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是很多人一直掛在嘴邊的話。每一個人都想有這樣的兄弟或者愛人。可是,事情往往變成了“大難臨頭各自飛”。這句話出自《官場現形記》的第五回:“還有一件:從前老爺有過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現在老爺有得升官發財,我們做家人的出了力、賠了錢,只落得一個半途而廢。”
我們都想著“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可《西游記》偏偏不。《西游記》中,有一種兄弟情叫“有福同享,有難我抗”。這種情已經不是一種簡單的兄弟情,已經成為了一種精神,一種敢于擔當的精神。
孫悟空,一山之主,初出茅廬,便在妖界名聲大震。作為下界小妖,能被天庭授予弼馬溫之職,他當屬妖界第一人。
嫌棄官小,怒走下界,回山為王,這更是妖界第一人。
當天庭來征伐他的時候,他沒有呼喊著讓嘍啰們沖鋒陷陣。當面對強敵,他沒有讓自己的結拜兄弟六大魔王幫他對抗強敵。
六大魔王也沒有說要幫助孫悟空對抗外敵。孫悟空呢?他沒有責怪兄弟們,他只當他沒有兄弟。不是他看不上自己的兄弟,而是他不想連累自己的兄弟。也許,你認為這是傻。可這真不是傻,而是一個人的擔當。你犯錯了,憑什么讓兄弟來幫你抗?
當孫悟空在天庭偷吃偷喝之后,回到花果山,他覺得眾孩兒們也應該享受到他享受過的東西。于是,把之前的害怕拋之腦后,再次上天庭,給孩兒們偷吃的喝的。孫悟空沒有說:“我挨打的時候你們在哪里?”沒有,孫悟空沒有這樣責怪自己的下屬,在他的眼中,下屬是他的兄弟,沒有高低貴賤。所以,當孫悟空離開百十年后,花果山的年輕一代還是敬他為老大,見了他,一直是興高采烈。
取經路上,孫悟空最常說的話就是“師傅,待徒兒前去打探;八戒,沙師弟,照看好師傅”,然后,自己前去探路。他沒有讓豬八戒和沙師弟去打頭陣,一次都沒有,除非是某種計謀,需要他們打頭陣。也許你會說,悟空自己最厲害,他是大弟子等等。的確是這樣,可一直堅持自己打頭陣,從無怨言,這很難做到。
路遇強敵,遇到強敵,孫悟空幾乎是在單打獨斗,或是打得過,或是打不過,他都要打,因為他要保護師傅和師弟。在豬八戒和沙悟凈技不如人被捉之后,我們沒有聽到孫悟空埋怨他們。孫悟空做的只有救人、救人、再救人。
悟空偷吃人參果,沒有自己吃獨食,而是拿回來給師弟們吃,這是“有福同享”。敗露之后,他沒有拉著師弟們墊背,而是自己一人獨自承受,這是“有難我抗”。
……
還有太多太多。
我們沒有聽到孫悟空埋怨過師弟無能。即便有,那也是玩笑話。
我們沒有看到孫悟空為了一己之私而損害師傅和師弟的利益。
……
“有福同享,有難我抗”,這就是孫悟空。一個有血有肉的孫悟空;一個有情有義的孫悟空;一個被稱為潑猴的孫悟空;一個被帶上緊箍咒的孫悟空;一個曾經桀驁不馴的孫悟空;一個敢作敢當的孫悟空;一個舍己為人的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