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暫的19世紀到20世紀年內,時代從沒有像這樣,須臾之間發生巨變,從機器的第一聲轟鳴,到翱翔天際的鐵鷹,從君權神授的無尚榮耀,到人權自由的口號響徹世界。這是一個混亂的時代;這是一個發展的時代;這是一個自由探索的時代。當然,我們的故事也自此而始。
讓我們著眼于歐洲的共產事業,我們會發現,雖然所有的共產主義者都提議無產者當家作主,但是他們的理論與方法卻各不相同,他們在自己的道路上不斷地探索。
要談論共產主義,那就不得不要了解它的死敵——資本主義。馬克思指出: “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結構是從封建社會的經濟結構中產生的,后者的解體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確立相伴而生,并產生了兩個利益根本對立的階級,即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那么有人就會有疑問了:“中產階級呢?”這里請讓我引用《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中的一段話:“在米爾斯的眼中,美國的新中產階級好像什么都不是。為掩飾不確定性和尋找安全感。”他們最為突出的表現是政治上冷漠,以及馬克思所說的“虛假意識”。
冷淡就是與現實的世界保持一定的距離,它不相信現實的忠誠和未來的期望,并對那些抱有政治熱誠的人一律視為“缺乏成熟”。
借用馬克斯·韋伯的話來說,政治冷漠的人認定,在一個毫無意義的政治世界里,一個人沒有信仰一樣能夠生活,一樣能夠進行超然的智力活動。其實,“對那些缺乏洞察力、階級地位不太穩定的人來說,冷漠往往與對沒有意義的工作不愿犧牲自己和時間有關;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冷漠則是因為對那些能夠直接滿足感官刺激、欲望和娛樂的活動過于迷戀所致。”經濟社會狀況的穩定使中產階層的政治要求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米爾斯發現,因為虛幻的聲望因素作祟,相當部分的新中產階級或白領人士即使在收入、財產和技能方面與雇傭勞動者無異,他們也拒絕認同于無產階級,也不會關心本階級的利益,更不會關心整個社會或國家的前途,他們關心的只是個人的成功,或者說經濟上的成功。用馬克思的話來說,這只是一個“自在階級”,而遠不是一個“自為階級”。你能夠猜想作為新左派的先鋒。米爾斯對這種政治冷漠的基本態度,他毫不隱諱地借用希臘人的話說“白癡就是獨善其身者”。
說到底,這龐大而在政治上無所作為的中產階級才是資本主義社會“固若金湯”的“馬其諾防線”。(ps:但是有不同的觀點認為所謂的中產階級只是被資本用各種渠道:包括但不限于媒體等所洗腦控制的一部分,也就是自以為是資本家的無產者,實際上是資產階級經濟上的附庸,也有人認為這種按照收入比例來劃分的等級,是天然的不適用于階級分析法的,財產等級劃分是資本主義經濟剝削體系的前提,而不是它的實質。由財產等級制誕生了凈資產衡量人命,催生了資產階級剝削制度的完善,然后資產階級制度又反過來加深這種思想。)
在資本主義的發展中,由其對內殘酷剝奪和對外野蠻掠奪所造成的種種苦難和罪惡,直接引發了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者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這里我們來舉一個例子——《群星》(一個游戲):
里面最強的是“契約勞工”,以下是它的描述:“他們受了足夠的教育可以擔任專家工作,卻只消耗很少的消費品和人口權利,只是因為他們被迫簽了幾乎一輩子都還不清的借貸,大部分工作產出用來還貸。而且他們的孩子同樣會走這樣的老路,從而確保階級人口數量保持穩定。真的太傻了,現實中怎么會有這種人。”
現在我們已經充分了解了大背景,那么該請我們的主角們上場了。
首先出場的是托馬斯·莫爾、歐文、圣西門和傅立葉(不是傅里葉)。他們帶來了共產主義的鼻祖——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理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提供了啟發工人階級覺悟的極為寶貴的思想材料。
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完全確立之后,資本家為了獲得盡可能多的利潤,他們最大限度地延長工人的勞動時間,同時盡可能地降低工人的工資,以至于使工人們生活在極其困難的環境中。
但是當時,工人們并不真正知道是什么給他們帶來了災難,他們把自己受到的貧窮和壓迫歸咎于機器,所以工人們常常以搗毀機器的方式來反抗資本家,然而搗毀機器的結果卻是更多機器的使用。
在這種背景下,空想家們紛紛通過著書立說來表達他們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看法。
例如,傅里葉深刻地寫道:“在資本主義社會里,醫生希望自己的同胞天天害病;律師們希望天天發生殺人和盜竊案;建筑師企求大火把城市化為灰燼;玻璃匠祈禱來一場冰雹打碎城市里的所有玻璃。”空想家們不僅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種種罪惡,而且力圖找到產生罪惡的根源。歐文則說出了“私有制使人變成魔鬼,使全世界變成了地獄”的名言。他認為私有制是敵對、欺騙、舞弊、賣淫、貧困、犯罪和痛苦的根源。
在當時空想家們的描述和學說啟發了工人階級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現象,資本主義的好壞,甚至是資本主義的本質進行了思考。
空想社會主義理論中已經開始包含著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某些合理因素。圣西門和傅里葉都提出了社會發展有規律的觀點。圣西門認為人類歷史是不斷進步和不斷發展的,因此沒有永恒的社會制度,資本主義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中只是一個“過渡時期”,而人類的“黃金時代”,即理想社會“還在將來”。圣西門的這段話明確地告訴工人階級:資本主義社會必將滅亡,更加美好的社會將取代資本主義社會。同時,工人運動的領袖們會把它作為工人運動的理論指導,來發展更多的工人加入工人運動中來。
傅里葉把生產的發展狀況及其性質作為劃分歷史時期的標志。他把人們帶回了現實,使人們對現實的生產方式、生產狀況進行了思考,他也啟發了工人階級要把自己的理論建立在物質基礎上,把自己的理論和實踐聯系起來。所以說,空想社會主義理論中包含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某些合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工人運動和人類社會的發展。
空想社會主義也是早期無產階級意愿、利益的表現和先聲。資產階級通過殘忍的原始積累確立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比如英國的圈地運動使無數的人無家可歸,失去了居所甚至牛奶和面包。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后,資本家為了獲得最大限度的利潤,他們殘忍地延長工人的勞動時間,降低工人的工資。資本主義使工人生活在受壓迫、受剝削和無人身自由的悲慘環境下,而空想社會主義理論則主張消滅剝削、消滅壓迫、人人自由而平等的生活。
在康帕內拉的筆下,太陽城里的人,在公有制度下,都是富人,但同時又都是窮人,因為大家公有一切,每個人都沒有私有財產。太陽城里的人,彼此幫助,共同生活。在他們那里,房屋、宿舍、床鋪和其他一切必需的東西都是公有的。所以說空想社會主義是早期無產階級意愿、利益的表現和先聲。
空想社會主義發展的最高形態,其中已經包含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萌芽,為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打下了必要的基礎。但是由于缺乏科學理論基礎與正確的方法論,最終還是走向了失敗。正如列寧所說:“空想社會主義不能指出真正的出路。它既不能闡明資本主義制度下雇傭勞動制的本質,又不會發現資本主義發展的規律,也不會找到能夠成為新社會創造者的社會能量。”
接下來出場的就是共產主義的導師——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確立國際工運的基本主旨:“爭取工人階級解放的總斗爭”。馬克思在揭示國際事件的發生和進展,特別是在考察國際關系的演變時,始終以“歷史合力”的辯證思考方式,整體性分析眾多矛盾因素的綜合運動,特別強調要客觀考察全球范圍內不同國家、民族、群體、階層行為模式以及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之間的錯綜復雜關系,在綜合分析生產方式變革與矛盾運動、階級斗爭與革命運動以及資本主義、殖民主義與社會主義、民族解放運動的辯證矛盾運動之后,得出了科學的結論。
不僅指明了人是歷史的創造者,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生產方式的近代變革推動了世界歷史的形成,而且把人的社會歷史實踐活動引入現代世界交往的宏大論域中,鮮明揭示了現代國際交往關系的實踐本質,并邏輯展現了世界不同地區民族解放必然具有不同實現道路的歷史合理性。
馬克思說過:“分工是迄今為止歷史的主要力量之一”。分工的進一步擴大導致商人這一特殊階級的形成,進一步導致各民族的交往和工場手工業的產生。隨著美洲和通往東印度的航線的發現,工場手工業和整個生產運動有了巨大的發展。從冒險者的遠征,到殖民地的開拓,嶄新的世界市場開始誕生——所有這一切都使得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馬克思認為,世界市場的第二個時期 (啟于17世紀中葉,終于18世紀末)“是從航海條例和殖民地壟斷開始的”。這一時期,資本運動大大加速,世界市場被分割成各個部分;銀行、國債和紙幣誕生,貨幣制度開始發展;在殖民地市場上壟斷出現;各國間圍繞關稅率、禁令和各種條約、戰爭(特別是海戰)等展開競爭。18世紀末19 世紀初,現代世界市場真正開始出現。“大工業建立了由美洲的發現所準備好的世界市場”,“創造了交通工具和現代的世界市場”,“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于是,“各個相互影響的活動范圍在這個發展進程中越是擴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由于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
因此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如果不就內容而就形式來說,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首先是一國范圍內的斗爭。”但是,“共產主義革命將不是僅僅一個國家的革命,而是將在一切文明國家里發生的。”于是第一國際也就順勢而生。
Tips1:8小時工作一開始是由一個叫做羅伯特.歐文的威爾士紡織廠主提出來的,并且那句廣為流傳的話語:“8小時工作,8小時娛樂,8小時休息。”也是他提出來的。
Tips2:“全世界的無產者,聯合起來!”正是這一時期應運而生的口號。
第一國際對共產主義事業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確立了平等協商、獨立自主的活動原則。作為工人群眾性國際組織,它能夠正確對待各國無產階級的獨立自主權,始終堅持自己是一個聯絡和合作中心,而不是領導和指揮中心。馬克思一直稱呼第一國際為“協會”“聯合”“聯合起來的團體網”。在第一國際解散之后的1878年4月,恩格斯指出:“國際工人協會不是別的,而是為了本階級的經濟解放而團結起來的各國工人的聯合。”因此,第一國際一方面號召各國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向著一個共同目標前進,另一方面又十分尊重各國無產階級的獨立性和自主權,從而開創了國際工人運動中處理各國相互關系的良好先例。(吐槽:這與之后的蘇聯式共產主義形成了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