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太原市第五實驗中學姚世敏校長在廣州市白云區2017年全國卷新高考備考專項培訓會上,做了一節《做好生涯規劃指導,服務學生未來選擇》的報告。報告理念先進、案例鮮活、數據詳實,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頓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營養大餐。與會老師們表示要認真學習,不僅指導學生,更要反省個人,成長自我。
姚校長從四個方面對“職業生涯規劃”進行了生動講解:什么是職業生涯規劃,為什么要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價值。
什么是職業生涯規劃
姚校長認為,找一份工作與找一份職業有著本質的不同,前者只是為了打工掙錢,后者則是為了完善自我,生涯規劃就是做最好的自己。生涯規劃,需要多方因素的最佳組合。從心理學的角度,生涯規劃是要職(業)、趣(興趣)、能(能力)的結合,達到三者的最佳匹配。
職業生涯規劃有五個要素:自我認知,對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和個性的了解程度;教育認知,對教育價值、教育和職業的關系的認識;職業認知,對社會職業種類、相關職業內容與特點的認知;生涯抉擇,根據自身條件、社會趨勢和職業特點選擇職業的能力;生涯定向,對自己感興趣的職業進行了解,確定職業發展方向。為此,要做到“五個一”:制定一個目標“愿景”,確定一個定位“條件”,選擇一條路徑“方法”,尋求一些資源“支持”,落實一種行動“努力”。
為什么要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姚校長認為,生涯規劃教育不僅僅涉及職業生涯指導,更關心如何幫助學生學會思考“過一種怎樣的人生”。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就是通過給予學生恰當的指導,幫助他們學習如何平衡人生歷程中各種社會角色的關系,從而使他們能夠更有可能“過一種好的人生”。
姚校長認為,人生比努力更重要的是選擇!他運用圖表列舉了成功人士和不成功人士的17個不同之處。總結,未來十年拼的是四個字“整”“借”“學”“變”?!罢?,即資源整合,能整合多少資源,多少渠道,將來就會得到多少財富!“借”,造船過河不如借船過河。“學”,今天的企業家,贏在學習,勝在改變!“變”,要想改變口袋,先要改變腦袋!這個社會一直在淘汰有學歷的人,但是不會淘汰有學習力愿意改變的人!
怎樣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姚校長認為,職業生涯規劃需要確定一個切合實際的職業定位和職業目標,并且把目標進行分解,設計出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圖,并且付諸行動,經過不斷努力和調整,直到最后實現我們的職業發展目標,獲得人生的最大成功。
職業生涯規劃有四個關鍵點:要從專業選擇開始——回答是什么;要從我能做什么開始——回答我是誰;要從我適合干什么開始——回答我的優勢是什么;要從研究社會需求開始——回答社會需要什么。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四個準則是:擇己所愛,擇己所長,擇世所需,擇己所利。姚校長認為,一個職業目標與生活目標相一致的人是幸福的,職業生涯規劃實質上是追求最佳職業生涯的過程。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價值
姚校長認為,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基本價值是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學習動力系統,幫助學生明確為誰而學,為什么而學;核心任務是喚醒學生對人生價值的追求,即樹立積極正確的人生觀;更高價值是人的幸福。就是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自己真正喜歡,可以終身樂此不疲地去享受工作。學校要注意三點:課程要少,體驗要多;“是什么”要少,“怎么樣”要多;是學生自己規劃,不是老師家長規劃。
姚校長認為,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成功的人可以無數次修改方法,但絕不輕易放棄目標;不成功的人總是修改目標,就是不改變方法。最后,姚校長強調,生涯教育是現代教師和學生共同面對未來的教育!
這堂“職業生涯規劃”講座,讓與會老師們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收獲。會后,老師們紛紛和姚校長交談、留影,希望姚校長能到他們單位去,指導老師、學生。他們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認真規劃,讓工作更高效,讓人生更有意義。
記者:陳園元 閆姍
責編:小鹿
來源:新浪山西科教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