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各個骨關節就像精密的機械軸承一樣,時刻滾動運行著。骨關節也像機械一樣,不斷磨損,磨損到一定程度最終因疼痛而無法使用。
膝關節是人體承重最多的關節,所以很多人上下樓梯時膝關節腫痛,逐漸長出骨刺,軟骨磨壞,最終膝關節提前退休。
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能保護好膝關節,甩掉膝關節疼痛呢?
一個塑料瓶搞定膝關節疼痛
名家名方今天把國際中醫針灸師的護膝動作推薦給各位方粉,不花一分錢,只需一個塑料瓶就能搞定膝關節疼痛,千萬不要錯過了~
▲迷羅,中醫養生瑜伽第一人,國際中醫針灸師,如果不想看視頻,可以直接看文字分解動作。
動作一:
1、準備好一個礦泉水瓶(空的)。把兩個腳打開1個拳頭的寬度,再用膝蓋夾住礦泉水瓶(可適量加入熱水)。
2、把腳抬起一點,保持2分鐘。
這個小動作可以鍛煉膝蓋周圍的肌肉,鍛煉的時候,氣血供應上來,就會把一些風寒、寒氣去除掉,治療膝關節疼痛。
動作二:
做完動作一后,把雙手搓熱,然后按揉膝關節,由內向外按揉。
經常搓膝關節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效的治療膝關節疼痛的作用。
動作三:
犢鼻穴的位置:屈膝,在膝部髕骨和髕韌帶外側的凹陷中。
用雙手拍打犢鼻穴,堅持每天拍會發生奇跡。
每天拍打犢鼻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膝關節供血,治療膝關節疼痛的作用。
我們的膝關節很重要,同時它也是非常脆弱的地方,注意這些壞習慣,避免我們的膝關節受傷。
日常護膝三招
1、直腿抬高
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后抬起,與地面平行保持5秒,左右腿交錯進行。或者躺在床上,收緊大腿肌肉,伸直腿向上抬約30度,維持5秒,然后放下,左右腿交錯進行。
2、減肥
對那些比較胖的人來說,膝關節就是“千斤頂”啊,舉例來說,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每上一級樓梯,膝蓋就要承受240公斤的重量,蹲跪時則要承受480公斤的重量。因此,我們的膝關節常常不堪重負,出現各種毛病或疼痛。減肥對養護關節可是很重要的。
3、自制中藥護膝緩解關節炎
將菊花與陳年艾葉搗成粗末,裝入紗布袋中,做成護膝,戴在膝蓋處,可祛風除濕、消腫止痛,輔助治療各種關節炎,尤其對感受寒邪引起以冷痛為主要表現的關節炎有很好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類型的關節炎,菊花和艾葉的配比是不同的。
關節疼痛,局部灼熱紅腫,痛不可觸,關節活動不利,伴發熱、口渴煩悶、苔黃燥、脈滑數等癥狀的關節炎,屬于中醫的熱痹,菊花和艾葉應以2∶1的比例來配比。
肢體關節疼痛較劇,溫度低時疼痛加劇,溫度高時疼痛緩解,關節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紅,摸上去不熱甚至發涼,屬于中醫的寒痹,菊花和艾葉應以1∶2的比例來配比。
寒熱癥狀不明顯的,可用菊花和艾葉1∶1的比例來配比。
生活中避免6個壞習慣
膝關節健健康康用到老
退化性關節炎常見于50歲以上的人,特別是身材肥胖、骨質疏松、關節受過傷的人更為明顯。
家庭主婦盡量不要蹲著做家務,年紀大或膝蓋不舒服的人,運動時不要勉強蹲得太低。
很多中老年人喜歡坐在小板凳、沙發上看電視,久坐往往就站不起來。
如果突然起來,什么東西不借助的站立,會讓我們的膝蓋減壽。
爬樓梯雖有助增強心肺功能、消耗熱量,卻屬于負重運動。腰部以下的關節要承受全身的重量,尤其是膝蓋受力最多。
若一定要搬重物,最好爬半層樓就休息一次,且要分次提重物,以每次5公斤為上限。
平時穿著的鞋要因地制宜。健走時要穿運動鞋或慢跑鞋,鞋底不能太軟;爬山時,則要選擇抓地力強、厚底的鞋,能夠減少膝蓋承受撞擊與壓力。
冬天天氣寒冷,骨關節的活動度跟夏季比起來顯得稍微緊繃,且比較容易酸痛。
肌肉韌帶在繃緊狀態下,消耗了更多養分,產生更多的代謝物,甚至乳酸堆積。因此,一定要做好夜間保暖,蓋被子、穿長褲或使用護膝。
人老先從腿老起,腿老又先從膝老起!膝關節健康對人們至關重要,膝關節健康,人才健康長壽。學會這套護膝動作,膝關節用到百歲都不痛。
這么簡單實用的方法,人人可做,天天可做!快和朋友們一起行動吧~
都被你看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