功效性的賣得好,因為每個消費者都希望得到不同類型的奇效。因為屬于監管盲區,這也導致了牙膏行業亂象百出,甚至標準還沒有太完善。
這也是云南白藥的隱患和無奈。
其實云南白藥足可以犧牲自己目前的利益,牽頭提倡行業自律,并組織專家、學者、行業人士進行廣泛而深刻的研討,并將結果提供給行業主管部門,督促行業形成完善的標準和制度,從而換回消費者的信任,并提升自己的龍頭地位。
近期熱點鏈接:
5、假洋品牌阿芙 竟被“御泥坊”母公司御家匯10.2億元購買60%股權
10、化妝品代工廠沒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