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這樣,新出的《奧斯卡·辛德勒:他生命中不為人知的故事,戰時的活動和名單背后的真相》(Oskar Schindler: The Untold Account of his Life, Wartime Activities and the True Story behind the List)并沒有貶低辛德勒的形象,特別是在他周圍到處是人倫扭曲的時候,他還能保持一些道德觀。
比如,因為在捷克斯洛伐克,猶太人比較安全,所以在辛德勒的工廠成百的工人逃向那里時,他為那些逃亡人提供食品和藥品。他還被證實曾經營救過那些由納粹押來的猶太囚徒。
據克勞教授報告,那份著名的名單,則是由9份獨立的名單組成,當時安全警察部隊中一個叛變的猶太人馬塞爾·戈爾德貝格爾將它們匯編到一起的。
辛德勒也不可能像電影中的描述細節那么監管工人,因為他那時向電影中的那個集中營長官賄賂而已經被逮捕,并立案調查。這一處境,正好造就了電影中的光輝形象:由于辛德勒恰到好處的賄賂,許多工人得以保護。
德國柏林的大災難紀念館專家恩斯特·阿斯莫斯博士告訴英國衛報,辛德勒明顯沒有寫這個名單。但他對那份由澳大利亞猶太作家托馬斯·基尼利1982年寫的小說《辛德勒方舟》中所言的名單,還是有關的。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就是根據托馬斯·基尼利的小說改編的。
基尼利對于克勞教授的一書描寫感到不悅,因為他否認了辛德勒的貢獻,而且那種認為辛德勒的名單是無中生有更是荒謬的。基尼利在年初就寫道,辛德勒曾經向集中營那些奉命來血洗的衛兵請求體面地離開,而不要再手上沾血了。辛德勒陪衛兵打牌,這是那個集中營性質的工廠里的工人都知道的。這一努力成功了,集中營里的人都得以自由投向奧地利的美國人。
辛德勒在克勞的書中遠遠不是謙虛謹慎的,而是追逐名利的,醉心于世人銘記他的功績。事實是二戰結束后,他一直忙于從被他救出的人那里乞討錢財。
1974年,辛德勒過世,其影響也隨之有所減小。但至少在其妻子艾米麗在世時,還是有些影響的。艾米麗于2001年過世,過世前曾經與會面的人說,她憎恨辛德勒,因為他是一位不道德的玩弄女性者,他否認了她在為營救1200位猶太人的作用。一位大屠殺幸存者埃利·維澤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認為,克勞“沒有更改歷史,只是將其復雜化。他讓辛德勒更富人性化,更加不平凡”。
而在由斯皮爾伯格出資成立的大屠殺歷史真相基金會方面,該基金會前主席貝倫鮑姆表示,我絲毫不懷疑克勞先生比辛德勒本人知道更多關于他本人及其活動的事情,而他的結論只是讓我們更加感謝辛德勒的工作,同時也讓他為何出此義舉顯得更加神秘。