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在0~6歲。胚胎從形成開始,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幾乎貫穿整個孕期,此時,胎兒神經細胞發育所需的營養素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胎兒大腦營養素補充不足,可導致其腦細胞生長與發育不正常,甚至產生弱智;嚴重缺乏時,可能導致胎兒由自身中樞神經系統控制的代謝無法正常進行。當嬰兒出生時,腦重大約為400克,幾乎占成人腦重的30%。
既然胎寶寶的大腦發育需要充足的營養素,那么從懷孕的第一個月開始,準媽媽就應該保證足量的營養攝入,讓胎寶寶在大腦發育時營養不缺失。那么,哪些營養素可以促進胎寶寶的智力發育?準媽媽在孕期應該多吃哪些食物呢?
一、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基礎物質,胎寶寶在母體生長發育的過程是離不開蛋白質的,它構建著胎寶寶身體的各個組織,包括大腦,如果缺乏,大腦細胞不可能生長,神經發育就會不完全。所以準媽媽的飲食中要注意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來源:魚肉、雞肉、豬肉、牛肉、雞蛋、大豆等。
營養小TIP:
1.優質蛋白質雖好,但要控制量,根據2013年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值》,孕早、中、晚期蛋白質在正常女性55克/天的基礎上,增加的推薦值分別是:0克/天、15克/天和30克/天,如果將魚禽肉蛋類加起來,每日的攝入量分別為:200克/天、275克/天和350克/天。
2.注意吃肉制品時不要攝入肥肉,同時盡量增加白肉在肉類中的占比。
二、脂類
脂類包括脂肪和類脂,對大腦發育有益的DHA和ARA就屬于構成脂肪的基本物質,磷脂屬于類脂中的一種。
1.DHA和ARA是組織細胞的組成部分,對線粒體膜和細胞膜的結構特別重要,如果缺乏對腦細胞的合成是有嚴重影響的。DHA在人體大腦皮層中含量高達20%,人腦及神經組織中ARA含量一般占總多不飽和脂肪酸的40%-50%,神經末梢高達70%。
DHA的食物來源主要是魚類,尤其是深海魚,亞麻籽油中含有豐富的亞麻酸,可以在體內合成DHA。
ARA的食物來源較為豐富,我們常吃的植物油如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核桃油等都富含歐米伽-6系列脂肪酸,可以在體內合成ARA。
2.磷脂可與蛋白質結合形成脂蛋白,并以這種形式構成細胞的各種膜,維持細胞和細胞器的正常形態和功能。磷脂保障大腦細胞膜的健康及正常功能,確保腦細胞的營養輸入和廢物輸出,保護腦細胞健康發育,是神經細胞間信息傳遞介質的重要來源,充足的磷脂可提高信息傳遞速度。
磷脂的食物來源有蛋黃、瘦肉、動物腦、肝、腎中,機體自身也能合成所需要的磷脂
三、牛磺酸
牛磺酸是一種含硫非蛋白氨基酸,因為最早是從牛黃中提取出來的,所以因此而得名。牛磺酸在體內以游離狀態存在,不參與體內蛋白質的合成,但它卻與部分氨基酸的代謝密切相關。牛磺酸在腦內的含量豐富、分布廣泛,能明顯促進神經系統的生長發育和細胞增殖、分化,其在腦神經細胞發育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牛磺酸的食物來源:生物中存在廣泛,動物肝臟、腦、腎中含量較高,另外,海魚、貝類和紫菜含量也很高。
營養小TIPS:
1.牛磺酸屬于水溶性氨基酸,所以如果食材煮食,建議喝湯。
2.牛磺酸的來源依賴食物攝入,且與攝入量呈正相關,所以準媽媽要注意對此類食物的攝入。
四、膽堿
膽堿被列為水溶性維生素,是一種強有機堿,是卵磷脂的組成部分,也存在于神經鞘磷脂中。作用是促進腦發育和提高記憶力、保證信息傳遞、構成生物膜等。
膽堿廣泛存在于各種食物中,特別是動物肝臟、花生、萵苣、花菜中,并且人體可自生合成,一般不易缺乏。孕期母體向胚胎的膽堿轉運損耗母體膽堿儲備,造成組織膽堿含量降低。
五、鐵
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成分,血紅蛋白載著氧氣運送到身體的每一個部分,我們都知道大腦如果缺氧會造成腦細胞的死亡;鐵還是很多酶的輔基,參與身體各種生理代謝,胎寶寶如果缺鐵會對大腦造成不可恢復的損傷。動物試驗表明,短時期缺乏可使幼小動物腦中鐵含量下降,以后補充鐵可糾正身體內鐵儲存,但對腦中鐵沒有作用。所以孕媽咪要注意對含鐵高的食物進行補充。
鐵的食物來源:動物全血、動物肝臟、畜禽瘦肉類、魚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