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的這段話,的確是深得其理。《人間詞話》賴以成名的數段話中,這一段毫無疑問要占據一個重要的位置。這段話比喻貼切,佳句宛如渾然天成般鑲嵌其中,讓人稱絕。王老先生正是 “成大學問者”,說的這些話也正是他的切身感觸。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钡谝痪辰缯f的是入門之前,心中茫然苦楚,不知從何開始。王國維最得意的學問在于史學、古文字學和美學。這幾門學問,千頭萬緒,典籍浩瀚如海,那種想要入門之前的彷徨、痛苦與渴求,用“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來比喻,實在是再貼切不過。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里老王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不是說他引用得不好,而是他弄錯了作者。這句是柳永的名句。當然了,小錯誤而已,無傷大雅。古往今來的大師無不經歷過此階段。不執著,無以成。既已入門,注定將為心中的“伊人”把此生消磨。老王在亂世之中,一心治學,那種執著、悲憤、孤苦的心境,恐怕不是現代人所能理解的。唯有這種執著與隱忍,才成就了他近代史上獨一無二的大師地位。
“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鼻懊鎯删?,也許是很多人的感觸。但這第三句里的境界,恐怕能領會者,就只有寥寥數人了。以勤為徑,很多人都如此,但是要攀上頂峰,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了。那種靈犀一點,參透真諦的大智慧、大喜悅,也只有古今中外各個領域中的天才們能感悟得到了。這種頓悟就好比是掉在牛頓頭上的那個蘋果,釋迦牟尼眼前的那棵菩提,一切的一切忽然間都豁然開朗,往昔追尋之中的種種艱辛苦楚,在這一瞬間都得到了完美的補償。想必老王當年亦有如此心境吧。
老王說自己這樣解詞,恐怕詞作者不會同意。怎么說呢,其實這段話已經不是解詞而是感悟了。引用一下倒也無妨,而且恐怕晏、柳、辛重生再世,對此妙論,也應該會會心一笑,不以為意了吧。
三境界論被很多人奉為座右銘,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廣為流傳。不過就像以前天氣預報里面放的世界名曲一樣,聽多了就如同飲白開水一般。真正用心去體會其中真味的,想來實在是不多。
王國維篤信正統,思想保守。柳永是出了名的浪蕩子,在這里老王把詞作者誤記為歐陽修,也許是無心之失,但也反映了他有意無意地追慕古代先賢、把自己與正統的士大夫相類比的思維傾向。老王非不推崇柳永,但相比起柳永的成就,《人間詞話》里所提及的柳永的詞作少之又少。及至后文老王推崇北宋之詞,貶低南宋之詞,乃至于幾乎片語不提在文學史上獨樹一幟、成就卓著的宋詞大家,和他的性格以及這種思維傾向是分不開的。大家慢慢的看下去就會明了。
順帶介紹一下文中提到的詞和作者。這段話只是引用而非評詞,領會到那種心境即可。這里就不詳加點評了。
柳永(約987-約1053),初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人。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他一生坎坷,據說早年應試時曾作《鶴沖天》,其中有云:“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彼稳首诳吹胶髽O為不滿,黜落之曰:“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無奈之下,自號“奉旨填詞”,流落勾欄瓦肆,混跡歌樓妓館,放浪形骸,作詞自遣。柳永之詞,多用長調,大量運用日常俚語,鋪敘白描,其詞坦蕩真摯,恣縱不羈,自成一格。他的詞多反映下層人民的情感生活和自己流離漂泊的切身感受,因此極受當時人民的喜愛,“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當年的柳永,真好比是詞界的天皇巨星,如果當時有短信投票的話,即使那些公卿士大夫評委們不滿意,他也是當時毫無爭議的詞界第一人。柳永在古典詩詞界的地位,被大大低估了。如果要像唐宋八大家那樣評選古今十大詞家,柳永當居其一。
蝶戀花柳永
獨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辛棄疾(1140-1207),自幼安,號稼軒,歷城人。其人文武雙全,慷慨磊落,經歷頗富傳奇色彩。在他22歲時,自率義軍2000余人投奔到耿京的抗金軍中。后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辛棄疾親率50騎兵,直入5萬之眾的金兵大營,將張安國生擒活捉,并綁縛建康處死。辛棄疾一生以復國中興為己任,然而入仕南宋朝廷后,歷經沉浮,終于受人猜忌,不被重用,郁郁而終。其詞剛健壯闊,境界雄偉,與蘇軾并稱“蘇辛”,是豪放派中的杰出代表。
青玉案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人間詞話》之二_中國文人必讀的文學“圣經”_讀書_和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