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因而,我國經濟、政治與文化等方面的發展都十分迅速,特別是在教育方面,國家與教育部進行了全面與深入的教學改革,使得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漸在日常教學中淡化。但發展的過程是漫長的,其道路也是曲折的,在我國現行的中學英語教學中依舊存在著諸多問題,以下將著重講幾個方面。首先,中學教師對新的教學標準不能很好的吸收,導致教師在教學行動上的遲緩與無力。無論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還是在新型的教學理念下,教師始終處于主導地位,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由于我國的英語教育發展的時間并不是很長,因而,很多英語教師是在自身的學習中展開教學的,他們的教學方法中也存在著很多不足,對于新的課程標準不能夠全面的吸收與消化。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部分英語教師的教學思想仍舊不能擺脫應試教育的陰影,他們把考試與分數看得十分重要,因而忽略了學生的素質教育,把過多的時間放到了知識點的學習與鞏固、單詞記憶等方面,致使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沒有得到鍛煉與培養。有很多教師由于對新型教學標準的接受不全面,不能將學生的學習成績與素質教育聯系在一起,導致對學生的指導不夠全面。此外,在教學方法上,很多教師仍舊繼續主動式的教學方式,并沒有將學生當成是學習的主體,這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沒有益處的。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總是被動的進行聽、記,并不能充分的發揮主觀能動性,這種忽視學生個體的教學方法,對于中學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是沒有好處的,且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利于他們自主發展與獨立人格意識的形成。其次,教師的語言水平、文化水平與教學水平有限,導致教師對于新課標的實行力量不夠。我國現行的新課程標準的內容涉及面十分廣泛,而且大部分內容都源自于西方的教學理念。但是,由于自身英語教學水平有限,加之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大部分的中學英語教師并不能真正地領悟新課標的精髓,導致在實行新課標的過程中實行力度大打折扣。當前,我國中學英語教師的主體還是傳統英語教學制度之下的教師群體。這些教師的語言應用水平、文化水平與教學水平十分有限,因而不能很好地掌握全新的教學理念。此外,一些外語教師的專業素質與教學能力總體上還存在滯后的表現,其中一些英語教師由于其英語功底薄弱,分析教材的能力與思路不夠明確,根本無法駕馭新教材,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無法達到知識與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因此在新課程標準的實行方面不夠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