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世界癌癥發(fā)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上升1266萬和756萬,而在2015年癌癥患病人數已達1500萬。腫瘤死亡率上女性低于男性,肺癌居癌癥死亡首位,其次是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和食管癌。根據國際癌癥研究署預測,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我國癌癥發(fā)病數和死亡數2020年預測將上升至 400萬人和300萬人; 2030 年將上升至 500萬人和 350 萬人。
靈芝在腫瘤防治中的價值
靈芝是目前已知作為藥用最古老的菌類之一。近年來,大量研究證實靈芝提取物在體外和體內均有很強的抗腫瘤作用。
國際靈芝研究會主席林志彬教授曾經提出:“近十余年來,我一直重視靈芝抗腫瘤作用的研究。我與其他研究者的研究內容看來非常相似,如我們都在研究靈芝及其有效成分,如多糖類、三萜類、小分子蛋白等的體內外抗腫瘤作用及其機制,諸如靈芝促進免疫功能和細胞因子產生以及增強它們的作用,靈芝誘導腫瘤細胞的凋亡,靈芝抑制腫瘤細胞移動和侵襲,靈芝抑制腫瘤血管新生,靈芝翻轉多藥耐藥的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的耐藥性,靈芝對放化療損傷的保護作用等。然而,我們的研究目的卻非常不同。許多學者,特別是西方學者,更多地是想通過研究從靈芝中尋找出一種具有細胞毒的成分或其他成分,通過抑制已知的腫瘤細胞生長過程中的某些環(huán)節(jié),殺傷腫瘤細胞。這仍然是傳統(tǒng)化療藥物的研發(fā)思路,我曾坦率地對來我們研究室訪問的美國同行說過,這幾乎是一條走不通的道路?!?/p>
究竟如何才能走通?
靈芝與其他中藥一樣,有傳統(tǒng)中醫(yī)藥理論和臨床實踐經驗可以借鑒?!渡褶r本草經》將靈芝列為上藥,可補五臟之氣,是扶正固本的珍品。大量的現代臨床研究和民間用藥實踐證明:靈芝可增強機體的抗腫瘤免疫力,提高化療藥的療效;減輕化療(也包括放射治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脫發(fā)、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體重減輕、肝腎損傷等毒副作用,提高腫瘤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改善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少數失去手術或放化療機會的患者,用靈芝治療甚至可長期帶瘤生存。這些結果均說明靈芝協(xié)同治療腫瘤的有效性,有效就是科學,如能說明為什么有效,當然就更科學。
靈芝協(xié)同腫瘤治療的兩大應用
1、對腫瘤放化療人群的應用。
以肺癌為例:靈芝提高化療完成率
實驗主要的觀察重點在“化療完成率”,結果發(fā)現,治療組有26例做完化療,完成率81%,而對照組只有13例做完化療,完成率38%。
靈芝制劑顯然能提高癌癥患者的化療完成率,這也表示,靈芝可以減輕癌癥患者化療時的痛苦和傷害,讓患者有更充分的體力和耐受力,承受化療所帶來的沖擊。
以肝癌為例:靈芝加速腫瘤縮小
該實驗主要在評估“化療的療效”。結果發(fā)現,治療組病人的肝功能始終處于正常狀態(tài),對照組則從化療的第二周期開始,即陸續(xù)有病人出現肝功能異常和白血球指數偏低(3000以下)等狀況。
在腫瘤變化方面的結果顯示:肝癌患者以靈芝制劑協(xié)同化療,可加速腫瘤縮小,并使腫瘤縮小率提高30%。
靈芝在這其中扮演的角色,很可能與“靈芝逆轉腫瘤對化療的多重耐藥性”有關,亦即因長期化療而對化療藥產生抗藥性的腫瘤細胞,經靈芝調節(jié)后,再度恢復對化療藥的反應。
以大腸癌為例:靈芝降低復發(fā)與轉移幾率
該實驗結果表明,靈芝制劑協(xié)同化療能明顯降低癌癥復發(fā)和轉移的幾率,這對臨床醫(yī)師來說,是具有相當意義的。
以乳癌為例:靈芝減輕化療的傷害與副作用
實驗結果顯示,以靈芝制劑協(xié)同化療的乳癌患者,不只精神體力狀態(tài)明顯提升,惡心嘔吐、掉發(fā)、白血球過低(少于3000)和肝、腎功能損傷的狀況都明顯減少和減輕,靈芝制劑顯然能抵擋化療對身體的傷害,進而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靈芝與化療藥共用,1+1>2
該研究發(fā)現,靈芝乙醇提取物能與小紅莓發(fā)揮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原本靈芝制劑和小紅莓對H23/0.3細胞株的存活抑制率分別只有14%和18%,但合并使用后竟然能使抑制率一口氣提升到78%,而且這個作用不只發(fā)生在抗藥性肺腺癌細胞株,對于沒有抗藥性的肺腺癌細胞株,靈芝與化療藥并用也有同樣的協(xié)同效果。
動物實驗也證實,不管肺腺癌細胞有沒有抗藥性,靈芝制劑都能讓它對化療藥更加敏感,使得化療效果更加明顯理想。此作用不止能為抗藥性肺腺癌創(chuàng)造更多的治療機會,還能降低化療藥的劑量,進而減輕化療對正常細胞的傷害及副作用。
2.對腫瘤術后康復人群的應用
增強抗腫瘤免疫調節(jié)
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或失調是腫瘤之所以發(fā)生并擴展的重要原因。在靈芝的藥理研究中,最先發(fā)現的就是增強免疫力作用,免疫調節(jié)也是靈芝抗腫瘤機制中最重要一環(huán)。靈芝高分子多糖成分可增強天然及獲得性免疫系統(tǒng)中多種免疫細胞功能,包括兩部分功能:
a.增強免疫系統(tǒng)對腫瘤細胞的殺傷能力
b.防止腫瘤細胞產生免疫逃逸。特別是在免疫功能處于低下狀態(tài)時,靈芝的免疫增強作用更為顯著。
抑制腫瘤細胞生長
靈芝所含的三萜成分對體外培養(yǎng)的腫瘤細胞具有直接抑制作用,與化療藥物不同的是,三萜成分對癌細胞作用不在于毒殺,而是使它的生長周期陷入停滯狀態(tài)(停滯在G2期,陷入M期),不會再無限期生長。所以只要腫瘤不再長大,就變得有點像良性腫瘤,比較不影響正常的生理動作,而免疫系統(tǒng)此時要對付腫瘤也會更加容易。
抑制腫瘤血管新生
實體瘤的生長完全依賴自身的血液供應,直徑>2mm的腫瘤如果沒有新毛細血管生成,腫瘤組織將保持休眠狀態(tài)或發(fā)生退化。所以腫瘤微血管密度可以被認為是預測腫瘤轉移、復發(fā)和預后的一項指標。通過研究發(fā)現,靈芝的多糖和三萜成分都可通過抑制腫瘤血管新生,切斷腫瘤的血液供應,使腫瘤細胞得不到營養(yǎng),停滯生長甚至出現凋亡。
抑制腫瘤細胞黏附和移動(防止腫瘤轉移)
癌細胞轉移時,會先分泌一群被稱之為“基質金屬蛋白酶”(MMP)的酵素,在層層組織間“清出”一條通路,吸附到另外的組織上,然后再生。通過研究發(fā)現,靈芝的多糖和三萜成分均能抑制MMP活性與分泌量,可削弱癌細胞發(fā)生轉移和吸附的能力。
靈芝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現狀:
林志彬教授在2011年國際靈芝研究學術會議中提出:靈芝協(xié)同腫瘤治療有效,且有充分科學根據,受到醫(yī)生和患者的重視,并廣為應用。然而,目前靈芝產品的水準不夠理想,多為靈芝子實體的水提取物(主要含多醣肽)或更初級的產品,達不到上述研究中提到的樣品水準,因而影響其療效。雖然大劑量服用可提高療效,但對患者多有不便,故開發(fā)高水準的靈芝產品應該提到日程上來。
同時他在《科學解析靈芝孢子粉的藥用價值》中也提到過:作為靈芝現代研究的一部分,靈芝孢子粉也存在因產品技術的局限導致有效成分含量遠低于實驗研究中的樣品水準。因此首先應加強產品的研究,應用工業(yè)化提取靈芝或去壁提取靈芝孢子粉,增加產品中靈芝多糖和三萜類的含量,是一可取得選項。其次,孢子粉中多糖和三萜酸含量的研究,必須解決標準品的問題,用葡萄糖和果酸為標準品是不可取的。
要使靈芝在腫瘤治療中獲得理想的應用,除了靠科學之外,還要確保靈芝制劑的安全有效、品質可控,如此才能為臨床所更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