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就比較喜歡體育類和武打類電視節目,這些天自然十分關注奧運會,心都隨著奧運健兒比賽的輸贏,緊張著、起伏著。數年看奧運,今朝大不同,推遲一年舉辦,且運動員冒疫情風險而行,開幕式零觀眾入場,所有這些必將載入史冊。
競技體育有輸有贏,有驚喜也有失望。女子4×200米自由游泳接力奪得了看似不可能實現的金牌,男女乒乓球單打提前鎖定冠軍,覺得特別提氣、解氣、爽氣,女足潰敗,女排出線告急,有時難過,有時氣惱,有時又理解。其實,只要努力了,即使輸也都能慢慢理解,就怕輸找理由、講客觀,輸都不知道輸在哪,贏不懂得贏得是什么!
這次奧運會,發現國人看待奧運的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不再單純地看輸贏,看金牌數量,而是更加看重體育健兒身上的那種滿滿的正能量,那種能夠代表中國參與奧運的自豪勁,那種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關鍵年,作為中華兒女的自信心。誠然,競技體育也有被政治滲透的陰暗面,也有追求名利的銅臭味,但是,對于今天的國人,非常享受比賽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