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通過影像學評估人體脂質變化的隨機研究表明,健康的老年人食用含有核桃的飲食,2年后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明顯降低。
該研究納入了636例參與者,進行了為期2年的隨訪,這些參與者被隨機分為2組,分別為無核桃飲食(對照組)和含有核桃飲食(核桃組),每2個月對他們進行一次核磁共振檢查,記錄他們的依從性、耐受性、藥物和體重。
核桃組參與者的血脂變化情況:
總膽固醇水平下降8.5 mg/dL,平均降低4.4%。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下降4.3mg/dL,平均降低3.6%。
中等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下降1.3 mg/dL,平均降低16.8%。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顆粒減少4.3%。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顆粒數減少6.1%。
研究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核桃組參與者的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中等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均降低。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無明顯差異。
研究作者表示:“經常吃核桃會降低LDL-C水平,改善LDL-C顆粒的質量,使其不易進入動脈壁并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盡管核桃含有較高的植物脂肪,但并未致體重增加?!?/span>
但該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參與者是否口服了他汀類藥物造成了影響;使用核磁共振監測脂質水平變化不如傳統的脂質檢測方法系統化、標準化。不過總的來說還是為大家提供了新的思路。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靜薇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