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Joven
媽媽是一個粗線條的女人。她很少抱我,從不親吻我,不會和我聊心事,生病也少有悉心照料。正是這種粗心,加上她工作忙,讓我獲得了極大的自由。像是個沒人管的野孩子,去哪玩、跟誰玩都是自己做主,脖子上掛著鑰匙,餓了就跑回家弄口吃的。上了學也沒多差,媽媽很少關注我的成績,也不過問每天在學校做了什么,只是偶爾得空講點兒人生大道理。
就這樣,不論在生活方面還是精神方面,我都很獨立,幾乎所有事情都是自己拿主意。很多年,我一直驕傲有如此思想境界的媽媽,感恩媽媽給我自由的愛。當然偶爾也會羨慕其他孩子有媽媽細心的生活照料,羨慕他們與媽媽親昵、無話不談的狀態。不過一想到自由,就覺得千金不換。
2002年,我19歲,剛上大學,國企改革最后一個浪潮,媽媽被買斷工齡下崗失業。從職場回歸家庭,媽媽忽然間變成了另一個人。她開始事無巨細地關心我的一切,小到吃、穿、睡,大到我的習慣、情緒、思想…… 而我感受到的卻是越界與干擾,是不信任與不尊重,是厭煩與被侵犯。沒多久,一堵高墻迅速在我們兩人之間豎起。我說媽媽變了,媽媽說我變了。一開始我將這解釋為更年期的癥狀,可是這種狀態一持續就是十幾年。
“你能不能不管我!”
“我就多說兩句怎么了,天天嫌我嘮叨。我要不是你媽,才懶得管你呢。不都是為你好嗎?說你就聽著唄,還能害你啊,好賴不知!”
“我不是三歲小孩了!你怎么天天說這些事!煩死了,這些事還用你囑咐我!”
“你小時候多乖啊,怎么現在長大了變成這個樣子了?天天什么也不跟我說,你看看人家誰誰誰,跟媽媽無話不談,你再看看你,對我一點都不尊重!越長大越完蛋,跟你爸一個樣,好得一點不像我!”
我一直思考,為什么媽媽變成這個樣子了,以前那個偉大的媽媽哪去了?后來很多年,才慢慢意識到,其實她一直都是這樣的。媽媽在一個缺乏愛的環境下長大,她的內心極度沒有安全感。早早嫁人以求從婚姻中得到關愛與呵護,卻沒曾想造化弄人,嫁給了一個更加缺乏愛和安全感的男人。于是她開始向外尋找愛,將大部分時間與精力都用在了工作與人際關系中。那些年,她享受著事業和友情帶來的成就感、價值感以及被認同的快樂。
所以其實很大程度上,我只是幸運,因為媽媽沒有能量關注我,才得到了自由。后來她沒了工作,匱乏感一下子涌現出來,于是調整生活重心,將注意力轉向家庭,轉向我,通過照顧我的生活起居,關心我的一切,為我付出,期待我回饋對她的肯定、認可與感恩。可我卻不肯給予一點點的配合,因為多年的自由早已將我塑造成一個內外都獨立的人,這時出現的照顧,無論有多出于愛,都變成了干涉與控制。
這種母女間的矛盾與抗爭,持續了好多年。直到自己步入婚姻,深入覺察愛的課題,才漸漸清晰。因為從小缺少與媽媽的親密接觸,長大后也不懂得如何親密。別誤會,不是你想象的情感冷漠。相反,我談情說愛的次數多到數不清,但大都淺嘗輒止,結束一段關系就像關門那樣簡單。真相是我從不敢深入一段關系,無法與別人建立深度親密關系,內心深處從不信任,害怕受傷所以不肯交出自己。不論愛情還是友情,這種自我保護的防備模式始終堵在我的真心前,不允許有人真正走近。
母愛對我來說是一種糾纏不清的感覺。當我還是個小朋友需要溫柔擁抱細心呵護的時候,媽媽教我獨立;長大成人后,媽媽卻給我沉甸甸令人窒息的關愛與照顧。曾經渴望而得不到的那種母愛,如今卻多到讓我拼命掙扎想要逃離。第一段婚姻失敗后,才鼓起勇氣面對真相。因為成長中缺少了媽媽的關注、親昵與依戀,所以我不自信、不信任、價值感低,所以親密關系中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尋求被認同與被愛。
真正意義上修愛的功課,是從三年前。我開始覺察自己在親密關系中的每一個需求、感受、心理與思維活動,逐漸改變自己與老公相處的模式,試著將“愛”言行合一。曾經我以為愛分為好多種,對父母的愛,對兒女的愛,對愛人的愛,對親人的愛,對朋友的愛,對陌生人的愛…… 當第一次品嘗到真愛滋味的時候,我才意識到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愛。原來那些書上說的都是真的,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是無目的的,是輕松的,是讓雙方都身心輕盈的,是時刻都充滿愛。
做母親,在愛的課題上,三個很重要的任務。
第一,教孩子什么是愛,如何去愛。每個小孩都是通過媽媽愛自己的方式學習愛。
第二,在孩子小的時候,及時滿足孩子的親密需求,給予足夠的關注與呵護。
第三,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調整關愛方式和界限,到孩子成年圓滿退出。
2015年5月7日,懷孕三個月,我發了條微博:“都說孩子是我們被賜予的最珍貴的禮物。但孩子不是我的寵物,不是我生命的核心,不是我的人生寄托,甚至不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孩子會攜帶著全部真理智慧,宇宙所有的自然規律降生到我身邊,我需要做的只有兩件事:一是成為他的學生,跟他學習;二是幫助他釋放與生俱來的能量。期待你的到來,孩子!”
即將成為一位母親了,孩子對我來說意味著什么,我要給他什么樣的愛?那個時候我就已經想得很清楚,母愛絕對不是占有,孩子絕對不是我的人生依靠。我更加知道,有一天我要從他的人生中退出,不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這種分離是大自然賦予每個動物的使命。所以我要好好享受前幾年與兒子的親密時光,享受照料孩子的辛勞,享受被依賴的幸福。
我想對Ethan說:寶貝,媽媽堅持不要外婆的幫忙,一定要自己帶你,希望能夠在短暫的時光中多多陪伴你。因為你現在需要愛與依戀,需要安全感,媽媽要給你穩定、持久不變的無條件愛。但是,最愛你人不是媽媽,而是你自己。小的時候,媽媽一定會照顧你保護你,不過你也會慢慢長大,一點點學會保護自己,照顧自己,愛自己。未來,你要將對媽媽的愛藏在心中,勇敢離開,出去發展、創造自己的生活。這個世界會有很多人愛你,你要信任自己,信任生命。
還想對媽媽說:媽,知道你會看到我的文章。很感謝你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愛我,其實在那個物質與精神雙貧乏的年代,你已經是很少有的優秀母親,從未想過要否定你的付出與成就。感謝你給予我的自由,正是那些時光給了我孤獨的機會,自我學習與成長的機會,間接成就了我今天看清真相的智慧,這是最寶貴的。
沒有完美的母親與教育,一切都在時代更迭中變化與前進,只要愿意,我們都可以做更好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