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杰出文學家,曹操之子。曹植很有才學,早年被曹操寵愛,幾乎被立為太子,后失寵。魏文帝時,他受兄長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魏明帝時,曹植多次上書,希望能夠得到任用,但終未能如愿,憂郁而死,年僅四十一歲。曹植為建安文學中成就最高者,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畫眉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
才高八斗照古今風骨不群傲世林的曹植定居鄴城以后,曹植有機會和眾多著名的文人學士切磋交流,眼界和文筆有了大的突破。一次,曹操檢閱曹植的文章,發現立論識見及筆墨功夫都十分神異,不能相信它竟會出自一個少年之手,就問:“不是請人代作的吧?”因為這個狂傲的魏王少子身邊,聚集了不少知識分子,請人代筆是有條件的。曹植見父親懷疑,急忙跪在地下回答說:“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請人?”意思是說不信可以當面驗試,干什么要請人代筆。恰好銅雀臺剛剛建成,于是曹操就招集諸子和文人學士們到臺上當場作賦,每人一篇。曹植拿起筆來一蹴而就,做得最快,也做得最好,曹操十分驚異。以后曹操每抓住機會出難題給曹植,曹植都能夠不帶猶豫,隨口應答,深得曹操的寵愛。
曹操選繼承人時得寵的曹植為什么落選東漢末年,宦官專權,天下大亂。曹操乘時而起,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打敗袁紹,掃平烏桓,鎮壓燕地,雖不能統一中國,但已無人敢與他爭鋒。到了晚年,曹操開始著手建立自己的“新朝廷”,他自己不好意思當皇帝,把改朝換代的“重任”交給子孫后代。所以他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敝芪耐鯎碛刑煜氯种猿挤坛?,到他的兒子周武王才滅商建立周朝,曹操想當周文王,那么由誰來當周武王呢?
在繼承人的選擇上,曹操猶豫了很長時間。曹操早年娶一妻兩妾,妻丁夫人無子,妾劉氏生曹昂,卞氏生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操“使丁夫人母養昂,昂死于穰,丁夫人哭泣無節,操怒而出之,以卞氏為繼室”。
崔琰為什么不力挺侄女婿曹植為太子其次是崔琰的價值觀念使然。崔琰是一個標準的儒家士子,心中常常想著的是天下,是百姓。當曹操大敗袁紹之后,查看冀州的戶口,非常高興的對臣下們感嘆,哎呀呀冀州果然很大啊,可以征召三十萬士兵呢!崔琰聽了,迎頭給曹操潑了一瓢冷水,崔琰說:“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親尋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聞王師仁聲先路,存問風俗,救其涂炭,而校計甲兵,唯此為先,斯豈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現在天下分崩離析,百姓痛苦,冀州剛剛平定,你曹操不去關心百姓,了解風俗,卻關心什么軍隊,實在是讓冀州百姓失望??!當時所有的臣子嚇得半死,誰敢這么觸曹操的霉頭啊。還好曹操大度,反倒自己認錯了。
崔琰在批評曹操的時候,沒有考慮自己的安危,想到的只是百姓和天下。
曹植因醉駕從“潛力股淪”為“垃圾股”三國時期,老曹家的太子崗位是暗地里實行競聘制度的,只怪家族基因太優秀:曹丕、曹植、曹沖,哥仨個個都是潛力股。選誰?老曹當年很糾結。
聰明小子曹沖被老天爺清盤,剩下兩只潛力股:阿丕和阿植,曹植曹子建會寫詩,文化界和民間粉絲一大把,經常一不小心,一夜之間又增粉絲數千,而曹丕曹子桓的詩才雖然稍稍在子建之下,他卻善于在行情不好的情況下暗中吃貨,收買關鍵人物的選票。兩人走勢很接近。行情不好比,比什么呢?就比誰不出事。有時候,不出事比工作能力更重要。
曹子建卻出事了,從潛力股滑落到垃圾股。關于曹植出事,大家都知道,然而,從潛力股滑落下來時,父子兄弟各方面的心態,還是值得分析的。
文學上的天才政治上的棄兒——漫談曹植曹植天資聰穎,才思敏捷,自小就深得曹操的寵愛,差點被曹操立為世子,繼承大業。然而,與曹丕相比,他雖多了一份才氣和率性,卻少了諸多機心與權謀。曹操雖然愛惜文才,但作為政治家、軍事家,他更看重政治品質。他逐漸發現了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等毛病,加上善于機心的曹丕“御之以術,矯情自飾”,使宮人左右紛紛為他說好話,曹操逐漸把天平傾向曹丕。曹植空有政治抱負而無政治頭腦,在失掉父親的寵愛后仍不自知,繼續任性罔為,有次他居然逾制私自“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使曹操大為惱火,徹底改變了對曹植的看法。
大概是想對曹植作個警告,曹操殺了曹植的得意謀士楊修。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