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羅大倫 漫畫 | 八歲 編輯 | 云少
昨天給大家介紹了這樣的知識,就是很多朋友,一吃補藥,居然就會上火,原因給大家基本分析了一下,于是朋友們紛紛問,那么,我們到底該怎么辦呢?羅博士不能總是不講解決方法啊! 其實,解決方法我已經講過好多了,估計是有些朋友沒有認真看,又有些是新來的朋友,所以,我再講一遍。
首先,第一個問題,如果一滋補就上火,是否我們就不滋補了?這么想,是錯誤的,其實,現(xiàn)代社會,因為大家的生活節(jié)奏太快了,太勞累了,所以,多數(shù)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虛損,所以,我認為,需要滋補的人太多了,甚至是非常多的多數(shù),只要把那些障礙去掉了,正常進補,身體會得到很大的改觀的。
比如,我所見到的女性,有相當比例的人是血虛的,這是因為過于勞累的原因導致的,身體因此而出現(xiàn)各種問題,比如臉色差,睡眠差,甚至失眠,精力不足,容易疲勞,心悸,冬天手腳冰冷,便秘,月經前頭暈頭痛,月經量少等等,這樣的女性,去醫(yī)院往往體檢不出來什么,可是身體卻一直狀態(tài)不佳。這都是血虛導致的,她們最需要的,就是滋補了,所以,我一直在推薦女性朋友服用玉靈膏。對于這樣的女性,如果把血虛滋補過來,身體會徹底改觀的,生活質量,會有一個非常大的扭轉。
再比如,江南人喜歡吃膏方,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我確實看到過很多人常年堅持,結果老年人身體非常好的,你看人家七十多歲一頭烏發(fā),就知道滋補的力量了。
所以,現(xiàn)代社會,大家如此疲憊,我覺得滋補是可以幫助大家,提升健康狀態(tài)的。
那么,在滋補中,遇到我講的那些問題,該怎么辦呢?
有的朋友問,那就停止滋補嗎?不是的,我們可以清除障礙,再行滋補,這樣,其實身體的幾個問題都會得到解決的。
No.1肝氣不舒的泡腳方法當您肝氣不舒,甚至肝火很旺的時候,滋補是容易上火的,因為身體里面,氣機郁滯著呢。
那么,此時該怎么辦呢?
此時可以用泡腳的方法,我不嫌啰嗦地再給大家寫一遍吧。
如果,舌頭的形狀是尖尖的,舌頭的邊尖很紅,沒有舌苔,或者舌苔很厚。
舌象如下——
再有:口苦、口干、頭暈、頭痛,胃脹,有惡心的感覺,甚至嘔吐,心里煩躁,胸悶,甚至心悸,肋骨里面有脹痛的地方,失眠多夢。如果這些癥狀里面,有三條以上與舌像吻合,則可以使用這個泡腳的方子,這個方子專門疏肝理氣,尤其對肝氣不舒引起的失眠效果較好。只是孕婦忌用。
方子:柴胡六克、黃芩六克、法半夏六克、黨參六克、炙甘草六克、桂枝六克、茯苓三十克、煅龍骨三十克、煅牡蠣三十克、郁金六克、遠志六克、香附六克、石菖蒲六克、丹皮六克、炒梔子六克。如果舌頭無苔,則加生地九克、白芍九克。
這個方子,熬水四十分鐘,藥汁分成兩份,早晚各用一份,兌入溫水,泡腳,水溫不必太熱,水量淹過腳踝即可,每天泡兩次,每次二十分鐘。
下面要講到重點了,有朋友問:如果我又肝氣不舒,又有痰濕,又有瘀血,又血虛,怎么辦呢?
我的回答,應該去找中醫(yī)調理。
如果自己輔助調理,順序是:無論如何,先梳理肝氣,因為這是根本,我所見到的人,甚至多數(shù)問題是肝氣不舒引起的。
所以,先梳理肝氣,然后痰濕自己可能就化掉了,或者更容易化掉。
梳理完肝氣,再化痰濕。
化瘀血的方法隨時可以加入,不在這個順序里面。
一般情況下,如果此人肝氣不舒,同時需要滋補,我會請他先用此方泡腳三天,然后,在泡腳的同時,再開始滋補,每天泡腳和滋補同時進行,這樣一兩周以后,撤掉泡腳的方子,單獨滋補即可。
但是大家要記住,梳理肝氣,我的方子只是輔助的,真正的方法,是大家要相通放下,自己調暢情緒,如果有時間,聽我公眾號“大倫書院”的《道德經》講解也好,那也是養(yǎng)心的藥。
No.2痰濕重怎么辦?該怎么滋補?痰濕重的原因很多,比如,肝氣不舒會導致氣機郁滯,結果痰濕凝聚,所以,如果遇到舌頭是尖尖的人,舌苔厚膩,痰濕重的,先梳理肝氣,氣機流通了,痰濕自己會化掉的。
還有其他原因引起的痰濕重,則要分清痰和濕,用不同的方法調理一下,然后再滋補,效果更好了。
濕氣重的人,舌苔滿布,但是不是厚膩的,舌邊有很多齒痕,舌體胖大。
舌圖如下——
去除濕氣,可以用增加運動,多曬太陽,不吃寒涼等方式來改變自己。
藿香六克(后下)、佩蘭六克(后下)、杏仁九克(搗,后下)、白蔻仁六克(搗,后下)、薏苡仁三十克、茯苓三十克、豬苓九克、桂枝六克、澤瀉三克、白術九克、法半夏六克。
先把沒有標注“后下”的熬水,熬半個小時以后,再下入標注有“后下”字樣的藥物,五分鐘以后閉火。藥汁兌入溫水泡腳。
這個方法可以堅持使用一周左右,當舌苔開始變薄的時候,說明濕氣正在去掉,然后再開始滋補,則應該就不會因為水濕的問題而上火了。
那么,痰重之人,該怎么辦呢?
這樣體質的人,可以參考我的這個公眾號9月8日發(fā)送的文章:《痰濕體質的人千萬不能進補》,里面有具體的調理方法。 現(xiàn)在我再介紹一下調理的次序,如果有肝氣不舒,則先調理肝氣不舒,然后,如果有痰濕,則調理痰濕。
當然,如果有醫(yī)生給您調理,醫(yī)生可能會運用更靈活的節(jié)奏和次序來調理,如果是自己養(yǎng)生滋補,則可以按照這個順序來進行的。
No.3如果有淤血該怎么辦呢?瘀血這個東西,在很多人的身體里面都有,而它也是各種體質失調過后的產物,比如,氣虛、陽虛受寒、肝氣郁結、痰濕阻礙氣機,都會有瘀血,所以,一般情況下,中醫(yī)在給患者開方子的時候,如果發(fā)現(xiàn)患者有瘀血,會隨手在方子里面加入活血化瘀的藥物,這樣在調理其他問題的同時,也就連瘀血都一起調理了。
所以,瘀血的調理,不在前面我講過的這個順序里面,如果發(fā)現(xiàn)有瘀血,可以在滋補的同時,配合活血化瘀的方法,一起使用,這樣,疏通經絡,則滋補的效果更好,而有滋補的力量幫助,則化瘀的力量也增加了很多。
比如,我自己講課多,有時候需要補補中氣,在吃點補中益氣丸的時候,我也會配合一點三七粉,我的體會是補的效果更佳。
怎么樣,這樣講,大家就清楚很多了吧?昨天看到有朋友留言,說我看完都暈了,怎么這么多復雜的因素啊?
您真的覺得亂嗎?其實中醫(yī)是多么的簡單啊,西醫(yī)有那么多的疾病,僅僅皮膚病的名稱,就有幾千個,而中醫(yī)內科的調理,就是氣虛、血虛、陰虛、陽虛,這四個虛,然后,阻礙經絡運行障礙,大致只有瘀血、痰濕、氣郁這三個,我們大致用這七個(有的老師把痰濕分開)類型,就這么幾個問題,對應西醫(yī)成千上萬的病名,您覺得中醫(yī)復雜嗎?這叫以簡馭繁啊。
有的朋友會說:“還是太復雜了,七個我怎么都記不住啊。”
我覺得,那您就要認真學習了,其實,我們得病的時候,那么多的“造”,那么多的“做”,各種違背自然規(guī)律的成年累月的妄作妄為,您都不嫌麻煩,讓您就學習幾種體質,您就覺得麻煩了,這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啊。汗!您出門千萬別說是我的粉絲啊!
實際上,我講的這些方法,都在幫助大家清除滋補的障礙,如果大家明白里面的道理,然后再滋補,讓身體有個徹底的改觀,走上健康之路,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本文版權歸“羅大倫頻道”所有,歡迎分享與轉載~
羅大倫頻道luodalun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