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蜀漢大將軍、涼州刺史。幼年喪父和母親生活,喜愛鄭玄的經學,曾為魏中郎將,參天水郡軍事。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后投蜀漢,因他忠勤時事、思慮精密、敏于軍事、即有膽義,又兼心存漢室,故深得諸葛亮的器重。諸葛亮于五丈原病逝后,姜維令楊儀反旗鳴鼓,導致尾追的司馬懿退兵。姜維繼諸葛亮之略,伺圖中原,恢復漢室。又因其熟悉西方風俗,欲以羌胡為羽翼斷隴西為蜀漢所有。蔣琬和費祎在位時實行保境安民,姜維每次出兵不過萬人,但費祎被刺殺后能實行自己的志向,于是伺機累次兵伐中原,降李簡、斬徐質、大破王經,一時挫魏國之威。但也有麹城被奪、段谷及侯和之敗。后請劉禪殺專權的宦人黃皓不果,以屯田之名避禍沓中。司馬昭大舉伐蜀姜維上表請朝廷增援,但黃皓并不理會。姜維為鄧艾軍所纏,后用計令諸葛緒誤以他將襲雍州而得脫,于劍閣拒守鐘會十余萬大軍。奈先有江由守將馬邈投降,再有諸葛瞻不聽黃崇搶占涪,更戰死于綿竹,蜀漢震恐后從投降派譙周之議,后主投降,并敕令姜維也降,將士得知后奮怒斬石。姜維乃佯降于鐘會,看出他陰有異志策應他造反,圖謀殺會后重扶漢室,乃事敗,姜維及妻子皆伏誅。
為了忘卻的記憶——紀念姜維縱觀姜維歷次北伐,具體戰績是: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總的來說還是勝多敗少,軍隊損耗也是魏重蜀輕。而且姜維北伐的基點已經從諸葛亮時秦嶺西縣和子午谷一線推進到西縣以北金城和渭水南岸的芒水一線了。正是因為姜維多次挫敗曹魏大將曹爽,王經,才使得魏軍一直被卡制在秦嶺一線。土狹民寡僅一州之地的蜀漢竟迫使擁有九州之地的強大的曹魏被迫采取戰略防守長達三十年,這在中國軍事史上是極為罕見的。至于北伐中的兩次失敗,都是敗在魏將鄧艾手里,我一向認為鄧艾是魏國最優秀的將領。而且姜維攻,鄧艾守,從兵力和補給上也是魏國占優,姜維敗在他的手里可謂敗得其所。說姜維北伐在一定程度上維系了不斷衰退的蜀漢政權,一點也不過分。
心存漢室的末路英雄——大將軍姜維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再次北伐,卻因勞累過度在五丈原軍中病逝。臨終前,他對身后的國事作了周詳的安排。他告訴劉禪派來的特使李福,他死之后,國事可以交付蔣琬主持。李福問:"蔣琬之后,誰又可擔任呢?"他說:"費諱可以繼續。""費諱之后呢?"李福再問,諸葛亮就沒有回答了。一個政治家能考慮到兩代繼承人,這是極為少見的。在他的心目中,蔣琬方正整肅而威嚴,費帶寬宏大量而博愛,但他不知道,這多年來真正領會了他的苦心,繼承了他衣缽的人不是蔣琬、費諱而是姜維,也正是姜維在他死后蜀漢內擾外患的三十年里,忠實地執行著他的路線,在蜀國后期政權的延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諸葛亮死后,由蔣琬掌握朝政大權。
蜀漢最后將星 希望與失望中隕落的姜維諸葛亮很賞識姜維,北伐退兵后就把他帶回了漢中,任命他為丞相府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官銜。姜維當時才27歲,諸葛亮升他為將軍,一是因為他原來在魏國就已經是“中郎將”了;二是他的確是“涼州上士”,“才兼于人”。諸葛亮說他的能力超過了當年的馬良、李邵;說他是“忠勤時事,思慮精密”,“甚敏于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尤為可貴的是他“心存漢室”。所以諸葛亮決定把自己平生所學的軍事知識全部傳授給姜維,讓他做自己軍事方面的接班人。姜維確實也很用心的跟著諸葛亮學習,而且很快就掌握了一些要領,蜀漢后主也先后升遷他做了中監軍、征西將軍。諸葛亮在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去世,姜維被召回成都任“右監軍、輔漢將軍、平襄侯”。
一生辛酸有誰知:知遇之恩害了姜維還可以猜測一下,姜維從骨子里未必就完全同意諸葛亮的既定方針,可是諸葛亮對他姜維有知遇之恩啊。姜維心里話:如果不是諸葛亮,我姜維現在是什么?大概屁也不是,頂多還是魏國里的一個普通將領,工資也不會太高,出息也不會太大。就算我當年投降過來,如果諸葛亮漸漸看不上我了,也不再重用我,我也不可能當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蜀國的大將軍啊。這是中央常委一級的領導干部啊,這里邊的情分多大啊。沒有諸葛亮先生,就沒有我姜維的今天啊。我姜維要是改變了諸葛亮留下的方針政策,那世人會怎么看我呢?算了吧,諸葛亮先生怎么說的,我姜維就怎么辦吧。辦好辦不好的,反正我是嚴格執行了,效果顯著不顯著的,那就另說了。如果是這樣,那么姜維就是把工作與個人情感摻雜在一起了。
姜維不應該為蜀國的滅亡背上罵名也許有人會說即使姜維不負主要責任,他的窮兵黷武也是加速蜀國滅亡的主要原因。對于這個觀點。誠然,他發動的戰爭確實大大加重了蜀國國民的負擔,但是封建社會的統治者們有幾個是真正為人民著想的?曹操統一北方時考慮過人民的安危嗎?諸葛亮7次北伐難道不是用的人民的血汗錢?用現在政治家的標準去衡量一千多年前的政治家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事。那時的統治者想的是自己的江山和基業。人民只有在太平盛世才會被重視,至于三國這樣的亂世,人民只是統治者衡量自己的實力的一個標準而已。而且我想問一句:如果沒有姜維的九次伐魏,蜀國又能長久嗎?如此腐敗的朝綱,昏庸的皇帝。哪天魏國騰出手來還不是說滅你就滅你了?與其在家里被人活活打死,不如打自己給自己找一條活路。
是非成敗轉頭空?論姜維的得失功過謹慎嚴明的諸葛亮,知人善任,對于一個年僅27歲歸附未久的姜維卻大加稱賞,可見姜維是何等杰出!諸葛亮不僅賞識姜維的超軼之才,而且委以重任,辟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使典軍事,認為姜維之才在蜀漢李邵、馬良之上。更可貴的是姜維“忠勤時事,思慮精密”和他那“心存漢室,才兼于人”的情懷,因此,諸葛亮還要把姜維推薦給劉禪,足見其對姜維的厚望和倚重。事實證明,諸葛亮對姜維的賞識和倚重是有道理的。姜維少年喪父失怙,事母至孝,是一個重孝義好功名的穎異之才。裴松之引《傅子》的話稱姜維“好立功名,陰養死士,不修布衣之業”。他將功業之念置于人生追求的終極目標,是一個襟抱不凡,志趣高尚的英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