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是學習作文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養成寫作的習慣是非常必要的。小學生在這個階段最有好奇心的,什么東西都想看一看,都想碰一碰、摸一摸,甚至是拆一拆。
你家的小寶有沒有拆壞幾個完整的東西啊。
我們鄰居家有一個小朋友,他特別有趣,他們家的衣服想拆開看一看究竟是什么面料做的,里面有什么東西。拿起剪刀把衣服剪開看,好幾件衣服都被這個小淘氣給剪開了。
大家在想到這個小朋友特別有趣之外,有沒有注意到他們都特別想去探索一番,想搞明白在物品的里面是什么。
但是,為什么許多小朋友一談到寫作文的時候,又寫不出來了呢?
根本原因就是把寫作與生活脫離開了。
寫作的誤區
有很多家長認為,寫作就是要多看一些書,看得多了就會寫了。就像咱老百姓的一句話,沒有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跑啊。寫作可不是這么簡單的一件事情,如果真是這樣,那寫好作文的事情就輕松無比,學生朋友們也不會咬筆到汁都流出來了,也不會一到寫作就抓耳撓腮,無從下手了。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來,“茶壺里的湯圓倒不出來”,看書和寫作的關系用這個來比喻真的是再恰到不過了。
現代腦科學研究也發現了一點,大腦在人們閱讀各種資料的時候,它的活動區域與人們在進行寫作時大腦活動區域是有很大不同的。雖然兩種活動都會有一些重疊相通的區域,但是很多區域還是不同的。這也就解釋了,很多小朋友表面是看了很多書,經歷了很多生活體驗,但是沒有與寫作結合起來,一樣到寫作文的時候就很難寫出來了。
寫作的本質及學生一寫作就頭痛的原因分析
其實寫作并不難的,我們弄明白寫作的原理后,學生們進行寫作的訓練就會非常的容易,感覺就和呼吸一樣自然。
大家要重視一點,寫作與我們的說話沒有本質區別,都是向外表達自己的想法,把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用說的形式或者用寫的形式表現出來。兩都幾乎沒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寫作的本質就是這么簡單,就是把自己想的東西寫下來。所以,明白了寫作本質與說話一樣,那寫作就會輕松無比。
我們小時候說話,爸爸媽媽不會批評我們,會為我們說出了爸爸、媽媽一個個簡單的不得了的詞語而興奮不已。“哇,你看,兒子會叫爸爸了。來,再叫一聲……”大家可以體會一下,我們的孩子在開始說話階段的時候,我們給予他們的是什么?
是贊美、贊揚,是無限的表揚,哪怕是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詞語都大大地獻出我們對孩子們的認同和鼓勵。
但是,一到寫作的時候,我們怎么做的呢?
“兒子,你看你這寫的什么作文……這里怎么還有錯別字?你怎么連這個字都不會寫了?……”
細細思量,發現我們在孩子們寫作文的時候,不再是無比的認同和贊美、興奮了,而是指責、批評……這樣的情緒對比,試想想我們自己親身體驗了,會不會也很不爽啊。所以孩子寫作文很難有提升也就正常不過了,都被各種各樣的情緒、判官所壓制了,不敢寫,害怕寫。
寫作與說話的本質沒有區別,區別最大的地方就在于起初寫作文的時候害怕甚至恐懼,而說話的起點是開心、喜悅。所以我們要在小學生們的寫作上突破,一定要先突破他們的心中的害怕與恐懼。
打破情緒的枷鎖,還學生自由寫作的空間
要打破學生們害怕寫作的恐懼情緒,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去評價他們的作文,尤其是剛剛開始寫作的小學生。那小學生們寫出幾句話、幾段文字后,家長和老師做什么呢?很簡單,就是模仿小孩子剛剛學說話的時候,爸爸媽媽們的做法:“哇,寶貝,你這么厲害啊,都可以寫作文了啊。厲害、厲害。能不能再寫幾句看看?”
這是一個舉例,就是要用如此的做法,把我們對學生的認同、認可表達出來,至少把文字寫下來,至于說學生寫的作文好不好,我們可以往后放一放。
為什么開始寫作不評價學生的作文質量?
相信這個問題很多家長和老師都會質疑,寫出來的作文不評價,怎么幫助他們提高啊?是的,不需要去批改。學生們的作文即使現在批改的很好、很認真,再過幾年能寫出很有水平的作文來嗎?現實的教學案例其實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害怕寫作的學生沒有變少反而越來越多了。
再一個說法,沒有一定閱歷的學生能寫出多高水平的作文來呢?我們能不能先不要管他們的寫作水平,先讓他們放開胸懷、放開顧慮地去寫自己心中的想法呢?讓孩子們把最爛的作文都寫完了,他們還會寫出比這更爛的作文來嗎?
寫作是一個訓練,必須要通過持續的訓練才能真正提升寫作的水平。
這一點,與說話是一模一樣的,小孩子也是通過不斷地說話練習,才真正說話更加流利,才真正大膽地說話,不害怕說話,而且還有許多小朋友喜歡到處找人說話。不僅如此,他們還會結合不同的場景,不同的需求,說不同的話。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對說話的運用就是通過在各個環境中的訓練,各個場景中的練習把話說好的。
所以寫作也需要這樣的一個訓練。
那寫作如何去訓練呢?
童教曾冠茗老師對說話的狀態進行了深入分析,發現了說話時有三方面的特征。
第一,說話的時候,我們是不停地說、不斷地說,一直把想要說的話語都說完才停下來。
第二,說話的時候,我們的腦袋瓜其實沒有怎么去思考,不會想的太快。
第三,我們說出來的話,沒有一個字是收回到我們嘴里再修改說出來的,都是順著往后說的。
因此,曾老師提出了零秒思維的方式方法幫助我們來寫作。這個方法就有三個方面的要求:
第一,不許停。寫作的時候,不能停下來,一直不斷地寫,像說話一樣不要停下來。哪怕是不知道怎么寫了,也可以寫“這是哪門子寫作的方法,都不知道怎么寫了,還不讓停下來休息”,就是把腦袋不知道怎么寫的感覺寫下來,繼續寫,如果一直不知道怎么寫,就一直寫這些狀態的話。寫到一定程度后,就發現腦袋不可能一直沒有內容可寫,然后就把新想到的內容寫下來。目的就一個,不能停下來不寫,要保持一直寫的狀態。
第二,不許想。不許想的意思,就是讓我們的腦袋不要想得太快。想的速度是比較快的,我們寫字的速度是跟不上的,因此,不許想就是讓我們想的速度和寫的速度保持一致,不要想得太快。
第三,不許改。不許改就是寫的過程中,發現寫錯了,不要停下來用橡皮、涂改液修改,修改的越多反而會造成后面不知道該如何寫,最后沒有內容可寫。
如果您看到這里,馬上請拿出一個草稿本,給自己計時15分鐘,隨便選擇一個題目,可以寫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的家……等與自己密切相關的人、事、物,寫自己最熟悉的內容。記住,15分鐘內要堅持不許停、不許想、不許改三個原則。
零秒思維寫作的作用
通過零秒思維三不原則的訓練,大家就會發現我們不再對寫作恐懼和害怕了,可以拿起筆就開始寫。
通過這樣的訓練,我們的大腦就會對寫作這條輸出通道越來越熟悉,就會把寫作的通道打通,把我們的輸出能力輕松地訓練出來。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我們堅持這樣的訓練之后,我們還發現了一個秘密。那就是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心和手保持了一種共通的狀態,養成了心和手協調統一,達到我手寫我心的感覺。在這個過程中把我們的心中壓抑的情緒表達出來,發泄出來,內心感覺到一種輕松愉悅。
零秒思維寫作就是如此有趣的一種方法,希望家長和老師們都充分地運用好這個方法,真正幫助到學生的作文寫作。
我是童教雷老師,為您分享寫作的根本方法,從根本上解決寫作難題,助您突破寫作困擾。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