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錫良
我的一個教授朋友在網上給我發來一個貼子,題目是:“停招研究生請辭導師聲明”。這個聲明如下:
感謝各位已畢業的同學配合,讓我過忝列所謂碩士研究生導師。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人生之大樂也!
然中國教育之濫,已無藥可救。經十多年體制內煎熬忍耐,今天忍無可忍,我斷然決定放棄‘碩士研究生導師’這一“光榮稱號”!且不再主動謀求申請“博士研究生導師”這一“偉大崗位”。
今天我已與學院有關主管領導溝通:
1.因個人學識、能力和時間有限,指導無方,為避免誤人子弟,從今年起,原則上我不再招收碩士研究生。
2.在讀的各位學生,必須嚴守師訓學規,若不遵者,盡可自定主意,凡愿另擇良師者,本人設宴歡送!
3.今后好學者若要從學于我,可到本人即將開辦的私塾書院,行跪拜之禮,且與其父母簽約,方得入門。(黃震)
我開始以為黃震教授是儒學教授,是專門研究孔子禮儀之學的。如果是這樣,根據學以致用的實踐原則,那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朋友介紹說,這個黃震教授,其實是中央財經大學的金融法學教授。我查其學歷背景與研究方向,似乎確實與傳統儒家文化毫無瓜葛,也不見學術文章有這方面的傾向,為什么突然辭研究生導師之職之后,又自己開辦私塾書院,于體制之外再招門徒,而且還約法三章,要學生嚴格遵守他自己制訂的“師訓學規”呢?是體制內待遇太差,要另行開張辦學店嗎?因為,獲得的事實、背景與時空脈絡不夠,以下的評論只能夠就聲明本身的內容作出自己的推測與判斷。
我見過一些中小學教師因為待遇太低,而選擇在課余時間,也開辦一些培訓班與補習班,收些家用補貼,但是,基本上再沒有其他的“師訓學規”,而且所學的內容,也主要是學校課程所學不到的,是校內課程的補充或者補習。但是像黃教授這樣辭去校內的研究生導師,在校外開辦私塾書院,另行招收門徒的情況,還是第一次看到。
然而,黃教授的那嚴格的“師訓學規”究竟是什么呢?就是“行跪拜之禮,且與其父母簽約,方得入門”。我不知道這行“跪拜之禮”究竟有什么說法。現在社會,現代學校,早就廢除了跪拜之禮,這差不多在北洋時期蔡元培任教育總長與北大校長的時候就完成了的事情,現在突然又再現中國高等學府,我不知道這里有什么奧妙。
黃震教授也許自然有他的道理,也有他的作出這種規定的自由,從學生來說,是否愿意成為他的弟子,我覺得也是一種自由選擇,沒有什么不可以。所謂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這個沒有什么好討論的。只要黃震教授不動用體制內的公權逼迫學生就范,是一種完全的雙向選擇,也算是一種合作的契約關系吧。反正我的孩子是決不會送到這樣的教授門下求學的。僅那“行跪拜之禮,且與父母簽約”就無法接受,作為父母都沒有要求孩子向自己下跪,憑什么你要我的孩子向你下跪且拜?
我雖然也在大學里任教近20年,忝列教授行列,但是,畢竟與黃教授不同專業。我不知道黃教授的研究有多深,學問究竟有多大,不好草率去評論。但是,以一個學者的心態而論,我以為,一個真正的學者,一個有大學問的專家教授,是不會用這樣的方式來引人注目的。我也承認現行教育體制很爛,學習環境很差,學風不正,尤其是大學里浮躁之心很嚴重,學生無心向學,教師無心研究從教現象,比比皆是。但是,體制的弊端也并不是走回頭路,反現代文明的理由。
縱觀世界上那些歷經數百年,甚至上千的世界一流大學,古老而傳統,卻沒有一間大學的教授敢向學生要求并且規定向他下跪且拜。很顯然,大學的古老傳統的核心魅力在于保守自由主義的學習與研究風氣。自由主義的核心恰恰在倡導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人格的自主性與思考的獨立性。所謂的大學精神,不過是這種以學術自由探究為目的的一種開放式的研究精神。即當年蔡元培先生在北大倡導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當年的北大什么價值觀的教授都有,甚至連老古董辜鴻銘的滿清辮子都保留著,但是,前提條件有一條,你自己可以蓄辮子,卻不可強求要求學生也如此。你自己可以見人就跪拜,但是,你卻不可以強行規定學生也如此。
一個真有大學問的教授,常常能夠平等待人,平淡自然,靠的是深邃的思想和非凡創見的作品贏得學界的尊敬。有人對黃震教授的特立獨行辯護說,他是中國高校教育體制的抗爭者與殉道者,我卻不以為然。目前教育體制固然存在嚴重積弊,但是,你不可以用一種更為陳腐的東西去反現行教育體制。更不可以將別人家的孩子“殉道”到自己的腳下,跪拜起來。有人為之辯護說,“跪拜禮”三個字真有那么重要嗎?那不是一種禮儀形式嗎?我說所謂的魔鬼都在細節里。讓人跪拜這一舉動,足以反映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在這里是嚴重缺乏人格平等的價值觀的。一個對學生制定“師訓學規”,要求學生見了自己要下跪拜磕頭的教授,他又怎樣做到師生之間的自由、平等、開放地討論學問?
亞里斯多德所說的“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在這里是不是適用?投到黃震教授門下的學生,究竟是來求學,學會獨立思考的,還是來學會崇拜權威的?是培養能夠行走于天地之間,獨立擔當的公民與學者,還是培養只會匍匐于權威之下苛延殘喘的奴才?一個教授倘若沒有神一樣的學問,你怎么好意思要學生把你當神來跪拜?根據我的經驗,越是裝B的教授,越不咋樣的。俗話說,“靜水流深,智者無言”,水流深處自然靜。真正的大學者,讓學術思想去說話。讓學術成果與自己的作品去展示個性與魅力。如果盡是搞些花里胡哨的東西,只是玩些個性的噱頭,難免有炒作娛樂之嫌,要知道學者不是娛樂圈內的人,要靠獨特的思想見解與學術創見為自己贏得尊嚴,而不是靠玩些噱頭來出人頭地的。
2014年8月30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